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探测器的选用与布置
火规范》中的甲、乙、丙类生产厂房等。 (3) 在工程设计中,厂家提供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的数据 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设计依据。
(1) 火灾初期阴燃阶段能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 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 不同烟粒径、烟的颜色和不同可燃物产生的烟对点型离子、光电 感烟探测器适用性不一样。理论上讲,离子感烟探测器可探测任何一 种烟,对粒子尺寸无限制。而光电感烟探测器对粒径小于0.4μm的粒 子响应较差。
感烟探测器对不同烟粒径的响应
(3) 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和少量烟、热,应选用火焰探测器。 由于火焰探测器不能探测阴燃火,因此只能在特殊的场所使用, 或作为感烟或感温探测器的辅助手段,不作为通用型火灾探测器。 火焰探测器对明火的响应比感温和感烟探测器快得多,无须安装
在顶棚,特别适合仓库和储木场等大的开阔空间或明火的蔓延可能造
6.保护范围 指一个探测器警戒(监视)的有效范围。是确定探测器数量的基本 依据。 保护范围的单位和衡量方法分两类: (1) 保护面积:指一只火灾探测器有效的探测面积。 点型的感烟、感温探测器以有效探测的地面面积(m2)表示其保护 范围。 (2) 保护空间:指一只火灾探测器有效探测的整个空间。 感光探测器是用视角和最大探测距离两个量来确定其保护空间。 无国家统一规定,由生产厂家提供保护范围。 气体探测器的保护范围国家无具体规定,根据对象的空间大小、 可燃气体可能泄漏的位置、比重、环境的通风条件、气流的方向和速 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火灾探测器的选用与设置
一、火灾探测器的主要技术性能
1.可靠性 用误报率来衡量。误报率是指火灾初期探测器的漏报与监视警戒状态 时探测器的虚报现象。 2.工作电压和允差 (1)工作电压——额定电压 探测器所需工作电压由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给 国产;DC24V;国外引进;DC12V (2)允差-允许压差,操作电压 指火灾探测器正常工作所允许波动的电压范围。 国内:允差为额定电压的-15%~+15% 允差越大越好,越大,表明探测器适应电压变化的能力越强,对火 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的精度要求越低。
(2) 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可选用感温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感温探测器的选用注意点: 一般来说,感温探测器没有感烟探测器灵敏,对阴燃火不可能响 应。根据经验,只有当火焰高度达到至顶棚的距离为1/3房间净高时, 感温探测器才能响应。
感温探测器不适宜保护可能由小火造成不能允许损失的场所,如 计算机房等。
在温度变化较大速较大或气流速度大于5m/s的场所不宜采用感烟探测器,使用 感光探测器则无任何影响。
三、火灾探测器的数量的确定
(一) 探测器的使用数量
1.感烟、感温探测器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保护面积A:指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地面面积,称 为保护面积。单位用m2。 保护半径R:一只火灾探测器能有效探测的单向最大水平距 离称为保护半径。单位为m。
2、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每个探测区域内至少设置一只火灾探测器 一个探测区域所需设置探测器的数量:
N—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 S—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m2) A—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 k—安全修正系数,K=0.7~1.0
说明: (1) 修正系数K,建议特级保护对象k=0.7~0.8,一级保护 对象k=0.8~0.9,二级保护对象k=0.9~1.0 (2) 特级保护对象,指公安消防部门重点保护的建筑,《高 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一、二类建筑物及《建筑设计防
对于较大的库房及货场,宜采用线型激光感烟探测器,而采用其
他点型探测器则效率不高。
在粉尘较多、烟雾较大的场所,感烟式探测器易出现误报警,感 光式探测器的镜头易受污染而导致探测器漏报。因此,在这种场
合只有采用感温式探测器。 在较低温度的场合,宜采用差温或差定温探测器,不宜采用定温 探测器。
3.灵敏度 指火灾探测器响应火灾参数的灵敏程度。是探测器重要的技术指标, 如感温探测器灵敏度Ⅰ,Ⅱ,Ⅲ级。 4.监视电流-警戒电流 火灾探测器处于监视状态时的电流。 由于工作电压是定值,监视电流的数值代表探测器运行功耗,即运 行成本。探测器的监视电流越小越好。 5.报警电流 指火灾探测器报警时的工作电流。 越大越好,越大表明探测器过载能力越强。
成重大危险的场所,如可燃气体的泵站、阀门和管道等。 从火焰探测器到被探测区域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视野,如果火灾可
能有一个初期阴燃阶段,有浓烟扩散则,不宜使用。
(4) 在通风条件较好的车库内可采用感烟探测器,一般的车库内可采 用感温探测器。 (5) 火灾形成特点不可预料,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 测器。
12<h≤20 8<h≤12 6<h≤8 4<h≤6 h≤4 不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感温探测器 火焰探测器 一级 二级 三级 不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适合 适合 不适合 不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不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适合
考虑房间越高烟越稀薄,房间高度增加,探测器灵敏度等级 相应提高。
7.工作环境 包括探测器使用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污染程度等。 是保证探测器长期正常工作必要的外部条件,也是选用探测器的
重要依据。
二、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 根据火灾类型及形成规律选择火灾探测器
回顾之前章节的知识点,火灾的发生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前期:火灾尚未形成,只出现一定量的烟,基本上未造成物质损 失。 早期:火灾开始形成,烟量大增,已开始出现火,造成较小的损 失。 中期:火灾已经形成,温度很高,燃烧加速,造成较大的物质损 失。 晚期:火灾已经扩散
(6) 当有自动联动装置或自动灭火系统时,宜把感烟、感温、火焰探 测器组合使用。 任何一种探测器对火灾都有局限性,对联动或自动灭火等可靠性 要求高的场合用几种组合是必要的。
2.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及场合的不同选用探测器
建筑物的室内高度的不同,对火灾探测器的选用有不同的要求。
房间高度h(m) 感烟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