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B14587-2019中涉及的几个术语的解释

GB14587-2019中涉及的几个术语的解释

• 内涵
– 运行产生的,不包括事故。因此本系统不需要在事故 工况下保持可用性;
– 包括收集、贮存、监测和排放的整个系统。从贮存排 放槽开始,到总排放口下游1km处监测点结束。
– 狭义定义:仅指贮存排放槽及其取样和在线监测装置 。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
• 问题
– 鉴于排放口下游1km处的浓度限值要求和监测 要求,并且在特殊情况下该处的监测结果用于 液态流出物排放控制,那么该处的监测系统应 该是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的一部分。但是,该 处的监测系统位于电厂的外环境中,也应该属 于电厂的环境监测系统一部分。排放口下游 1km处的监测系统到底属于液态流出物排放系 统还是环境监测系统?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 在设计阶段,根据核电厂核岛系统的放射性废液的产 生量和活度浓度以及废液处理系统的能力,确定的排 放量设计值。
– 年设计排放总量应该有两个值,应该分别对应于核电 厂一回路冷却剂活度浓度的现实源项和保守源项。目 前国内运行电厂的设计排放量都没有通过审评认可。
– 设计排放浓度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是标准实施后 各核电厂营运单位和设计单位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
排放限值
• 定义
– 指包括年排放总量限值和排放浓度上限值。允 许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向环境排放的放射 性活度最大值,包括年排放总量最大值和排放 浓度最大值。
• 内涵
– 排放限值不允许超过,除非发生事故。
排放量申请值和排放量控制值
• 排放量控制值定义
– 指包括年排放总量控制值和排放浓度控制值。由核电 厂营运单位在设计排放量的基础上,根据厂址特征和 同类电站的运行经验反馈,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 和“废物最小化”的原则,提出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年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申请值,并经审批确定。
– 总排放口的位置和设计对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环境受 纳水体中的稀释弥散影响巨大,对环境影响的大小影 响巨大,因此本标准对其专设一章进行规定。
– 对滨海核电厂,总排放口才是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 物排放系统的真正出口。
设计排放量
• 定义
– 本标准没有给出定义,因为该术语不是本标准的专用 术语。
• 内涵
– 解控条件
• GB14587-2019规定的液态流出物排放管理要求 • GB18871-2019和GB6249-2019的相关规定 • 符合国家有关的污水排放规定(不包括排污收费)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内涵
– 对于内陆核电厂,由于在总排放口下游1km的总β浓度 限值已经满足我国饮用水标准,H-3浓度是WHO饮用水 标准中指导水平的1%,因此在下游1km处已经非常清 洁,满足饮用水的要求。
– 既然放射性液态流出物在总排放口下游1km处于已经满 足饮用水的标准,那么目前常用的“低放废水”和“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的概念就会引起公众误解。希望 大家共同探讨,起一个合适的便于公众交流的名称, 以便有利于核电事业的发展。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
• 定义
– 指核电厂用以收集、贮存、监测和排放运行产生的放 射性液态流出物的系统。
谢谢
• 内涵
– 不是低水平放射性废液,低放废液不允许排放 – 放射性废物分类(HAD401/04,2019 和GB9133-
2019)规定,高于排放限值的才是低放废液。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内涵
– 放污法规定:产生放射性废液的单位,向环境 排放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的放射性废 液,必须采用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规定的排放方式。(第四十二条第二款)
• 缘由
– GB8978-2019,4.2.1.1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 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 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 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口不得视 为车间排放口)。
– 在标准编制时,根据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的具 体情况,将“车间排放口”改为“系统排放口”。
系统排放口
• 定义
– 指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的出口。
• 内涵
– 指核电厂贮存排放槽的出口。
• 问题
– 该定义是根据“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 的狭义定义给出的;
– 如果与本标准“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 的定义相联系,是有冲突的。
– 为了避免误解,可以称为:槽式排放口。
系统排放口
GB14587-2019中涉及的 几个术语的解释
刘新华
•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 • 系统排放口 • 总排放口 • 设计排放量 • 排放限值 • 排放量申请值和排放量控制值 • 排放管理目标值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定义
– 指实践中源所造成的以液体形态排入环境得到 稀释和弥散的放射性物质。
• 内涵
– 是针对特定电厂设计和特定电厂厂址条件的值,每个 电厂应该是不一样的。充分体现遵循“辐射防护最优 化”和“废物最小化”的原则。
排放管理目标值
• 定义
– 指营运单位设置的用于流出物排放管理的内部 控制值。
• 内涵
– 核电厂营运单位落实核安全文化与辐射安全文 化,贯彻“辐射防护最优化”和“放射性废物 最小化”原则,追求自身卓越业绩的措施。
• 执行上不会出现误解
– GB6249-2019 规定的排放浓度限值是“槽式排放出口处 ”,就是贮存排放槽的出口。
– “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系统”的狭义定义与 人们通常的认识相一致。
总排放口
• 定义
– 指核电厂排水渠与环境受纳水体接口处。
• 内涵
– 由于GB8978-2019规定放射性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因此 本标准对总排放口不规定排放限值,也不进行监测。
–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是解控的放射性废液,解控 条件是必须采用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规定的排放方式。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 内涵
– 解控水平(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 排放总量控制(GB6249-2019,GB14587-2019) • 排放浓度控制(GB6249-2019,GB14587-2019) • 其它排放均匀性控制(GB6249-2019,GB14587-2019) (GB6249-2019和GB14587-2019由环境保护部发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