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复习练习题化学平衡常数

高考化学复习练习题化学平衡常数

天津高考化学专项训练 化学平衡常数 基础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 .Δ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自发反应C .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D .如果ΔH 和ΔS 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可能自发进行解析:放热反应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如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A 错误;ΔS 为正值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如水的分解,B 错误;只有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ΔS 为正值,C 错误;如果ΔH 和ΔS 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可满足ΔH -T ·ΔS <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D 正确。

答案:D2.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2A(g)+B(g)2C(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与各物质的浓度有如下关系:K =c 2C c 2A ·c B B .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一定不变C .如果改变压强并加入催化剂,平衡常数会随之变化D .若平衡时增加A 和B 的浓度,则平衡常数会减小解析:K 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除改变温度外,改变其他条件都不会引起平衡常数的改变。

答案:A3.某恒定容器内发生的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CO ·c H 2c H 2O 。

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①容器中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②v 正(H 2O)=v 逆(H 2);③容器中气态物质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④气态物质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⑤消耗n mol H 2的同时消耗n mol CO 。

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D .①④⑤解析:根据题给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s)+H 2O(g)CO(g)+H 2(g),因为该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体积不相等,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可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①正确;v 正(H 2O)=v 逆(H 2),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②正确;虽然容器的体积不变,但是气态物质的质量可变,当气态物质的密度和总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③、④正确;消耗H 2和CO 的反应均为逆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⑤错误。

答案:B4.反应Fe(s)+CO 2(g)FeO(s)+CO(g),700 ℃时平衡常数为1.47,900 ℃时平衡常数为2.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 FeO ·c CO c Fe ·c CO 2 C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D .增大CO 2浓度,平衡常数增大解析:A 项,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不正确;B 项,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 CO c CO 2,故不正确;C 项,升温,平衡常数增大,表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故正确;D 项,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常数不变,故不正确。

答案:C5.只改变一个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K 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A .K 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 .平衡向右移动时,K 值不一定变化C .K 值有变化,平衡一定移动D .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 值也增大两倍解析:因改变压强或浓度引起化学平衡移动时,K 值不变,A 项和B 项均正确;K 值只与温度有关,K 值发生了变化,说明体系的温度改变,则平衡一定移动,C 项正确;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反应的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增大2倍,K 值应该变为[K (原)]2,D 项错误。

答案:D6.将E 和F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①b<f②915 ℃、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该反应的ΔS>0④K(1 000 ℃)>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C.2个 D.1个解析:同温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变小,故可知54.0>a>b,因75.0>a,故升温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知f>75.0,所以①正确;在915 ℃、2.0 MPa下,设E的起始物质的量为a mol,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G的物质的量为2ax mol,由题意得[2ax/(a-ax+2ax)]×100%=75.0%,解得x=0.6,②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为熵增反应,③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④正确。

答案:A7.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KI溶液。

碘水中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I2(aq)+I-(aq)I-3(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C.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D.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KI溶液解析:由图中可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减小,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加入苯后能将溶液的碘单质萃取,降低了溶液中c(I2),平衡逆向移动,B项错误;硫粉中的碘单质在加入KI后,碘单质生成KI3而除去,C项正确;配制碘水时,加入KI溶液,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D项正确。

答案:B8.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L-1 CO2、0.1 mo l·L-1 CH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测得CH4平衡时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反应的ΔH >0B .压强:p 4>p 3>p 2>p 1C .1 100 ℃时该反应平衡常数为1.64D .压强为p 4时,在Y 点:v 正<v 逆解析:由图像知,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高,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ΔH >0,A 项正确;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大,甲烷的平衡转化率越小,故p 4>p 3>p 2>p 1,B 项正确;1 100 ℃时,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80.00%,故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 (CH 4)=0.02 mol·L -1,c (CO 2)=0.02 mol·L -1,c (CO)=0.16 mol·L -1,c (H 2)=0.16 mol·L -1,即平衡常数K =0.162×0.1620.02×0.02≈1.64,C 项正确;压强为p 4时,Y 点未达到平衡,需增大CH 4转化率达到平衡,此时v 正>v 逆,D 项错误。

答案:D9.一定条件下,反应2NH 3(g)N 2(g)+3H 2(g) ΔH >0,达到平衡时N 2的体积分数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强:p 1>p 2B .b 、c 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 c >K bC .a 点:2v 正(NH 3)=3v 逆(H 2)D .a 点:NH 3的转化率为13解析: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恒温时,压强越大,N 2的体积分数越小,则p 1<p 2,故A 错误;b 、c 两点对应温度b <c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则K c >K b ,故B 正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3v 正(NH 3)=2v 逆(H 2),故C 错误;对于反应2NH3(g)N2(g)+3H2(g),假设反应前氨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x21+x=0.1,解得x=14,因此氨气的转化率为14,故D错误。

答案:B10.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碳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50 ℃时,若充入惰性气体,v正、v逆均减小,平衡不移动B.650 ℃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25.0%C.T℃时,若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925 ℃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 p=24.0p总解析:A项,C(s)+CO2(g)2CO(g)的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由于反应容器为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充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扩大,对反应体系相当于减小压强,故v正、v逆均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B项,由图可知,650 ℃时若设起始时CO2的体积为1 L,平衡时CO2消耗的体积为x,则C(s)+CO2(g)2CO(g)V始 1 0V变x 2xV平 1-x 2x2x1-x+2x×100%=40.0%,x=0.25 L,CO2的转化率为25%,正确;C项,由图可知,T℃时平衡体系中CO和CO2的体积分数均为50%,故若恒压时充入等体积的CO2和CO两种气体,平衡不发生移动,错误;D项,925 ℃时,CO的平衡分压p(CO)=p总×96.0%,CO2的平衡分压p(CO2)=p总×4%,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 p=p2COp CO2=p总×96%2p总×4.0%=23.04p总,错误。

答案:B能力题11.(1)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 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 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 CO 2(g)+4H 2(g)Ru CH 4(g)+2H 2O(g)已知H 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若温度从300 ℃升至400 ℃,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v 正 v 逆 平衡常数K 转化率α(2)相同温度时,上述反应在不同起始浓度下分别达到平衡,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下表:[CO 2]/mol·L -1 [H 2]/ mol·L -1 [CH 4]/mol·L -1 [H 2O] mol·L -1 平衡Ⅰa b c d 平衡Ⅱ mn x y a 、b 、c 、d 与m 、n 、x 、y 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 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