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普希金既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又是俄国批判现实 主义文学的开创者。青年时代的普希金在十二月党人的思 想影响下,写下《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反对专制 暴政、歌颂自由、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政治抒情诗。在被 沙皇政府流放南俄期间,写下了许多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如 《囚徒》、《致大海》等和一组叙事长诗如《高加索俘 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泪泉》等,这些 诗篇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茨冈》是诗人过 渡到现实主义创作以前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叙事诗。它通 过贵族青年阿乐哥与茨冈姑娘的爱情悲剧,表现了俄国贵 族青年寻找出路的主题。
拜伦
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最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 是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的卓越代表。他以自己的 创作和实际行动,热情而 有力地支持欧洲的民族民 主运动以及英国工人阶级 的早期斗争。他的诗歌创 作对许多国家的文学都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生平与创作
乔治· 戈登· 拜伦于1788年1月22 日出生在伦敦一个古老没落的 贵族家庭。父亲曾供职于英国 海军,母亲是苏格兰人。父亲 将母亲的财产挥霍尽净,为避 债逃到法国,并于1791年死于 异乡。拜伦跟随母亲在苏格兰 度过了贫穷而孤寂的童年。10 岁时,伯父去世,他继承了家 族的爵位与庄园。父母的离异, 自己的生理残疾,贵族社会的 歧视,使他从小就养成了忧郁、 孤傲、倔强的性格。
尔 坛不 透 德 上开 纳 》 ,的 的 便 他。 作 取 们浪 品 材 同漫 与 于 透主 诗 纳义 世 人 有诗 纪 拜 过人 英 伦 交拜 国 的 往伦 文 同 。、 学 名 透雪 中 长 纳莱 浪 诗 的, 漫 。 风这 主 景时 义 画正 作 《活 品 恰跃 的 尔在 影 德英 响 哈国 是 罗文 分 19 ·
济慈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他 热爱古希腊文化,对资产阶级现实抱厌恶态度, 具有进步的思想倾向。他的抒情诗真切自然,优 美细腻,想象丰富,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其代表作有《夜莺颂》、《秋颂》、《希腊古瓮 颂》、《忧郁颂》等。
司各特是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其代表作《艾 凡赫》以12世纪末的英国为背景,描写“狮心王” 理查消除国内战争的故事。
恋爱中的拜伦
曾有人说:“创作时的拜伦是一个离莎士比亚王 座最近的天才,恋爱中的拜伦则是不折不扣的魔 鬼的化身。”这话还不算十分刻毒,大致可以理 解为拜伦在情场上曾使不少男人妒火中烧,使太 多女人争风吃醋。 拜伦的年代是一个激情洋溢的时代,是一个浪漫 主义文学开花结果的时代,当拿破仑在欧洲大陆 攻克一座又一座封建堡垒的时候,拜伦则以其俊 朗的天才和苍白的容貌——“几乎具有一种阴险的 美”——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他叩开了一扇又一 扇上流社会虚掩的闺门。
拜伦在1916年4月永远离开了英国,一个传 记作者说他“被赶出了国土,钱带和心灵 都破了产 ,他离去了,永不在回;但他离 去后,却在若恩河的激流之旁找到新的灵 感,在意大利的天空下写出了使他的名字 永垂不朽的作品。”
拜伦在旅居国外期间,陆续写成《恰尔德 哈洛尔 德游记》(1816-1817)、故事诗《锡雍的囚徒》 (1816)、历史悲剧《曼弗雷德》(1817)、长 诗《青铜世纪》(1923)等。 巨著《唐璜》是拜伦最重要的一组诗,半庄半谐、 夹叙夹议,有现实主义的内容,又有奇突、轻松 而讽刺的笔凋。第一、二章匿名发表后,立即引 起巨大的反响。英国维护资产阶级体面的报刊群 起而攻之,指责它对宗教和道德进攻,是“对体 面、善良感情和维护社会所必须的行为准则的讥 讽”,“令每个正常的头脑厌恶”,等等。
刚出场时,他是一个十六岁的漂亮天真的贵族青年。父亲 死去后,与他博才多艺的母亲生活在一起。他母亲决心把 他培养成一个最优秀的人物,教他读书、写字、骑马射剑、 交际、跳舞。后来他与他的女邻居二十三岁的朱丽亚恋爱, 被朱丽亚的五十多岁的老丈夫发现,唐璜不得不远涉重洋 离家出走,朱丽亚也被送入了修道院。在海上,他和他的 老师彼得利娄坐的船遇到风暴沉船,船上的很多人挤上了 一艘小艇,在海上任意飘荡,没有食物了,最后人们抽签 决定用谁来做牺牲,他的老师彼得利娄不幸第一个成为同 伴们的盘中餐。最后,船上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唐璜被 海水冲到了希腊的一个荒岛上,被海盗的女儿,美丽纯洁 天使般的海蒂相救,两个年轻人发生了真挚的恋情。海蒂 的爸爸当时去海上劫船,不在岛上,两人自由自在相亲相 爱地过了一段幸福生活,正当海蒂在家大摆筵席时,海蒂 的爸爸归来,活生生拆散了这对恋人。唐璜被击伤后带到 土耳其奴隶市场拍卖,海蒂心碎而死。在奴隶市场上,漂 亮的唐璜被苏丹女国王看中而买下,将他男扮女装带到宫 中,想要他作面首。
(三)法国
1830年以前,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被称为早 期浪漫主义,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阿达拉》 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小说以北美洲为故事背景,描写一对异族 青年因宗教信仰不同而酿成的爱情悲剧, 歌颂了基督教的崇高和伟大。
19世纪20年代中期,雨果、缪塞、大仲马、乔 治· 桑等一批具有进步倾向的浪漫主义作家开始走 上文坛。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在1827年发表的《克伦威尔· 序言》,成为浪漫 主义的理论纲领。雨果、缪塞以及接近浪漫主义 的梅里美都相继发表破坏古典主义戏剧规范的作 品。特别是1830年雨果的悲剧《艾尔那尼》的演 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斗争的胜利。30 年代以后,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继续发展,形成 了同现实主义文学并驾齐驱的局面,这时上述作 家都进入了自己创作的繁荣期。
1809年大学毕业后,拜伦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 但却受到歧视。于是拜伦带着一种愤懑的心情离开了祖国, 先后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马尔他、阿尔巴尼亚、希腊、 土耳其等地。 这次旅行大大开拓了诗人的社会政治视野,也孕育了后来 的《东方叙事诗》,并使他在1811年7月归国途中创作了 《恰尔德· 哈洛尔德游记》,主人公哈洛尔德是“拜伦式 英雄”的雏形。
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 文学
欧洲十九世纪初期文学概况
欧洲十九世纪初期文学以浪漫主义文学为主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洲文学运动的 主潮,它的兴起是由当时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 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革命后 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 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而在此期间 迅速发展并形成为一种运动的浪漫主义正是这种 失望情绪在文学上反映。
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对浪漫主 义文艺思潮的兴起产生了影响。以康德、费希特、 谢林、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夸大主观的作用,强 调天才、灵感和人的精神力量,把“自我”提到 高于一切的地位,甚至宣扬宗教和神秘主义。 浪漫主义反对古典主义的拟古倾向和理性教条的 束缚,继承和发展了18世纪英国感伤主义和德国 “狂飙突进”运动中重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 放的传统。卢梭注重在创作中把大自然与人物的 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所表现出的强烈感情色彩, 特别是他的“返回自然”的学说,对浪漫主义作 家也有不小的影响。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强烈的主观性特征 (二)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 (三)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 (四)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
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一)德国 德国是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地。18世纪末在 德国出现了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的“耶拿派”, 他们被称为早期浪漫派,其主要作家是诺瓦利斯。 其代表作《夜的颂歌》歌颂黑夜和死亡,否定人 生,宗教神秘色彩很浓。 进入19世纪以后,德国浪漫主义的重要人物有布 伦塔诺和阿尔尼姆等人,被称为后期浪漫派或 “海得尔堡派”。他们合编的民歌集《儿童的奇 异的号角》和格林兄弟搜集和编写的《儿童与家 庭童话集》都很有名。
关于唐璜
唐璜是一个历史人物。他是一个活在15世纪的西 班牙贵族;他诱拐了一个少女,跟着又把那个少 女的父亲谋杀了。那样一个作恶多端的人物本来 是不会名留青史的,奈何他却启发了后代许多诗 人、作家、音乐家的艺术创作灵感。
例如,英国大诗人拜伦写了一首题名为唐璜的长 诗;奥国音乐家莫扎特以唐璜为题材创作了一部 有名的歌剧;英国的戏剧家萧伯纳也借用唐璜的 故事写了一部讽刺式的舞台戏剧,法国现实主义 作家梅里美也根据他的故事创作了小说。
随着光阴的流转,历史的唐璜演变成传奇的唐璜。传奇的 唐璜是一个见到女人便要把她引诱上床的男人;传说他每 天晚上跟一个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 现代唐璜的定义是一个好色徒,他要占有最大多数的女人 的肉体来满足他的男性虚荣感。所以,唐璜式的性是完全 没有爱的性。 唐璜所追求的只是女人的肉体;他跟女人发生性关系向来 不把感情放进去;他也从来不用金钱去买性;他要本着他 的男性魅力来引诱女人跟他上床。当他得到了一个女人的 肉体,他便立刻转移目标,寻找新的征服对象;因为他要 不断地征服女人,他的男性虚荣感才能保持它的充满状态。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诗作之一,但仅完成一万六千行。 唐璜系中世纪西班牙民间传说人物,他出身贵族,起初始 位否定宗教禁欲主义的叛逆者,后来发展成为玩世不恭的 个人主义狂徒,跟随鬼魂沉沦地狱。 从中世纪到现在,以唐璜故事作主题的诗歌、戏剧、小说、 约达200种,作者们几乎都按照传说,把他作为纨绔子弟 的代表,表现和批评他同他所属阶级的荒淫、诡诈、残酷、 虚伪等等习性和行为。 拜伦的唐璜,对其形象稍有改变,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 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 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 一座艺术宝库。本诗的艺术性很高:口语体诗歌语言的创 造和运用,突破了英国诗歌传统。难怪普希惊叹为“奇 迹”,歌德称为“绝顶天才之作”。
《东方叙事诗》指包括《异教徒》、《海盗》等6 篇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这些诗篇的主 人公都是一些孤傲、倔强和富于叛逆精神的人物。 他们都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社会中却无用 武之地,因而感到痛苦和绝望。他们以挑战的态 度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社会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 但他们的反抗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特征,结局往 往是悲剧性的。这些主人公身上有拜伦本人生活 遭遇的明显印迹,文学史上称之为“拜伦式英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