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高考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2018高考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近两年,综合选择题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理解和分析,2道简答题侧重对情节和人物的考查。
具体特点如下:
(1) 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 “ 三要素 ”(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 和主题。常常在以下题型
中选择2 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②揣摩人物形象;
③赏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
色的细枝末节。 作用: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没有细节描写,就没 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2.侧面描写 即不把笔墨用在要描写的对象上,而是通过对 环境或其他人物的言行进行描写,从而突出所要描 写的对象的特征。这种描写方法不仅是对正面描写 的一种补充,还是塑造人物形象、增强其立体感的
Ⅰ.补——小说阅读的基础知识
一、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一)人物形象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
说中的人物,又称为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
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与生活原型相比,往往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塑造人物形象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
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小说的标题。
(2)命题角度的切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
(3)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做小说阅读题并不困难。总共就是那么几种题型,多做 题,多总结,形成自己的答题模板,做题时就依据题目往里面 套。多做几篇就会有所感觉了。 那么阅读题究竟怎么“读”呢? 第一遍,略读,确定主旨。这一遍不需要深入到字句,主要 目的是把握文章的主旨,可以先弄清每一段的大意,然后归 纳总结。第二遍,精读。这一遍要找出与答案相关的句子, 一般是议论句、抒情句,画线标出。第三遍,审题后细读。 这一遍要确定答案所在的位置,依据画线语句综合回答。
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 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 ②欧·亨利式: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为美国小说
1.情节的结构 (1)基本模式
情节基本的组织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
景,在开头加上“序幕”;有时为了使结构和情节更完整,在结尾加上“尾声”。
(2)特殊模式
①摇摆式: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式。大多数小说情节的发展并不是
一条直线。作者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让人物在某处放慢速
4 涉 5
4选1选择题 (表达技巧、人物形 象、主题、等) 布局谋篇的好处
及
考 点
6
结尾的艺术效果
人称
语言赏析
1.从试题形式看,高考小说阅读有何特点?
往年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
4道题。命题方式是1道综合选择题和3道简答题,17
年为1道选择题和2道简答题。
2.从考题考点上看,高考小说阅读有何特点?
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交织在一起。
作用: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 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6)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 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
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中表现对象的富有特
第三、巧赏析。考查意义、作用、效果等的题目本质 上都是赏析题,解答时要从结构、手法、情感主旨三方 面考虑。首先,结构上,如作为线索贯串全文、设置悬念、 开篇点题、铺垫伏笔、承上启下、呼应开头、总结全 文、卒章显志等等;其次,手法上,要掌握常见手法的作用 或效果,如比喻、拟人、对比、衬托、象征、抑扬结合 等;再次,情感主旨上,要注意题目要求分析的是作者的情 感还是文中人物的情感,以及某些文章所寄托的对读者 的期盼、希望、警示、告诫等。
(3)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 状态等。 作用:使人物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 者从人物的举手投足中窥见人物的心态、心境、 性格等。
(4)神态描写:是对人物的面部表情的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5)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的描写,它
重要手段。侧面描写主要有环境烘托、人发人们丰
富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 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 具有代表性。简而言之,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写等方法。
1.正面描写 即通过对人物的外貌 (肖像)、语言、动作、神 态、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直接展现人物的性格 特征。具体有以下几种:
(1)外貌(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包
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仪态、风
度、习惯性特点等。
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精 神面貌,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
二、2017全国考查情况:
高考试卷 2017年 1卷 选文体裁 中国小说 《天嚣》(赵长天) 2017年 2卷 中国散文 2017年3卷 中国小说
《窗子以外》(林徽因)《我们的裁缝店》(李 娟) 4选1选择题 4选1选择题 (内容、人物、主题等)(理解内容、主题、人 物形象等) 意象(窗子)含义 句子含义
对于答案的整理, 是这样的: 第一、还原。对于考查内容类的题目,解题时要注意是 结合某一句段还是结合全文,要注意对原文的引用。而 对于赏析句子类的题目,要注意这些句子所用的比喻、 比拟、象征等等各类手法,也要先还原,明确把什么比喻 成什么,把什么比拟成什么,或者什么象征了什么等等。 第二、拆原文。先圈出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然后回到 原文找出与这些关键词有关的语句。这些语句往往也 会用到某些修辞手法或者抒情、议论之类,因此要将这 些句子拆分重组,形成自己的语言来作答。
(2)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
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 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人物 的语言要体现个性化,符合人物身份。 作用: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 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促进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
如生,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