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学的意见分歧
t-1Pt的上升会
使卢卡斯供 给曲线向上 移动。
图17-21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10
(三)对菲力浦斯曲线的否定
所谓的菲力浦斯曲线理论,其基本含义是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的关 系,具体而言,当失业率比较高时,通货膨 胀率就比较低;反之,当失业率比较低时, 通货膨胀率就比较高。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这种交替关系 只有在短期才存在,在长期,二者之间不存 在任何的交替关系。而理性预期主义者在这 个问题上则走得最远,他们认为,即使在短 期,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也不存在任何 的交替关系。
(一)理性预期的含义
所谓的理性预期是指在有效利用所有可以 得到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的预期。
理性预期是一种无偏估计。如果价格水 平是一个随机变量,在理性预期情况下价格 水平的预期值就等于实际价格水平的期望, 同时存在一个方差。方差越小,价格水平越 稳定。
9
(二)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如图1721所示。预 期水平
第六节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 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一、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五、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1
一、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
• 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家假定工资和价格 水平是可以灵活调整的,因此充分就业 均衡是经济的正常状态。
• 但是,如果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不能自 动下降,或者它们下降的速度太慢,那 么,政府就需要采用需求管理政策,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古典主义强调 货币政策。
4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 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 方面的特征:
• 第一,强调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 第二,加强了对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分析。 • 第三,强调私人经济部门的内在稳定性。
5
(一)货币政策的重要性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是缓慢的。 现代货币主义宏观经济学家强调 货币政策对名义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 性。他们认为,如果政府采用财政政 策,只有在得到货币供给的配合的条 件下,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14
习题
1. 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主要工具有 哪些?
2.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机制是如何实现的? 3. 货币主义者与凯恩斯主义者在货币政策的传导
述各宏观经济流派的政策建议,分析它
们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1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1
五、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一)供给学派的基本理论
供给学派认为,商品和劳务的总供 给的增加是改善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好手 段,而增加总供给的有效政策措施就是 大幅度减税。
12
(二)拉弗曲线
供给学派认 为,减税不仅不 会引起预算赤字 的增大,反而会 使预算赤字缩小 甚至完全消除。 其理论基础就是 所谓的拉弗曲线。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衡量货币政策效果 的有效指标不是利率,而是名义货币供给量。
7
(三)私人经济部门的内在稳定性
与古典主义相似,现代货币主义认为当经济
系统受到需求或者供给方面的干扰时,货币工资、
价格水平和利率等因素会自动调整,结果,经济
自身会通过内在的力量比较迅速地恢复均衡,因
此,不需要像凯恩斯主义那样,采用相机行事的
需求管理政策。
现代货币主义认为,货币当局这种相机处置
政策不会促进经济的稳定,相反,由于货币政策
效果的时滞,带来货币当局的过度反应,这种政
策指导思想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因此,现代
货币主义主张货币管理当局应该按照一个稳定的
速度增加货币供给,以防止货币供给的变动加剧
经济的不稳定。
8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图17-22 拉弗曲线
13
(三)恢复金本位
供给学派认为,如果恢复金本位,货币 供给的增长率就会得到有效控制,因为黄金 供给的增长是非常缓慢的。于是,人们就会 恢复对货币币值的信心,实际的通货膨胀率 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都会明显下降。货币供 给增长率的放慢还会使利率降低,促进投资 和资本形成,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利 率的下降还可以使政府减少政府债务的利息 负担。
2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 凯恩斯主义模型和古典主义模型在许多 方面都是很相似的,但两者之间在三个 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 第一,消费函数。 • 第二,货币需求。 • 第三,工资刚性。
3
• 总之,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货币工资不会向 下调整,或者虽然会发生调整,但是速度非常 缓慢,所以,经济中不存在有力的自动恢复均 衡的力量。而且,即使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能 够下降,但如果存在流动性陷阱或者投资需求 完全无弹性的情况,经济中也不存在有力的自 动恢复均衡的力量。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干 预经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早期的凯恩斯 主义宏观经济学家认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 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很小,所以,扩张 性货币政策解决失业问题的效力是很弱的。与 此相反,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减税等扩张性财 政政策解决失业问题的效力是很强的。而且, 如果存在流动性陷阱或者投资需求完全无弹性 的情况,财政政策的效力是最强的。
6
(二)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
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认为货币供给的增加在 开始时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继而对各种商品 和劳务市场产生影响,结果引起投资和消费的 显著增加,也就是总需求的显著增加。现代货 币主义认为,在短期,货币供给的增加引起的 总需求增加既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也会使价格 水平上升。但是,在长期,货币供给增加的效 应主要是价格水平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