远洋嘎纳小镇商业(A地块)5#、17#楼及D2#地下车库施工方案二0一七年六月目录编制说明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工程地质情况第三章降水井布置依据第四章降水方案平面布置图第五章计划工期第六章施工现场人员、材料投入计划第七章施工前准备工作第八章降水井的施工工艺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十章工期保障措施第十一章质量保证措施第十二章文明施工第十三章应急预案第十四章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我公司承接远洋嘎纳小镇商业(A地块)5#、17#楼及D2#地下车库降水工程,采用井点降水。
为了保证在规定工期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特编此施工方案,旨在指导降水、施工全过程。
(二)、编制依据1、远洋嘎纳小镇商业(A地块)5#、17#楼及D2#地下车库降水工程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7—014—3)3、《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16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94-2014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20168、《管井技术规》GB50296—2014第一章工程概况拟建工程为远洋嘎纳小镇商业(A地块)5#、17#楼及D2#地下车库降水工程,工程位于市净月大街以西,永顺路以南,劲松路以东。
该工程采用井点降水,降水井距基坑支护开挖线1.5米,共设置降水井92眼,降水井井深为12米,降水井间距为6米,出土口处降水井井距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降水井处不设置降水井。
根据远洋嘎纳小镇商业(A地块)5#、17#楼及D2#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杂填土较厚,并存在一定的建筑垃圾,在施工中如因建筑垃圾过多,导致降水井成井困难,应采用护筒进行成井施工,具体情况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降水井成井数量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第二章工程地质情况1、工程地质情况第①层杂填土:杂色,以回填残积土为主,局部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底部为耕土及淤泥,含少量植物根系,结构松散,密度不均。
层厚3.2—9.1m。
第②层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黄褐色,可塑偏软—软塑状态,含少量植物根茎,稍有光泽,高压塑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层厚2.1-12.9m。
第③层粉质粘土:灰黄色,黄褐色,可塑偏硬—硬塑状态,含少量砂砾,稍有光泽,中压塑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该层局部缺失,层厚1.8-10.8m。
第④层全风化泥岩夹砂岩: 灰黄色,灰黑色,黑色,坚硬黏性土状,夹薄层密实粉细砂。
原岩结构完全破坏,主要由粉细砂及粘土矿物组成。
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弱泥质胶结,局部弱硅质胶结,遇水易软化,膨胀,失水易崩解。
该层局部缺失,层厚1.7—7.9m。
第⑤层强风化泥岩夹砂岩:灰白色,灰黑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捶击易碎。
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硅质胶结,遇水易软化,膨胀,失水易崩解。
该层最大揭露厚度为6.3 m。
2、水文情况2.1、地下水的分布特点拟建工程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及孔隙潜水,补排条件以大气降水(蒸发)为主,地下径流为辅。
初见水位在1.7m—7.0m之间,标高241.86m—245.21m,地下水稳定水位1.1m—6.3m,稳定水位标高242.36m—245.81m。
2.2、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场区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场区附近孔隙潜水的水位年变化幅度一般在1m—3m左右。
第三章降水井布置依据一、降水目的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及基础结构施工的设计要求,降水的目的为: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围土层的地下水,使其得以压缩固结,以提高土层的水平抗力,防止开挖面的土体隆起,改善土体开挖运输性能。
在基坑开挖施工时做到及时降低基坑中的地下水位,保证基坑的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及时降低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水头,防止基坑底部发生涌水,以确保施工时基坑底板及承台的稳定性,完成施工图设计要求之降水维护,满足建筑物抗浮力要求。
二、降水井井深、井距布置该工程采用井点降水,降水井距基坑支护开挖线1.5米,共设置降水井92眼,降水井井深为12米,降水井间距为6米,出土口处降水井井距按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降水井处不设置降水井。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杂填土较厚,并存在一定的建筑垃圾,在施工中如因建筑垃圾过多,导致降水井成井困难,应采用护筒进行成井施工,具体情况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降水井成井数量以现场实际发生为准。
三、计算书1、渗透系数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粘性土0.3—0.5m/d,泥岩可视为隔水层。
在计算中,渗透系数取值k=0.52、降水方案设计计算本工程降水基坑的开挖深度在6m,水位需降至上述标高以下0.5m,为使降水井布局合理,需对基坑的涌水量和单井的出水量进行计算,以求合理计算降水井的数量和井深、井距。
2.1、降水井深度确定Hw=Hw1+Hw2+Hw3+Hw4+Hw5+Hw6Hw1—基底深度(m),6米;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 ),0.5m ;Hw3—按i ·r0取值,i 为水利坡度,取值围为1/10—1/15,该方案取1/15,r0为降水井分布围的等效半径===0r 74.85mA=98.468*178.65=17591.31m3Hw3= i ·r0=1/15*74.85=5.5米H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化幅度(m ),1m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0.5mHw6—沉砂管长度(m ),宜为1—3米,取2米Hw=6+0.5+5.0+1+0.5+1=14米根据计算,降水井井深设置为14米2.2、涌水量计算,d d 0(2H s )s Q πk R ln(1)r -=+ 式中Q —基坑降水总涌水量(m ³/d );k —渗透系数(m/d ), k=0.5 m/d ;H —潜水含水层厚度(m ) H =3.9m ;d s —基坑地下水位的设计降深(m ) d s =6-1.7+0.5=4.8m ;R —降水影响半径(m )R 2s =⨯=227.44m ;=+⨯=+=w d 0s s r j 4.884.75/159.8m0r —基坑等效半径(m ) r0=74.85;A — 基坑面积(㎡) A=98.468*178.65=17591.31m3Q=72.93 m ³/d2.3、单井涌水量==⨯=3Q 72.93q 1.1 1.10.88m /d n 92由于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取安全系数1.1。
第四章降水方案平面布置图详细参见附图1第五章计划工期1、成井时间1.1、降水井及疏干井成井时间:5d(含洗井);1.2、焊接排水管道:3d1.3、降水测试:2d1.4、形成降水系统的全部时间:10d2、基坑四周降水井井点维护时间为60天;第六章施工现场人员、材料投入计划一、组织机构设置二、施工材料说明:材料采取分次分批,按实际需求进场。
三、人员投入计划表一:劳动力投入计划表说明:钻机操作工成井后离开现场。
2、项目组织机构表在施工技术水平可确保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投入人力资源,施工现场精心组织,确保人力资源的最佳使用效率。
施工现场项目经理及主管工长做到全盘考虑,认真学习和研究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拟定出本工程各阶段施工所需投入的人力什么时间进场、什么时间退场,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以免造成不应有人员紧缺或窝工现象。
在使用人力上执行竞争上岗的制度,防止出工不出力和返工现象的发生。
四、机械设备投入计划第七章施工前准备工作一、进场后交接准备1.1、平面控制网点进行交接;1.2、水源、电源及排水设施进行踏勘、交接。
二、施工前技术准备1、组织设计,按设计图纸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环境和工程具体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拟定的施工方法、进度计划,提出详细的材料计划,并作好劳动力、机械台班需用量分析。
3、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安人员、班组长进行交底,针对施工的关键部位、施工难点、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等进行全面的交底,接受交底人员认真学习,要求落实在各个施工环节之上。
4、资料准备:按国家和行业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验收规的有关要求,准备好各种资料表格及电子文档,做好降水记录表。
三、施工队伍的选择施工队伍将在我公司劳务部选择,并优先选用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工人。
第八章降水井的施工工艺一、降水井的布置原则1、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在基坑开挖线外延1.5米处设置降水井,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不等,根据地质勘查报告及我司多年降水工程的施工经验,加之2017年6月16日与建设单位开会,确定降水井深度为18米,基坑深度为9.25米处,降水井间距为7米,其余开挖深度,降水井间距为6米;基坑设置9眼疏干井,疏干井井深为9米,疏干井的间距为20米。
二、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测放井位→钻机就位→钻孔(地层自然造浆)↓填滤料←下井管←清孔(稀释泥浆)↑↑↑井管包网洗井→排水排浆→开始抽降三、施工工艺1、测放井位:根据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2、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3、钻进成孔:降水井的成孔孔径为φ500 mm,均一径到底。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回转钻成孔施工采用孔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4、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 m,进行冲孔清除孔杂物,同时将孔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至孔底沉淤小于30 cm、返出的泥浆不含泥块为止。
5、下井管: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
井管焊接要牢固、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6、填砾料(中粗砂):填砾料前在井管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0.50 m 处,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的泥浆从滤水管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返浆,使孔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要求填入砾料,并随填随测填砾料的高度,直至砾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7、填粘性土:在围填粘性土时,应将块状的粘性土碾碎(粒径≤3 cm)后填入,下入速度不宜太快。
8、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污水从管外流入井,在地表以下回填2.00 m 厚粘性土以止水,或采用水泥浆封孔。
9、洗井:在提出钻杆前利用井管的钻杆接上高压泵,先进行孔换浆,将孔泥浆换成清水,同时置换出井管底沉淤,直到水清不含砂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