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效祖国学习课件PPT

报效祖国学习课件PPT


第十一课 机遇与挑战
• 一、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 1、当今世界的特点:a、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 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为代表的科技 进步日新月异,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b、新 的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和合作不 断增强,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C、在经济全球化的 过程中,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厉害关系中重新 组合,国际格局向多级化发展。 • 2、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 (1)主题:和平与发展 • (2)两者的关系: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世界和平 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十三课
神圣的使命
• 一、理想之光 照亮征程 • 1、有关理想 • (1)什么是理想:是关于未来的蓝图和设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 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2)理想的分类 (按内容分):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其中社 会理想的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3)理想的作用:a、是人民的精 神支柱和前进动力;b、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4)理想实现的途 径——艰苦奋斗 • 2、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 • (1)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什么? • ①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 ②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 (2)二者的关系: • ①二者是统一的;②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准备和必须阶段;③后者是前 者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第四单元《报效祖国》
知识清单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一、全面小康的蓝图 • 1、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 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 • 2、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800——1000美元) •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亿万中国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 目标 • (1)什么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是亿万人民为之努力奋斗的新目标。这 个奋斗目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的综 合性目标。 • (2)全面小康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 比2000年翻两翻,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十一课 机遇与挑战
• • • • 二、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1、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1)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2)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3)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的奇 葩。 2、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1)有利条件(机遇):a、一是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 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b、新技术革命突飞 猛进,大力推动世界经济的增长,促进世界经济的竞争和融洽。C、实际经 济进入持续增长时期,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 遇。 (2)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不利条件(挑战):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 刚刚迈进小康社会的门槛,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诸多困难 和风险。 3、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该怎样做:(1)增强忧患意识;(2)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树立全球意识,促进世界和平和 发展。
第十二课
科教兴国
•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选择 • (1)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 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 盛。 • (2)实施这一战略的重要性:a、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 力资源;b、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改变 我国技术水平落后,劳动生产率低的现状。 • 2、中学生要热爱科学,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 • (1)创新的重要性: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b、是一个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c、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 (2)创新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第十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二、奔向全面小康 • 1、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低水平的小康,是不全面的 小康,是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 2、全面小康实现的意义: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目标,我们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 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 出巨大优越性。 • 3、全面小康实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a、有利条 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巨大的时常潜 力,我国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继续推进改革 和扩大开放。 • b、不利条件——全面贫困人口数量很多,许多脱贫 的人口有返贫的可能。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 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有恶 化的趋势,人均资源不足;教育、科技发展水平与发 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 •第十二课科教兴国
• 一、科技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每次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 (1)科学技术成为决定生产力总体水平高低的首要因素;(2)科学 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综合国力有着巨大的影 响 • 2、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 • (1)教育始终起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 (2)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实际上也是教育发展水平的竞争 • 3、初级阶段,我国在科技、教育方面的不足 • (1)教育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2)科技方面:a、高科技人员的数量、科技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b、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还不高;c、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