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入门基础:不同的笛子及演奏方式
一、北方的笛子北方的笛子多为梆笛(高音笛),发音高亢、嘹亮。
这和北方人民所处的地区特点和生活、劳动习惯是分不开的。
在演奏
当地色彩的乐曲(包括各种地方戏曲)时,以“历音”、“滑音”、“吐音”、“花舌”等最为多用。
气息使用上较猛。
如秦腔、眉(右
边加耳旁)户、蒲剧、河北梆子等,只要多吹一吹这些欢曲音乐,就
能够熟悉北方笛子的一些传统演奏方法。
二、南方的笛子江南一带普遍多使用曲笛。
这种笛子的笛膜贴
得较松,音色润丽、清晰。
在演奏中以各种北装饰手法,如“唤音”、“迭音”、“倚音”、“颤音”等最为多用,一般忌用强吐和断奏。
在气息使用上要求饱满均匀,不能过猛过急。
如果多吹奏一些江南的
传统乐曲,对熟悉江南笛子的特点和风格会有直接的协助。
三、蒙古族的笛子内蒙草原上的人民,常年多过着不定居的生活,那里的人们性格开朗、奔放。
乐曲辽阔、高亢,常常出现一些多音的
急速实行而又突然停留在一个延长音上,造成了非常开阔、奔放的效果,就像一匹骏马在草原上飞驰一样。
这个地区的笛子,笛膜一般贴
得较紧,甚至不要笛膜(有时也要松膜的效果)。
在演奏技巧上多用
一些装饰手法,如“迭音”、“倚音”、“唤音”等。
更突出的一个
特点是,多用上方三度或四度的颤音指法。
四、维吾尔族的笛子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音乐明快、
火热。
多用高音笛子,一般不用笛膜,或将笛膜贴得很紧(有时也用
松膜效果)。
在吹奏方法上一般运气较猛,冲力较大,强弱对比特别
明显。
最多的技巧是“急滑音”和一些装饰性的如“倚音”、“赠音”、“唤音”等等。
此外“花舌”和“吐音” 也常常使用,而且多
半要求吐得断顿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