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吨有多重》

《1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 1 吨的实际质量。 2、掌握“1 吨 = 1000 千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过程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快乐。
学生互相谈想法。
六、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 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 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 整理所学的 知识。
七、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
教学流程图开 始教师引 Nhomakorabea语课件
生活中引入
常见的较重物品 常见的较重物品 较重 提 出 问 题
课件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学生进行讨论形 成表象
操 作 技 能
情 感 态 度
课堂调查:书面写出你在学习本节课时所遇到 的困难,向教师提出较合理的教学建议。
8
6
4
2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我这样评价我自己: 伙伴眼里的我: 伙伴眼里的我: 老师的话: 老师的话:
注:1.得分为自评、互评、教师评总分之均值; 2.“我这样评价我自己”、“伙伴眼里的我”以及“老师的话”都是针对课堂学习情况的概括性评判和描述。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 2、资源准备:教学 PPT 、图片。 、 。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参与
教师活动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 出几个例子。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可以看课本或课外 通过课前调查增加学生对吨 书,可以问家长也可 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搜集 以在生活中找。 信息的能力。
参与情况
参与被动或无心参 与,基本没有活动记 录。
不会思考, 不爱学习, 不会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无心参与小组活动, 很少进行交互;或对 交互不感兴趣、 分心, 和别的成员之间并没 有进行明确的分工。
质疑释疑
能发现问题, 提 出问题、 筛选问 题并解决一些 问题 会用多种方法 搜集、 处理信息
不会发现问题,不会 思考,不能解决问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高州市大潮镇射塘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2 教师从学生身边事物入手初步感知 1 吨有多重,比如实际提一桶重 20 千克的水,再想象一下 50 桶这 样的水会有多重,会是怎样的感觉?从而引出质量单位“吨” ,说明“表示物体有多重,除了用克或千 克作单位外,还可以用吨来作单位” 。 3.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
察感知, 产生联想, 形成表象, 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
推算:①出示图片猜一猜大象有多 重?②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 大约是 25 千克,多少个学生的 体重大约是 1 吨?观察感知, 形成表象:请 40 个同学站在讲 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 就大约是 1 吨。
观察感知, 产生联想, 形成表象。
四、解决问题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科目 课时 《1 吨有多重》
数学 1
教学对象
三年级学生
提供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吨有多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吨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质量 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课的教学, 使学生对质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先通过猜测大象大约三吨重的场景,导入课题并突出本课重难点,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吨”的应用, 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 3 头牛、10 桶油、20 袋大米等物体的重量,帮助学生学习并加深 1 吨 =1000 千克的认识。接着,结合实际中的例子进一步学习吨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吨在生活中应用广 泛。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吨与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及质量单位的合理运用。
评价 项目
自 评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知 识 与 技 能 了解圆明园的园林艺术、 历史文物、 以 及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 能流畅地、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 四自然 段 能够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 点 熟悉运用网络独立收集、 分析、 处理和 评价信息的方法 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 能制作 ppt, 将搜集到的材料用 ppt 清 楚的展现出来,而且比较有创新 课堂上积极参与, 积极思维, 积极动手、 动脑,发言次数多 小组协作交流情况: 小组成员间配合默 契,彼此协作愉快,互帮互助 对本内容兴趣浓厚, 提出了有深度的问 题。
1.这 4 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 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 道? 出示: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 流。把自己组的设计方 案记下来。然后在班内 汇报。 说出设计理由。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 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 活问题的意识。
马 300 千克 鹿 200 千克
牛 500 千克 熊 400 千克 独立思考后回答。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量表
指 要 素 标 很好(80~100 分)
学习态度好,并能 主动帮助别人。 积极参加每次学 习活动,能与小组 成员轮流主持,并 有详细的活动记 录,活动开展得规 范、效率高。 独立思考,自主学 习,主动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并寻 求解决问题的方 法 积极参与小组活 动,在明确分工的 基础上共同承担 任务,有效的完成 自己的任务;有极 好的倾听能力和 领导能力,能通过 讨论的方式共享 他人的观点和想 法。 积极主动发现问 题,提出问题、筛 选问题并寻求解 决问题的方法 熟练使用多种方 法搜集、处理信息
2.解释:“限重 1 吨”是什么 意思?
三 、借助直观形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成表象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 称。 B、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 1 吨=1000 千克。 2.感知 1 吨,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 吨到底有多重, 1 你想知道吗?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 料来回答。用自己的方 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 学们自己的算法。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 的资料, 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 会。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
结合生活事例,让学生要明白 合理使用单位的重要性,并且 让学生学习小明善于观察、喜 欢动脑,能主动的在生活中发 现数学、并应用数学的习惯。
畅所欲言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 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综合应用, 五 、综合应用 , 课本练习 巩固拓展
学生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再个别说 思考方法。 学生独立填写后 先同桌说想法,再全 班交流。 学生讲“曹冲称 象”的故事。 学生交流看法。 学生根据记录表 计算这头大象有多 重。
搜集处理 信息
搜集、处理信息方法 单一,或不会搜集处 理信息 没有达到学习目的, 不能充分体现个性化 学习过程,没有新观 点
创新情况
成果丰富,形式多 样,达到学习目 的,有自己独到的 观点或主张
基本达到活动 目的, 基本能够 体现个性化学 习过程, 有自己 的观点或主张
八、帮助和总结
一节课结尾时,学生对于“吨”已有了初步地认识,但要正确区分并运用“千克、克、吨”这三个质量单位, (电脑出示) 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使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归纳所学内容,所以设计了《小“糊涂”日记》 一情景,日记上这样写到: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喝了一杯 150 克的牛奶,吃了一个 55 千克的鸡蛋,吃得饱极了。然后背起 3 吨重 的书包向学校跑去。在路上,一辆大货车满载 7 克左右的水泥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把我吓了一大跳! 当我以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读完时,学生已是捧着肚子大笑不已: 此时,我更加故意问到:“你们为什么笑呢?有什么好笑的地方?” 学生会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按常规,课尾时会很难调动学生情绪,但此时的学生却各个情绪激昂。 我抓住时机马上问到:“你想对小糊涂说些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不乱用这三个质量单位吗? 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下,能主动进行归纳小结出对三个质量单位的感受,从而替代了以往教师总结成词的 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比较,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将学习内容归纳得系统、完整。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 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 懂得解决 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体现时代性, 激起学生关心生 活的热情。
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 看了大约重 80 吨的熊猫,又看了大 约重 8 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 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 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 是 150-200 千克呢。”我想:那一 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 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 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不错(60~79 不错( 分)
还需加油(59 以 还需加油( 下)
自评 互评
师评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较好, 没 兴 趣 参 与 学 习 活 有时帮助他人。 动,厌学 多数活动别人 主持, 自己能参 与, 活动基本可 以达到预想的 目的。 有活动记 录 能思考, 但不会 自主学习, 能和 其它同学合作 发现问题, 提出 问题。 参与小组活动, 能在明确分工 的基础上共同 承担任务, 有完 成自己的任务; 能通过讨论的 方式共享他人 的观点和想法。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 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 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 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在黄 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 重 13 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 5000 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 3 头大象,每头 大约重 5 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 6 吨大米和 7000 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 4 吨的卡车 装载着 10 头牛,每头大约重 500 千 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 生: 在陕西省 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 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 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 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 45 千克的 火腿肠, 喝了一袋重 225 千克的牛奶, 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 1 指名回答, 并说明理由。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 激 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