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江苏淮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

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huāng mò( ), 优僻也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fèixū( )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苍桑之慨。

总之,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___ A__ (悠长/悠远) ,就像经纬着它们的条条石板街道。

①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2 分)改为( ) 改为( )②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分)huāng mò( ) fèi xū ( )③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处的横线上。

(2 分)A:2.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4分)最近我县发生了好儿起重大交通事说①原因都是行入安全意识淡薄,乱陶红灯造成的。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血的教训,②要文明出行,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且认真学习交通法规。

修改意见:①②3.诗文名句填空。

(共10分,每空1分,请注意: ①-⑥为必答题;⑦-⑧题为选答题,请选择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前两题。

)必答题:①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②,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③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④ ,就有无限趣味。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⑤,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⑥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选答题:⑦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既表现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的诗句是: ,。

⑧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的诗句是: ,。

⑨在《<论语〉十二章》中,表现学习三重境界的句子是: ,。

⑩在《夜雨寄北》中,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情境的诗句是:,。

4.名著阅读(6分)①《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哪三位人物来哄骗唐僧,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 (3分)②猪八戒虽然有很多缺点,但也有勇敢可爱的一面。

请举一例。

(3 分)二、阅读与理解(6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5--6题。

(8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①十年曾一别,征路②此相逢。

马首③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注】]权德舆(759-818),唐代文学家,大臣。

②征路:行程。

③马首:马头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诗内容。

(3 分)6.请分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及其情感。

(5分)(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7-11题。

(20分)诫子书【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李生论善学者【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①,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②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

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其择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③,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

②志:记。

③蹉跎:光阴消逝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 分)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 ②或谓君不善学( )③王生益愠( ) ④余不敏( )8.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

(2 分)非淡泊无以明志 (只断一处)9.翻译下列句子。

(6 分)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

③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10. (1)如何成才?根据《诫子书》节选文段中诸葛亮劝勉儿子的文字,概括成才的要素。

(2分)(2)《李生论善学》-文中,李生认为怎样的人才是“善学者”? (2分)11.请你谈谈善学与成才的关系? ( 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2-15问题。

(18分)晨趣季羡林①一抬头,跟前一片金光:朝阳正跳跃在书架顶上玻璃盒内日本玩偶藤娘身上,一身和服,花团锦簇,手里拿着淡紫色的藤萝花,都熠熠发光,而且闪烁不定。

②我开始工作的时候,窗外暗夜正在向前走动。

不知怎样一来,暗夜已逝,旭日东升。

这阳光是从哪里流进来的呢?窗外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繁茂,仿佛张开了一张绿色的网。

再远一点,在湖边上是成排的垂柳。

所有这一些都不利于阳光的穿透。

然而阳光确实流进来了,就留在藤娘身上……③然而,一转瞬间,阳光忽然又不见了,藤娘身上,一片阴影。

窗外,在梧桐树和垂柳的缝隙里,一块块蓝色的天空,成群的鸽子正盘旋飞翔在这样的天空里,黑影在蔚蓝上面划上了弧线。

鸽影落在湖中,清晰可见,好像比天空里的更富有神韵。

④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头上。

我心中一动,阳光好像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它暗示着什么。

我忽然想到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每天早上对着初升的太阳,静坐沉思,幻想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和一。

我从来没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没有这一份福气。

可是我也感到太阳的威力,心中思绪翻腾,仿佛也能洞察三界,透视万有了。

⑤现在我正处在每天工作的第二阶段的开头上。

紧张地工作了一个阶段以后,我现在想缓松一下,心里有了余裕,能够抬一抬头,向四周,特别是窗外观察一下。

窗外风光如旧,但是四季不同: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情趣各异,动人则一。

现在正是夏季,浓绿扑人眉宇,鸽影在天,湖光如镜。

多少年来,当然都是这样个样子。

为什么过去我竟视而不见呢?今天,藤娘身上一点闪光,仿佛照透了我的心,让我抬起头来,以崭新的眼光,来衡量一切,眼前的东西既熟悉,又陌生,我仿佛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把我好奇的童心一下子都引逗起来了。

我注视着藤娘,我的心却飞越茫茫大海,飞到了日本,怀念起赠送给我藤娘的室优千津子夫人和室优佑厚先生一家来。

真挚的友情温暖着我的心……⑥窗外太阳升得更高了。

梧桐树椭圆的叶子和垂柳的尖长的叶子,交织在一起,椭圆与细长窗台上摆着的几盆君子兰,深绿肥大的叶子。

给我心中增添了绿色的力量。

多么可爱的清晨。

⑦多么可爱的清晨,多么宁静的清晨!⑧此时我怡然自得,其乐陶陶。

我真觉得,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非常可爱的。

我有点不知老之已至了。

我这个从来不写诗的人心中似乎也有点诗意。

此身合是诗人来鸽影湖光入目明⑨我好像真正成为一个诗人了。

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三日12.本文以时间顺序写景抒情,请根据横线填写内容。

(4 分)窗外暗夜正在向前走动一 ______ 一______ 窗外太阳升得更高了,______13.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清晨的特点。

(4 分)14.请鉴赏第⑥节划线句的妙处。

(4 分)1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晨趣”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19问题。

(20分)给春天让条道陈绍龙①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只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

②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③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

车大多很慢,但有的“霸道”得很,也有的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

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

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

④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筝是很危险的事情。

⑤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地停下来当然乐意得很。

循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看到天上有一只风筝!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

这是一只装了竹哨的风筝。

⑥跟在后面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地,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⑦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

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

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地侧耳,是在听。

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则向他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

⑧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

⑨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

哦,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哨声。

⑩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筝,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

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

再远看,天空有好几只这样的风筝,发出“呜呜”的哨声。

⑾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

放风筝的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

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

领头的教师满脸含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

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手语。

⑿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画:我爱你们。

⒀教练也会手语?⒁老师鼓掌。

孩子们鼓掌。

⒂“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手语。

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有好些年了。

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手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

(选自《读者》)16.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4分)17.请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1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节划线句。

(4 分)19. 请理解题目的内涵。

(6分)三、构思与表达(60分)20.请以“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100200300400参考答案1.①优改幽.苍改沧.②huāng mò( 荒漠) fèi xū(废墟)③A:悠长2.修改:①把“造成的”去掉;或者把“原因”去掉。

3.①山岛竦峙②杨花落尽子规啼③千里共婵娟④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⑤夜阑卧听风吹雨⑥思君不见下渝州⑦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⑧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