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1.2 DMF法
该法工艺的特点是: A. 工艺成熟可靠,操作周期长,对安全生产、
设备保运、化学品使用和异常现象的处理等 都有相应的技术措施; B. 国产化程度高,改进了工艺流程,优化了 工艺条件; C. 对原料的适应性较强,丁二烯回收率高, 产品纯度较高; D. 操作容易,维修方便; E. 溶剂DMF性能优良,价格相对比较便宜。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1.3 ACN法
ACN法即乙腈法,由美国壳牌公司开发,于 1956年工业化。我国自行开发的二级乙腈法 抽提丁二烯装置,1971年于燕化建成投产, 随后吉林、兰州和齐鲁等相继建成同类装置。 为了节能降耗,1986年吉化引进日本JSR节 能技术,对原装置进行改造。目前,我国的 二级乙腈法生产装置经多次改造和扩建,单 套生产能力已由原来的1.25万吨/年提高到4 万吨/年。我国利用ACN法共建成8套丁二烯 抽提生产装置,总计生产能力约占全国丁二 烯抽提生产能力的22.6%。
本文中装置规模均表示丁二烯产量。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1.1 NMP法
NMP法由德国BASF公司开发,于1968年工业化,生 产能力为7.5万吨/年。世界现有生产能力中NMP法占 27.7%,DMF法和ACN法分别占40%和23.6%。我国 1995年北京东方化工厂首次从德国引进一套3万吨/年 的装置,同年新疆独山子引进一套2.75万吨/年的装置。 目前,上海塞科又采用一套9万吨/年的NMP法装置,引 进基础设计,预计2005年投产。
一种溶剂的各种性能对工艺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反面 的,不能只从其选择性和溶解度来判断该工艺的优缺 点,从目前的性能比较来看三种溶剂的性能都能满足 萃取精馏的要求。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3 经济技术指标
目前,我国采用DMF法、NMP法和ACN法三种技术都建有丁二烯抽提装置。 我国及国外三种技术装置的技术指标比较见表3-3-1。
ACN
DMF
NMP
3.13
3.43
3.66
1.92
2.17
2.38
1.59
1.76
1.90
1.45
1.56
1.63
1.00
0.70
0.806
1.00
1.00
1.00
0.731 0.720
0.737
0.481 0.424
0.418
0.389 0.229
0.208
注:混合物中主要含有丁烯和丁二烯(比例为1:1)。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 工艺技术比较
3.1 产品质量(主要指标) 表3-1-1 NMP法、DMF法及CAN法丁二烯产品主要指标比较表
项目
NMP法 设计值 保证值
丁二烯纯度(wt%) ≥99.7 ≥99.7
总炔(10-6)
≤20 ≤20
VA (10-6)
≤5
≤5
水值(10-6)
≤20 ≤20
DMF法
98.29
93.00
溶剂消耗 (kg/t)
2.90
0.95
1.55
1.87
4.00
冷却水消耗 (t/t)
296
295
223
334
203
196
98.1
98.24 99.00
0.84
0.40
0.25
102Biblioteka 230182电耗 (kWh/t)
124
146
275
230
77
108
100
64
178
蒸汽消耗 (t/t)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2 溶剂性能
从上表可见,在C4馏分无限稀释情况下(接近于第一 萃取塔操作条件),比丁二烯轻的组分容易脱除的顺 序为NMP>DMF>ACN。在C4馏分30%情况下(接近 于第二萃取塔操作条件),比丁二烯重的组分容易脱 除的顺序也为NMP>DMF>ACN。相对来说,NMP溶剂 对萃取精馏操作是最适合的,其次是DMF,ACN最差。
1.92
综合能耗 (t/t)
0.21
设备相对台数
溶剂相对价格
C4中丁二烯含量的 适用范围
可开车负荷范围
再生溶剂占总溶剂 比例
连续运行时间
裂解碳四汽化后进入主洗塔底部,含水的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剂进入该塔塔顶下的几块塔 板处,丁二烯和更易溶解的组分及部分丁烷、丁烯被吸收,抽余碳四从塔顶出装置。
主洗塔底部的富溶剂进入精馏塔,在该塔中,溶剂吸收的丁烷丁烯被更易溶的丁二烯-1,3、 甲基乙炔和碳四炔烃置换出来,含有碳四炔烃和甲基乙炔的丁二烯-1,3物流,从精馏塔的 侧线以气态排出,进入后洗塔。在后洗塔中,用新鲜溶剂进行萃取,比丁二烯-1,3更易溶 解的组分进入溶剂中,粗丁二烯由后洗塔顶离开,并进入冷凝器,液化后进入蒸馏工段。 后洗塔塔釜的富溶剂返回精馏塔的中段。
B. 萃取蒸馏的塔板效率和物料的粘度成反比,所以萃 取蒸馏的塔板效率,ACN最高,DMF次之,NMP最低。
C. 为降低丁二烯和炔烃自聚的可能性,应尽一切可能 降低系统温度。对ACN和NMP来说,含10%的水可显 著降低溶剂沸点,这三种工艺实际的解吸塔塔底温度 是:DMF 163℃,NMP 148℃,ACN 130℃。
指标 技术或生产商
上海石化 引进DMF
燕山石化 引进DMF
国内
独山子 北京东方 引进NMP 引进NMP
吉化 引进ACN
齐鲁石化 引进ACN
DMF ZEON
国外
ACN JSR
NMP BASF
生产规模(万t/a)
5.0
5.6
2.7
3.0
3.0
3.0
丁二烯收率( %)
98.1
98.79
97.17
91.60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1.2 DMF法
DMF法又称GPB法,系日本瑞翁公司研究开发,于 1965年工业化。由于该技术比较先进、成熟可靠,世 界各国相继采用,目前是生产丁二烯的各种方法中吨 位较高的一种。我国燕山石化公司于1976年首次从日 本引进一套年产4.5万吨的丁二烯装置,随后扬子、齐 鲁、南京、金山、抚顺、广州又陆续与乙烯装置一起 引进6套。经过消化吸收,现已建成投产国产化装置5 套(包括扬子石化一套),单套生产能力约5万吨/年。 至今我国利用DMF法共建成12套生产装置,总计生产 能力约占全国丁二烯抽提生产能力的70.2%。
该法工艺的特点是: A. 溶剂NMP性能优良,沸点高,蒸汽压低,不易水解
或热降解,性质稳定,无毒,溶剂本身及其与水的混 合物无腐蚀性。因此,操作过程中溶剂损失少,设备 材质可用碳钢; B.对原料的适应性强,适用于从裂解碳四中分离丁 二烯,丁二烯回收率高; C. 装置排出的废水中所含的微量NMP,在污水生化处 理装置中很容易被降解,处理效果好; D. 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操作周期长,装置能耗、 物耗低; E. 设备台数少,操作和维修费用低; F. 产品纯度可达99.7%以上,质量好。
约为总溶剂量0.2%的汽提后的溶剂进入加热的搅拌釜中,该釜在真空下操作,溶剂从顶部 蒸出,经冷凝得到再生溶剂,循环使用,釜底残渣作为废物排出。
NMP法的基本流程与DMF法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溶剂中含有5%~10%的水,使其沸点降 低,有利于防止聚合物生成。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1.1 NMP法
E. 三种溶剂在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但DMF仍有少量 分解产物二甲胺进入产品,对聚合有影响,因此DMF 工艺仍需设置水洗塔。
F. NMP无毒性。DMF和ACN都有毒,ACN毒性最大。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2 溶剂性能
50 ℃时C4馏分在三种溶剂中相对挥发度比较见表3-2-2。
烃类
正丁烷 1-丁烯 反-2-丁烯 顺-2-丁烯 丙炔 1,3-丁二烯 1,2-丁二烯 1-丁炔 乙烯基乙炔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2 溶剂性能
DMF和NMP由于常压下沸点很高,为了使解吸塔顶和 脱气塔顶的物料进入第二萃取蒸馏塔,必须设置压缩 机;ACN由于沸点低,可使解吸塔顶保持较高压力仍 可保证一定的塔底温度,所以不必设置压缩机。
D. 溶剂沸点越低,回收越容易,但沸点低的溶剂也易 从萃取精馏塔、解吸塔塔顶带出,损失量多。为防止 溶剂对产品的污染,ACN工艺必须设置水洗塔。NMP 沸点高,仅依靠塔顶少量回流就可防止对产品的污染 和损失,不必设置水洗塔。
设计值 保证值
≥99.7 ≥99.5*
≤20
≤20
≤5
≤5
≤20 ≤50 * *
ACN法
设计值 保证值
≥99.5 ≥99.5
≤20 ≤50
≤5
≤5
≤20 ≤20
注: *:实际值大于99.5%可以满足下游装置的要求,因此运行 时采用此值。
**:化验分析水值≤50(10-6)。实际水值≤20(10-6)。满 足下游装置要求。
丁二烯抽提工艺技术路线选择
2.1 产品质量
由上表可见,NMP法和DMF法两种工艺技术 产品质量指标保证值一致,均能满足用户要 求。但ACN法由于溶剂的原因,处理炔烃能 力相对困难。虽然ACN法也能保证纯度在 99.5%,但采用国产化设计的国内装置较难 保证。采用引进的ACN技术,在保证产品纯 度满足顺丁橡胶装置的需要上也存在不确定 性。因此以下比较以NMP法和DMF法两种工 艺技术为主。
溶剂浓度70%
ACN(含水) DMF NMP(含水)
2.63
2.44
2.29
1.78
1.82
1.80
1.49
1.48
1.42
1.30
1.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