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节《尤利西斯》

第五节《尤利西斯》

知识链接:《都柏林人》赏析 知识链接:《都柏林人》片段
长篇小说《一个艺术 家青年时代的写照》 ( 1916 )写艺术家和社会 的关系,表明在现代西方 的环境中,一个真正的艺 术家必然和社会格格不入。 小说从心理探索的角度, 以内心独白的手法表现了 主人公斯蒂芬在走向成熟 过程中的种种经历。
拓展资源链接:《一个青年艺术家的成长》
乔伊斯试图创作一种小说,它会形 象地反映全部生活——意识的和下意识 的——而不对一般的言语常规作任何让 步。他要打破一般的语言结构,直到它 能够形象地反映这些波动起伏的印象。 更富于哲学意味的危他觉得时间和空间 是假定的,一切是互相联系地而艺术则 应该是那种关系的一种象征。
——埃文斯《英国文学简史》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
小说内容全部压缩到 1904 年六月的一天 (16 号 ) 中。 “意识流”手法的充分运用使布卢姆过去的生活经历在 回忆中为人所理解。这种手法忠实地纪录了思想和情感 在艺术上,《尤利西斯》极富实验性,开创了现 的流动,能够同时准确地反映不间断的感情流动和逻辑 代小说新表现方法的先导。 上的散乱。心理沉思的自然流动,情绪的转变,以及各 首先,《尤利西斯》实践了作者的“非人格化叙 种冲动组成了内心生活的结构,这些都以神秘莫测的深 述”的理论。 度表现了出来。但读者如仅看到这些那就远没有看到乔 其次,《尤利西斯》的创作转向表现主观真实, 伊斯的大部分才能。外在的与内在的行动不断发展的同 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活动的表现,转向对所谓 时,乔伊斯的“诗”不断产生隐喻、象征、模糊的解释 永恒之内在真实的揭示。 和暗示,它们逐渐相互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把整个 再次,为了表达纷乱飘忽的心理内容,乔伊斯在 大厦统一起来的交叉联结网状结构。 小说语言形式上也作了创新。 ——布拉迈尔斯《英国文学简史》
布卢姆 奥德修斯 斯蒂芬 忒勒马科斯 莫莉 佩涅洛佩
《尤利西斯》的轮廓 《尤利西斯》主要 是很简单的。不象荷马 写广告推销商布卢姆、 笔下的尤利西斯在大地 青年艺术教师斯蒂芬和 的世界上到处漫游,乔 歌唱演员、布卢姆的妻 埃斯表现的则是都柏林 子莫莉三个主要人物一 的一个人物在二十四小 天的活动,准确地说是 时内的内心的漫游。 从 1904 年 6 月 16 日早晨 8 点 到 次 日 凌 晨 2 点 45 分 ——埃文斯《英国文 之间在都柏林的生活经 学简史》 历和意识流程。
图片链接:电影《布卢姆》海报
“ 布鲁姆日”:爱尔兰作家詹 姆斯 · 乔伊斯在《尤利西斯》 中描写 1904 年 6 月 16 日几个都 柏林人的生活情形,在高度浓 缩的时空中,臵入现代人的生 活内容和精神状态,成为20世 纪记录现代人的一部史诗。以 后每年的 6 月 16 日,乔依斯的 崇拜者,《尤利西斯》的书迷 们,都会聚首爱尔兰的都柏林, 沿着20世纪初这座城市里一家 报馆的广告业务承揽员布鲁姆 的足迹,漫游全城,重温布鲁 姆在1904年6月16日早晨8点到 夜晚2点40分的游荡。
知识链接: 《尤利西斯》的“轮廓”
小说共 18 章,前 3 章以斯蒂芬为主。斯蒂芬以教书 为生,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第 4 至 17 章以布卢姆为主,是小说的主体内容。布卢姆是 生活在都柏林的犹太人,他走街串巷终日奔忙,但常常 劳而无获。晚上他与喝醉的斯蒂芬相遇,出于一种父性 的关怀,他把他带回自己家中细心照料,他们同病相怜, 各自在对方身上找到了精神上的儿子和父亲。第18章以 莫莉为主。莫莉是一个歌唱演员,她失去了儿子,丈夫 又懦弱无能,于是靠寻欢作乐来满足自身的空虚。当布 卢姆把斯蒂芬将要加入他们的生活一事告诉了她,她竟 然在朦胧中感到了一种母性的满足,并隐隐约约地萌发 对一个青年男子的冲动。
一、乔伊斯的生平与创作简介
爱尔兰小说家詹姆 斯· 乔 伊 斯 ( 1882-1941 ) 是意识流小说的杰出代 表,也是现代主义文学 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乔伊斯写过诗和剧本,但主要作品是小说。
“达菲先生厌恶一切显示物质上或精神上混乱的事物, 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1914 ) 中世纪的医生会断定他是一个属于忧郁型的人。他那饱经 描写 20 世纪初都柏林形形色色的中下层市民的生 风霜的脸像都柏林街道那样黝黑。他的脑袋又长又大,留 活,在艺术上,它沿袭了莫泊桑和契诃夫的传统 着一头干枯的黑发;黄褐色的小胡子盖不住那张缺乏友好 的手法,又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 表情的嘴巴。他的颧骨也使他的脸看起来很严厉;可是, 直到1914年乔伊斯才得以将他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 他那双眼睛倒一点也没有严厉的样子;那双眼睛在黄褐色 付梓出版。这些短篇小说看起来很简单,实则不然,它们 的眉毛下观察客观世界的事物,使人们觉得他是这样一个 相继描述了童年、青年和成年的各种经历。其中某些故事 人:他随时随地欢迎别人改过自新,但又经常感到失望。 表明,都柏林的社会和心理环境对那些空有梦想、愿望和 他使自己的生活跟自己的身体保持一点距离,总是以怀疑 雄心但无法实现的可悲人物所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效果。热 的目光从侧面观察自己的举止行动。他有一种构思自传的 情、失望或者屈顺的调子反复在精巧老练地安排的不同层 奇特的习惯,时常在自己的脑子里组成一个关于自己的短 次上奏响,使用材料中风格化的因素以及手法上对象征主 句,句子的主语是第三人称的,而谓语是过去式的。他从 义的明显依赖,预示了乔伊斯以后作品的特色。 来不施舍给乞丐,走起路来带着一跟粗大的榛木手杖,步 伐坚定。” ——布拉迈尔斯《英国文学简史》 ——《悲痛的往事》
知识链接:《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手 法
几点过一刻啦 可真不是个时候 我猜想在中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们这会儿准正在起来梳辫子哪 好开始当天的生活 喏 修女们快要敲晨祷钟啦 没有人会进去吵醒她们 除非有个把修士去做夜课啦 要么就是隔壁人家的闹钟 就像鸡叫似的咔哒咔哒地响 都快把自个儿的脑子震出 来啦 看看能不能打个盹儿 一二三四五 他们设计的 这些算是啥花儿啊 就像星星一样 隆巴德街的墙纸可 好看多啦 他给我的那条围裙上的花样儿就有点儿像 不过我只用过两回 ——《尤利西斯》
如果说,布卢姆代 表了世俗主义 、斯蒂 芬代表了虚无主义的 话 , 那 么,莫莉则代 表了肉欲主义。
《尤利西斯》虽然 没有中心情节,写的都 是琐碎的生活小事,而 实际上,作者用神话史 诗的隐喻和象征,表现 了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 状态。小说的人物、情 节和结构上与《奥德修 纪》的对应关系。
“《尤利西斯》以借古讽今的手法所要表 现的,恰恰是现代社会的全部生活和全部历 史:布卢姆的庸人主义、斯蒂芬的虚无主义 和莫莉的肉欲主义正是现代西方社会道德和 精神文明的深刻写照。”
在今日都柏林街头随处可见的乔伊斯雕像和商店
二、《尤利西斯》赏析
《尤利西斯》( 1922) 是具有史诗 规模的杰作。小说的结构是模仿《奥德 修纪》的。奥德修斯多年的流落在外, 他的儿子忒勒马科斯去寻找他,他回到 佩程洛佩身边这些情节,在都柏林的广 告推销员利厄波尔 · 布卢姆、斯蒂芬 · 德 迪勒斯 ( 他在追求精神上的父亲 ) 以及布 卢姆所深爱但却在性生活方面不检点的 妻子莫莉的故事中得到了反响。不过古 代神话中在世界各地的漂流在小说中却 变成了在都柏林街头的漂流。 —— 布拉迈尔斯《英国文学简史》
术语链接:布鲁姆日
参考书目:
●乔伊斯:《尤利西斯》(上下册),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乔伊斯文集》(全两册),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艾尔曼:《乔伊斯传》(上下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寇斯提罗:《乔伊斯传》,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9年版。 ●安德森:《乔伊斯》,百家出版社2001年版。 ● Sydney Bolt:《乔伊斯导读》(英文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图片链接:莫莉
(布卢姆)的很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庸俗与无能。作 为丈夫和男人,他丧失了健全的机能,早已和正常的夫 妻生活无缘;他知道妻子有情人,思绪时不时地“流” 到这件事上来,以致产生幻觉,好像他目睹了妻子和他 人做爱,但他无可奈何,只得吞下苦果,委曲求全;遇 到暴力袭击,他不能反抗,只能逃之夭夭,别人奚落他、 侮辱他,他也只好忍气吞声;他有时粗俗不堪甚至肮脏 下作,……乔伊斯在描写布卢姆形象时所采取的是一种 超然的态度,写他的平庸并无讽刺意味,写他的挫折并 无感伤之情,甚至在描写他最富于吸引力的同情心和人 情味时也绝无颂扬的语气。 小说给我们展示的布卢姆,就是这样一个失去了传 统文学人物的崇高性,精神空虚、人格分裂、人性处处 受到伤害而又无力自救的“非英雄”或“反英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