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1-07-12T15:30:16.61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来亚莉[导读] 提倡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来亚莉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056002
摘要提倡互动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就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互动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质量课堂互动教学
高中英语新课程的实施,掀起了一场关于课程、教材、教法和学法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新浪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语言交际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于是课堂互动的英语教学模式便应运而生。
如何认识课堂互动和组织课堂互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课堂互动研究。
(1)国内学者对课堂互动的研究。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中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
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人们开始突破语言系统和句子结构的局限,从更广泛的角度考虑语言形式之外诸因素的相互关系,考虑语言使用和语言能力、语言功能以及使用语言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
互动被引入课堂,并且逐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国内学者对师生课堂互动行为从教育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工程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吴康宁等人从互动主体角度,根据教师行为对象将互动划分为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三种课堂互动类型,按照师生行为属性将互动划分为“控制一服从”型、 “控制一反控制”型和“相互磋商”型三种课堂互动类型。
王家瑾采用系统工程分析方法,以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构建了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维坐标体系。
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如果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与媒体三者之间实现互动并趋于最佳状态,教学效果就能达到满意值的区域。
王家瑾还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二维教学效果动态,即良好的师生沟通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将导致不良的教学效果。
(2)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法中的发展。
我国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在《1951年草案》中,口头使用英语的能力被省略了,课堂互动教学也没有被提及。
《1988年义务教育大纲》提出了“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要求。
运用英语的能力虽然得到重视,但是课堂教学模式没有多大的改变。
《2000年高中实验修订版》指出,“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堂互动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互动的形式、意义、内涵都受到广泛的关注。
《2003年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由此可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推行民主教学,鼓励学生参与;积极创设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的教学情景,从而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2.制约课堂互动的因素。
(1)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制约师生互动的首要因素。
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主宰,把学生当做机械灌输的对象。
教师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过分强调维护教师的权威,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智能发展。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前没有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话题,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出足够时间进行师生和生生间的沟通和交流,缺乏用语言和非语言设问的技巧和方法以及创设互动情景的教育机制,没有形成对学生回答问题和交流进行评价的意识。
由于语言的双向交流工具价值的缺失,忽视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以教材为核心”、“以教案为本”,违背了新课改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自然只有教师“教”的活动,而得不到学生“学”的有效回应。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纠错方面。
在调查中,有65.1%的同学反映,即使他们的老师偶尔让他们回答问题,但只要他们一有错误教师就立即纠错。
这与自然教学法中对学习者错误的容忍是不相符的。
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的进程中出错是不可避免的,教师“见错即纠”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又会使学生处于尴尬状态,从而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障碍,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沉默性的课堂。
(2)应试教育的困扰。
在英语考试制度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真正掌握这门语言。
由于应试教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学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题海之中“游泳”。
学校的教育教学也只是围着考试转。
应试教育还造成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不考的东西不被重视。
比如高考不考口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考虑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没有必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方面浪费时间, “哑巴英语”就成为自然现象。
机械的应试教育制约了高中英语课堂互动。
(3)大班制制约着课堂互动教学。
制约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客观原因还在于班额过大。
由于高中扩招,班级学生人数一般都在60—70人,有的实验班或“火箭班”的人数超过80人。
大班教学尽管在知识点的传授方面有容量大、教学面广、时间经济等优点,但也制约了语言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上,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且存在无法照顾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极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致使不少学生最终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是被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总结出来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在不断表现、吸收、反思和自我调整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使教、学双方都得以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得以创造和谐的互动氛围。
为此,教师探索英语课堂互动教学艺术有着极大的意义。
语言学家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教学教师应该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材料。
因此,课堂互动首先必须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营造语言运用的气氛,激发学习者的参与热情,保证语言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