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

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

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1.1、为了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油茶造林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油茶造林。

油茶造林是指油茶人工造林和更新造林。

二、引用规范文件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4300B64033•1—89、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

DB43/094—200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本办法引用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应根据其修订情况,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

三、林地选择3.1、社会条件:领导重视、群众有要求、劳力充足、林地权属清晰、交通便利。

3.2、自然条件:原则上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土层厚度大于60厘米,土壤较肥沃、pH值4.5~6.5的红壤、黄红壤的荒山荒地、迹地,油茶或其他树种的低产林地。

四、规划设计4.1、实施方案:油茶造林必须根据省发改委和省林业厅编制的《湖南省10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大纲》,由各基地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编制本县的油茶造林实施方案,并纳入县级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按照批准的县级总体规划,提前一年上报年度油茶造林实施方案,经市州林业局审核报省林业厅批准后再编制年度作业设计。

4.2、年度作业设计:作业设计是施工的依据,按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操作。

作业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由市州林业局审定,上报省林业厅备案,作为年度专项检查验收依据。

必须按批准的作业设计施工,确需变更的,须将变更内容补充作业设计依原审批程序审定备案。

作业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表和作业设计图组成。

依托林业工程项目进行油茶造林的年度作业设计与各工程项目作业设计按照相关林业工程项目的要求同时进行。

在作业设计文件中,要增加油茶造林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措施内容。

五、工程施工5.1、整地:整地要在栽植前三个月进行。

应根据小班坡度、土壤、植被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全垦、水平梯级和穴垦等整地方式。

提倡机械化整地和杂灌粉碎还山。

5.1.1、全垦整地:适用于坡度小于10、º的造林地。

整地时顺坡由下而上挖垦,并将土块翻转使草根向上。

挖垦深度一般30厘米以上。

挖垦后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70厘米×70厘米×60厘米。

在栽植前1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栽植穴。

提倡全垦后应沿等高线开挖竹节沟。

5.1.2、水平梯级整地:适用于坡度10、º~15º的造林地。

整地时顺坡自上而下沿等高线挖筑水平阶梯,按“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取势,小弯取直”的原则,筑成内侧低、外缘高的水平阶梯。

梯面宽度和梯间距离应根据地形和栽植密度而定。

开挖筑梯时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

筑梯后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点开穴,穴规格70厘米×70cm厘米×60厘米。

也可按设计的株行距定线撩壕,壕深60厘米,底宽60厘米。

在造林前1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壕沟或栽植穴。

单行栽植的水平梯可采取先撩壕,在覆土时整成外高内低的梯面。

5.1.3、穴垦整地:在坡度较陡、土壤结构松散的造林地宜采用穴垦整地。

穴的规格、长宽深70厘米×70厘米×60厘米。

在栽植前1个月左右覆土,覆土时取表土填平栽植穴。

应沿等高线每隔4~5行开挖一条拦水沟(竹节沟),沟底宽30厘米以上、深30厘米以上,以防止水土流失。

5.2、施基肥:油茶造林应每亩施用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每亩施用饼肥100~150公斤,或每亩施用油茶专用肥(基肥)300公斤。

基肥用量应根据油茶测土配方指标来科学确定。

施基肥应在覆土时进行,基肥应施在穴的底部,与回填土充分拌匀,然后填满土待其沉降后栽植。

5.3、良种壮苗:油茶造林必须使用Ⅰ、Ⅱ级合格良种壮苗,提倡容器苗造林。

油茶良种是指经过国家或省级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

严格执行油茶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穗条销售凭证或林木良种质量合格证、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苗木标签等“三证一签”和、检疫制度。

5.4、栽植5.4.1、栽植密度:每亩栽植密度75株~110株,适宜的行距一般为2.5~3米,株距为2.0~3米。

5.4.2、栽植季节;油茶造林一般在11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上旬均可进行。

5.4.3、造林方法:采用植苗造林方式。

栽植时要做到苗正、根舒、土实,深浅要适当,实生苗深栽至原土痕上3厘米左右(即两指深),嫁接苗要使嫁接口与地面平,踩紧、压实。

起苗时保护好根系,长途调运的苗木须打泥浆,切忌风吹日晒。

用二年生苗造林,应适当修剪部分侧枝、叶片。

造林要搞好品种配置,选择花期、果期一致、适宜本地区生长的优良品系5个以上,采用行状或小块状方法配置造林。

5.5、幼林抚育5.5.1、补蔸全苗。

在造林季节,采用同品种类型的I级或二年生大苗对林地缺株进行补植。

5.5.2、中耕除草。

造林后1~3年每年春末夏初和秋季各中耕除草一次,除草松土,培蔸正苗,维修梯面。

第三年全面深挖(20~25厘米)一次。

提倡合理间作,以耕代抚,间作以花生、油菜及黄豆、蚕豆、豌豆等豆科作物为主,严禁间作高粱、玉米等高秆作物和红薯、西瓜等藤蔓作物。

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厘米以上。

提倡间种绿肥植物,绿肥要埋青。

(3)施追肥。

从第二年开始,春(3月份)施速效肥,如油茶专用追肥、尿素等,每株0.1公斤;冬(11月)施越冬肥,如油茶专用基肥、厩肥、生物有机肥等。

追肥用量应根据油茶树生长情况和测土配方指标来科学确定。

一般采取沟施的方法。

5.6、整形修剪。

定植后在30~50厘米处定干,以后连续4年每年都要整形修剪,培养主枝、侧枝,形成丰产树形。

除去病虫枝,适当修剪脚枝,修剪后要及时除萌。

5.7、病虫害防治:油茶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结合树体管理,在4~7月份定期喷洒波尔多液等杀菌剂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5.8、林地管护:要建立林地管护制度,项目乡镇、村要建立乡规民约制度,确定专人负责护林,及时防止人畜损坏,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

六、检查验收6.1、验收组织:工程县应在实施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阶段检查。

年度检查验收分县级自查、市级抽查、省级核查,自查验收由工程县在每年7~8月份进行,市级抽查由市州林业局在工程县自查结果的基础上组织抽查审核,省级核查由省林业厅组织人员于10月份进行验收。

6.2、检查验收内容:油茶造林检查验收内容包括面积核实、良种壮苗、造林质量、作业设计,幼林抚育,林地管护,检查验收,资料建档等环节。

6.3、检查验收标准6.3.1、作业设计:见本办法“4、规划设计”。

作业设计文件资料及深度符合要求,科学合理,审批手续齐全,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的为合格。

无作业设计或未经批准或不按设计施工的为不合格。

6.3.2、面积核实:根据作业设计或县级自查验收资料小班图(比例尺1、10000地形图)现场调绘核实,用方格网法或求积仪计算面积。

核实面积与原面积误差在±5%以内的取原面积为核实面积,误差大于±5%的以核实面积为准。

6.3.3、良种壮苗:见本办法“5.3良种壮苗”。

造林苗木“三证一签”齐全的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3.4、造林质量:①、整地质量达到本办法“5.1、整地”要求的为合格。

②、栽植密度和栽植质量达到本办法“5.4、栽植”要求的为合格。

③、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85%、第三年保存率达到80%的为合格。

6.3.5、幼林抚育:见本办法“5.5幼林抚育”。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施肥,质量符合要求的为合格。

6.3.6、林地管护:见本办法“5.8、林地管护”。

制度健全、有专人管护,无人畜损坏,无火灾损毁、无病虫害损毁的为合格。

6.4、检查验收方法6.4.1、工程县自查验收采取逐小班全查:市级抽查和省级核查采取随机抽查方式验收。

按县自查上报面积随机抽取20%的面积检查。

6.4.2、抽样方法:将工程县验收上报的油茶造林面积以乡(镇、林场)为单位,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参照国家林业局规定的起始号和间隔号机械抽取,直到满足所需的抽查比例为止。

抽中单位的造林面积逐小班全查。

6.4.3、小班检查验收;对被抽查小班采取全面踏查和随机抽取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

样地数根据小班面积大小而定。

15亩的小班设1个样地,16~45亩设2个样地,46~90亩设3个样地,大于90亩的小班设4个样地。

样地均匀布设在小班内,每个样地面积100平方米(10米×10米)。

6.4.4、样地调查:根据检查验收内容和标准,进行各因子实测、记录和评价。

6.5、质量评价6.5.1、合格面积计算:被查小班的各项因子,对照“6.3检查验收标准”评价。

合格率=∑被查合格小班面积/被查面积×100%。

工程县油茶造林合格面积=县申报实施总面积×合格率。

6.5.2、质量评价:全县油茶造林质量合格率达到80%的,质量评价为合格单位,合格率达到81%~90%的为质量良好单位,合格率达到91%以上的为质量优秀单位。

七、档案信息管理7.1、油茶造林工程建设所形成的相关文件、声像和电子文档等均属工程档案管理的内容。

成果资料档案包括作业设计文件、小班调查设计卡片、图纸(位置图、设计图、施工图),营林技术档案,检查验收成果资料等。

成果资料档案、营林技术档案、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档案均一式两份,一份由施工单位保存,一份由县林业局保存。

7.2、各市州、工程县林业部门要认真做好油茶造林工程建设信息反馈工作,及时填报油茶生产进度表、油茶生产情况表,注意收集并及时上报典型材料和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情况。

八、附则8.1、本办法由湖南省林业厅负责解释,本办法从2009年1月起试行。

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一、总则1.1、为了促进全省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质量,建立油茶产业发展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油茶低产林改造。

二、引用规范文件LY/T、1328—2006、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

DB/4300B64033•1—89、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

DB43/094—200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本办法引用的上述规范性文件,应根据其修订情况,使用文件的最新版本)。

三、低产林分类及改造方法3.1、低产林分类:油茶低产林是指其生产潜力没有发挥或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的林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