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士摊上大事了,只因为给科室——勤俭节约

护士摊上大事了,只因为给科室——勤俭节约

护士摊上大事了,只因为给科室——勤俭节约
话题:
勤俭是咱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护士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还记得我20
年前工作那会输液用的玻璃液体瓶子,每个班次的护士都要整齐的摆放在阳台上,然后拿去卖钱。

每一个空玻璃瓶子上的瓶盖都要顺着暖气片启下来,留着卖钱。

勤俭节约是好事情,可是稍不留意,也会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别不相信啊。

我这就说给你听。

一:案例一:
护士小娟经过了15个小时的夜班,眼看着东方露出了鱼肚白,一轮红日就要升起来了。

当时就如打了鸡血一样,开始了夜班的余下工作,那就是采血。

准备的试管刚想写上化验单病人的名字,却看见试管上有别的病人名字。

小娟转念一想,可能是某个病人突然进食了,没有采血。

当班的护士也没有及时的把试管扔掉。

她随手拿来了胶布粘贴在试管上。

重新在试管上写好了名字。

然后去病房完成了采血的工作。

看着试管上吸满了病人的血液,小娟觉得很有成就感。

然后就是等待着交接班,好不容易熬到了下班已经是8点多了。

她如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拖着沉重的躯体回家。

洗嗽完毕,意外的听见手机响了。

她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看见的是科室里的电话,她的手就不由分说的抖了起来。

“小娟么?你赶紧打车来一趟,人家检验科打电话,你采的血液,试管和化验单不是一个名字。

”护士长气急败坏的说。

小娟当时就急了,不由分说赶紧下楼拦住了一辆出租车。

风驰电掣一般地赶到了医院。

走进科室,看见是检验科的小杨拿着试管冷冷的看着她。

小娟定睛一看,也是吓了一跳,果然如此这化验单上的名字和试管上的名字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当时她就呆住了。

“可以对一下标签啊。

”她一下就想了起来。

赶紧核对两个标签,证实了是一个人的血液。

不仅仅是小娟。

护士长的那张老脸也平静了下来。

“你怎么搞的。

”护士长说。

“哎!我觉得试管扔了可惜,就粘贴了胶布。

谁曾想……”小娟眼泪汪汪的说。

哎!好在是一场虚惊啊。

检验科的小杨转身离开了。

二:案例二
儿科护士彤彤整理第二天要静点的药,突然一个人跑了护士站说:“彤彤护士我们是12床丹丹家属,我们明天打算出院,我告诉你一声明天的药就不要装了。


“哦”彤彤答应了一声,赶紧手脚麻利的找了丹丹的液体,立刻撕下了标签。

可是仅仅是撕掉了一小半。

彤彤没有来得及多想,就把液体放到了一边去。

第二天,小会给一个患儿扎点滴。

看见了这瓶液体。

二话不说就贴了一个标签,给患儿静点了。

转眼11点了,几乎所有患儿的点滴都结束了。

忽然一个50岁左右的女人拿着输液瓶跌跌撞撞的来到了护理站。

一下就把空瓶子摔在护士站的桌子上。

“给俺娃点错了吊瓶了,你们赔!”女人声泪俱下的说。

这下护士长可慌了。

连忙姐姐长姐姐短的商量着家属,叫她不要哭、不要闹。

有话要好好说。

有问题一定给解决。

一定不护短。

真真是好话说了一箩筐。

女人终于平静了下来。

原来娃娃的吊瓶转眼就没有了。

她住在乡下,娃娃生病,赤脚医生扎完了就走。

所以扎针是没有这个技术。

可是拔个针,于她简直是小儿科了。

拔下吊瓶,她拿起吊瓶想给护士送去。

可是吊瓶签,好像是有问题怎么里面露出了一大半。

她耐不住好奇心,一看不要紧,原来是某丹丹的吊瓶。

完了这下坏菜了,顿时她就慌了。

听完她的哭诉。

护士长总算明白了前因后果。

她叫来了跑方的护士彤彤。

然后又叫来了扎点滴的护士小会。

听完两个美丽小护士的耐心解释。

好在这个女人也算是通情达理的人。

又好在这个某丹丹和宝贝孙女用药的名称和剂量都是一样的。

所以才顺利的解决了这场风波。

点评:两个案例虽然没有涉及到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

但是也是明确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愿我们能及时的吸取教训。

不要犯下这个低级的错误。

勤俭节约固然是传统美德,可是医疗安全断然没有小事。

来源:护理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