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24分)1.(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当蒙蒙细雨弥漫起薄薄的水雾后,秋的韵味格外明显了。
桂花的馥郁芳香,一阵一阵侵袭而来,直冲云宵,欲将zhù蓄了一秋的力量△(展示,表示)出来;满树的红叶也轻歌曼舞,美不胜收;然而露珠却与红叶有了分岐,不愿驻足枝头,悄然落去。
秋是收获的季节,满地金黄的稻子,满树累累..的硕果,不仅彰显了大自然的慷慨,更体现了人的智慧。
①(2分)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词语。
轻歌曼舞②(2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累.△ zhù△③(2分)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改为△。
④(2分)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4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书信不仅传承文化,更传递感情,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②古人写信,内容包罗万象,把天气地理、风俗人情,都被写入了书信。
③在书信中,人们议论时政、品尝诗文、训诫子弟、抒情言志乃至谈情说爱、讨论物价等等。
④所以,书信不知不觉于无形之中成了历史文化的记录者和传承者。
(1)第①处语序不当,应将△与△互换位置。
(2)第②处结构混乱,应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把△改为△。
(4)第④处成分赘余,应删去△。
3.(6分)综合性学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
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打算举行以“我们如何交朋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①(2分)本次活动邀请学校心理咨询室张老师作指导,请你去邀请,你怎么说呢?②(2分)围绕主题,设计两项活动,写出活动名称。
活动一:△活动二:△③(2分)本次活动结束后,你有什么收获?4.(6分)诗文名句填空。
①(2分)水何澹澹,△。
(曹操《△》)②(2分)△,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2分)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抒发羁旅异乡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
(二)(76分)(一)(6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3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3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甲】《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7.(2分)每句停顿一处。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②其家甚智其子8.(4分)解释加点词。
①天雨.墙坏②俄而雪骤.③公欣然..讲论文义..曰④与儿女9.(6分)翻译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10.(3分)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11.(4分)假如你是“邻人”,知道被怀疑后,你会去跟那“富人”说明真相吗?为什么?(三)(15分)阅读课本推荐名著,完成12-15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
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不幸7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
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
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2.(4分)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第二段中的“他”是△。
因匿名信事件和△事件,作者决定△。
13.(3分)选段中,作者做了哪几件事来纪念他?14.(4分)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性格。
15.(4分)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根,《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D.《琐记》《范爱农》两篇文章,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四)(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叛逆之痛秦文君①身处花季时,我是个向往自由的人,喜欢过无拘无束的生活,喜欢一个人久久地看天空,喜欢假日里骑着旧自行车闯一条陌生的线路……但最爱的是泡在女伴家里聊天,从傍晚到天黑。
②而把这一切称之为“散漫”,决计改变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有点守旧,甚至严厉,太讲规矩,与天下的母亲一样,她是个很实际的人。
③母亲总在我凝神遐想时差我做家务事,常常在我打算冒险时警告我几句,最难堪的是我在女伴家谈兴正浓时,她会站在楼下喊我的名字,催我回家。
有几次我想蒙混过关,躲在女伴家不应声,她会仰着头执拗地叫下去,那炯炯的目光如利剑一般似乎能穿透厚厚的砖墙,看清我所有的劣迹。
④我自然是心生叛逆,偷偷地起草过给母亲的抗议信,在日记里写过独立宣言,甚至,还向女伴哭诉过内心的那种苦恼。
⑤女伴静静地听着,突然问:“你妈妈是否为你挑食生气,再三要你吃不爱吃的菜?”“是啊!”我说,“她爱管头管脚。
”⑥女伴又问:“下雨天你懒得带伞,结果淋了雨,你妈大骂你一顿?”⑦“就是呀!”我说,“她过于严厉了。
”⑧女伴顿了顿,说:“你遇到不喜欢的人就把头扭过去,而你妈却让你学会克制自己。
还有,她要求你字要写得好,要按时入睡,要走路时不驼背,待亲戚要热情……”⑨“你全知道了?”我说,“我整天就听她唠叨这些!”⑩女伴一时间低头无语。
⑪中学毕业前夕,我和母亲又为了一些小事争执起来。
那种母女摩擦是当时最真实的生活。
我跑到女伴家告诉她,自己心灰意懒,现在只要有地方肯收留我,我拔腿就走。
⑫女伴惊讶地看着我,说她母亲以前也是个严母,她从12岁起就开始跟母亲顶嘴,母女之争从未结束过,直到有一年,她的母亲患了绝症。
她母亲患的是一种奇怪的浮肿病,像有人在其身体里吹气,浑身都肿胀开来,最后,她的头肿得像个灯笼,眼睛都睁不开了。
在临终前,她拉着女儿的手哭了,说她之所以这么严格地管教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优秀起来,长大后远离别人的指责。
女伴流着泪说,如果有机会重当一次女儿的话,她会选择另一种方式,即使是叛逆,也是温和的、理智的。
因为母亲永远是一生中血脉相承的、最亲近的人,她为自己的过分而心痛。
⑬从此,我再没抱怨有个爱管教我的母亲,遇上母女分歧时,也不再母亲说往南我偏向北,而是潇洒地想:这不过是暂时的,比起母女之爱,它实在微不足道。
⑭直到我真正长大后,母亲才宽容起来。
现在,只要听到亲友们说我的好话,她总是骄傲地说:“我女儿从小就很优秀。
”仿佛我天生就有惜时如金的好习惯,天生就做事认真,待人和蔼,写字一笔一画……⑮母亲那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相信,天下母亲那不朽的苦心。
可要真正接受这一点,非要历遍成长的过程:包括失去与获得,包括叛逆时的痛楚感觉……(选自《活着的一万零一条理由》)16.(4分)文章结尾说“母亲那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我相信,天下母亲那不朽的苦心。
”请问母亲“不朽的苦心”具体表现在哪些事情上?17.(4分)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8.(4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我”母亲的形象。
19.(4分)阅读本文后,请你给那些处于青春期叛逆的同龄人提几条建议。
(五)(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
评语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
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
“还没看,不知道。
”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
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
”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
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
“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
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
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⑩整个寒假,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都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之《无敌铁金刚》的旋律。
于是,我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去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交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
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⑫一学期过去了。
放暑假的前一天,我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
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
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