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竹笛入门PPT

中国竹笛入门PPT


§4.指功


§4.1小工调、正宫调
小宫调指法:筒音作5 (第三孔为1)。 正宫调指法:筒音作2 (第三孔为5)。
P.9《正宫调指法练习》、《满江红》 §4.2打音、叠音


打音(或称敲音)记号:“丁” 奏法:是手指在本音(或上一音)音 孔上迅速敲打一次 。 叠音:在呼气不中断的情况下,在同度旋律之间,在后面一个音出现 前一刹那加奏一个时值极短的高一级或低一级的音来区分。记号: “又”


§2.基本吹奏方法

呼气分类:吹奏中的呼气分为平吹(缓吹)和
超吹(急吹)两类。

平吹:吹奏中气速较为缓慢而平稳,气流稍粗。
超吹:吹奏中气速较为急促而有力,气流稍粗细。

§2.基本吹奏方法





§2.3.吹奏姿势口诀: 笛身平、口风正, 头要直、腰要挺; 虎口之间可容蛋,手指放松呈弧形; 六指按孔要严密,关节舒畅手才灵; 高低起落有规格,多余动作丢干净; 双臂张开四十五,青龙白虎全都行; 口劲松紧随我意,口风粗细由我心。


第二课 长音 (用气息支持声音)
练习方法: (1)长音最好吹八拍,吸气(气口)时间宜尽量短 促; (2)位于上、下唇部位的敏感肌肉称为“口轮匝 肌”,收缩口轮匝肌,让气流缓缓逸出,如细水 长流,可以发出佳美的长音。


长音练习:《马兰花开》、 乐曲练习:《世上只有妈妈好》、《孟姜女》。



§8.气功(提高班) §8.1.腹震音
§8.2.用腹腔调节音高 §8.3.循环换气
§1.竹笛基本知识

一个吹孔、一个膜孔、六个音孔、2~4个出 音孔。吹孔左侧内有笛塞、膜孔和第六空 之间(两节笛)可有活动金属插管。 §1.2.定调:竹笛以第三孔实际音高定 调(吹奏时同时放开一、二、三孔);筒 音是指六个音孔全部按闭所发出的音。
第三课 单吐、叠音和连线 (注意你的呼吸)

单吐:在保持正确的口型下,用舌发音。拟读汉语“突” 字般的舌动作。这就是单吐。符号“T” 叠音:将两个以上的同度音连贯地分开。 吐音与连线:连线内的第一个音,用单吐起音。力度要轻 、柔和,连线内气息不得中断。 注意:每一小节第一音用轻吐,以求发出清晰地音头。 换气占1/8拍,占用前一音的时值,尽量短促,以自然, 流畅为好。


竹笛呼吸口诀: 双肩不可上下动,胸腹同时来扩张; 缓吸平吹全身松,腹肌不必空自忙; 急吸超吹劲往下,丹田鼓气力度强; 口鼻兼用看需要,切忌呼吸有声响; 末到无气才吸气,始终要有余气藏; 强而不躁弱不虚,均匀呼气流水长。
竹笛气功小结




正确的呼吸气流,对于演奏过程中技巧的运用和 乐曲感情的正确表达意义重大。 演奏过程中吸气方法:口微张,舌平放于下颚, 口鼻同时吸气,以口为主。 吸气时要求:吸得快,吸得多,无杂音,主观上 感到轻松。要自觉掌握最佳的呼吸方法,并熟练 的运用它。 “胸腹式”呼吸量最大,演奏长乐句时用;而吹 奏短而弱的乐句时,还是使用腹式为好。 吸气不宜“过饱”,还要避免“吐气过净”。

§1.1.构造(竹制六音孔定调膜笛):
七把调:小工调、正宫调、尺子调、六字调、
乙字调、上字调、凡字调。
§1.竹笛基本知识

§1.3.分类: §1.3. 1.大(曲)笛类:笛管较粗较长,发音较 低。具有宽厚、柔和、丰满的特点。如:大F、大 G、大A、大降B、C、 D等调的曲笛。 §1.3. 2.小(梆)笛类:笛管较细较短,发音较 高,具有嘹亮、结实、有力的特点。如: G、A、 小C等调的小笛。 §1.3. 3.中笛类:笛管粗细、长短、音高、音色、 均介于曲笛和挷笛之间。如: 降E、E、F、升F 等调的笛子。
中国竹笛入门
周开军
目录


§1.竹笛基本知识
§1.1.构造(竹制、六音孔、定调、膜笛) §1.2.定调 §1.3.分类 §1.4.音域 §1.5入门第一调



§2.基本吹奏方法
§2.1.姿势 §2.2.呼吸 §2.3.吹奏姿势口诀
目录


§3.气功
§3.1短音 §3.2长音 §3.3 高音和八度 §3.4 运气 §3.5 气练习操 §3.6 呼吸口诀 §3.7小结:呼吸技巧
§4.指功
颤音练习方法:

注意力求做到十六分音符均匀,流畅。练 习时由慢到快,任意延长。 开始练习时,中间可以偷换气,快速呼吸 如同游泳时的换气,用口腔吞气的同时, 鼻腔同时吸气,咽部要打开,防止出现气 吼。


练习曲:P.19《珊瑚颂》、P.148《秋湖月夜》片 段 练习乐曲P.17《茉莉花》、P.23《月光下的凤尾竹》
§4.指功

§4.5 历音:
上历音:由低而高急速地、逐级上行的音。手指 由较低音的音孔向较高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 滑地渐渐抬起,同时呼气由缓到急,由粗到细。 使风门由大到小,口劲有小到大。符号: 下历音:由高而低急速地、逐级下行的音。手指 由较高音的音孔向较低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 滑地渐渐落下,同时呼气由急到缓,由细到粗。 使风门由小到大,口劲有大到小。符号:
第一课 短音、小工调 (把笛子吹响)

§3.1. 短音、小工调
小工调:筒音作5(第三孔作1,一二两孔均抬起)。 《短音练习》; 《音阶练习》 乐曲练习:《掀起你的盖头来》


第一课 短音、小工调 (把笛子吹响)

练习方法 (1)先练习1——>i一组音阶,上行时气的动能逐渐 加强,下行时气的功能逐渐衰减。 (2)每个音用舌头轻吐一次,将音清晰地送出; “4”的指法要单独练习数次。 (3)速度宜中速或稍慢,“V”为气口。 (4)先使用由舌头轻吐的短音吹奏,然后用平缓的 连音吹奏。
提示:美妙的高音形同行云流水,飘逸而潇 洒,吹奏要有呵气的感觉,如同冬天手冷, 用口呵气暖手 .
.


练习方法:
(1)先做好姿势,然后吸气,吸足气后,立 即关口呼气。 (2)吹中、低音时,气要沉。“气沉丹田”; 吹高音时,气上移至腹而且稳稳托住。 (3)唇肌控制的力点在“人中”左右两个点, 呼吸的全过程仿佛在做深呼吸。 (4)丹田之功可用笑声来找感觉。




§2.基本吹奏方法


§2廓的中、上部,肋间 肌、下廓部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同时进行呼吸的 形式。 吸气时:胸腔下部和腹腔自然、明显的向四周扩 张,吸气后胸腔、腹腔及腰部有充满气息、鼓胀 的感觉。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横隔膜等有控制的收 缩,气息有节制地向外输送。
提示:起步时以练习短音为宜,短音站稳后,再 续练长音。
第二课 长音 (用气息支持声音)


§3.2.长音
长音练习是管乐学习的基础,如同:声乐练习中的 发声,是找正确吹奏感觉的必经之路。 提示:注意倾听自己吹的长音,力求做到 (1)声音稳定,即气息的稳定 (2)气流不急不怠。若过急,音必尖利;若过怠, 音必散郁;均非正声。 (3)四拍长音要尽量吹足时值,吹长音要有呵气的 感觉。音尾不毛不散,切勿虎头蛇尾。 (4)下唇对孔的盖面约1/3~1/4,盖面过小音噪,盖 面过大音郁,以下唇感觉到吹孔的内圆为宜。

练习曲(一)单吐《跳吧》、(二)单吐与连线 《练习曲》、(三)《吐音、叠音练习》

乐曲练习《三十里铺》、《生日歌》、《知音》 、《龙的传人》
第四课
高音和八度
高音:高音要洪亮,气要加急,且靠腹部的 力量来支撑。高音 的指法 与中音指法一样, 高音是靠调整气息的缓急而获得的。吹高 音的关键是细而急的气流,小而椭圆的唇 口,以及恰如其分的气流射角。
两腿齐肩拉开,膝微弯曲,吸气要足,直到鼻子 尖一点气也要吸进去。

吸气的同时两手心相对,自正前方上举,再向左 右斜向拉开;
急速吐气,同时手心向下至两侧下垂,气要吐尽 为止。10-12次,出汗为止。 最后做几次深呼吸,使气息逐渐平静8-10次,达 到气息畅痛,精力充沛。


竹笛气功小结




§4.指功



练习乐曲P.147《秦川抒怀》片段、 P.131《枣园春色》片段(倒数第3行) 注意点:
手指动作要自然放松,起落均匀流畅、富有弹性, 吹奏中手指起落要肯定、果断,使得经历的每个 音都十分清楚、流畅。 舌起音:舌尖轻重适度地吐奏一下,与发“提” 字声音时的动作相似,清楚而又肯定。
第四课 波音、高音和八度


波音:分为上波音6奏成676和下波音6奏成656 高音1、2、3的练习 练习曲(一)《回声》、 (二)《三级跳》、(三)《练习曲》 乐曲练习: 《康定情歌》、《我的祖国》、 《苏武牧羊》、《关山月》。 小常识:
八度 :从1——1是纯八度; (1——3是大三度;1——4是纯四度; 1——5是纯五度;1——6是大六度;1——7是大七度)。 小二度是半音(如3—4、7—1),

练习曲:P.11《打音练习曲》(在北京的金山上)P.71 《水乡船歌》片段 叠音练习 P.148《秋湖月夜》片段
§4.指功

§4.3.2. 下滑音:有较高的音向下滑到另一个较低的音。
手指由较高音的音孔向较低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滑地 渐渐落下,同时呼气由急渐缓,由细到粗。使风门由小到 大,口劲由大到小。 复滑音::由低到高又到低,或由高到低再到高的滑音。


目录


§6.唇功、耳功(提高班)
§6.1.泛音练习 §6.2.上行与下行 §6.3.唇控练习 §6.4.唇练习操 §6.5.耳功 §6.6. 听力训练 §6. 小结


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