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优秀课件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优秀课件
RH+NADPH+H++O2
ROH+NADP++H2O
※基本特点 能直接激活氧分子,其中一个氧原子加入
底物分子中,另一氧原子被还原为水,故又称 为混合功能氧化酶。
➢ 产物:羟化物或环氧化物
N2H
苯胺
HO
N2H
对氨基苯酚
➢ 意义:加单氧酶系的羟化作用不仅增加药物或
毒物的水溶性,有利于排泄,而且还参与体内许 多重要物质的羟化过程。
1. 氧化反应——最多见的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
加单氧酶系 单胺氧化酶系 脱氢酶系
(1)依赖Cyt P450的加单氧酶系(混合功能氧化酶系)
➢ 是肝中最重要的代谢药物与毒物的酶系 ➢ 存在部位: 微粒体
➢ 组成 : NADPH- Cyt P450还原酶, Cyt P450,NADPH+H+
➢ 催化的基本反应: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 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γ-球蛋白除外) 肝功能严重受损——A/G减小甚至倒置; 出现水肿或腹水; 凝血时间延长及出血倾向;
➢ 清除血浆蛋白质(清蛋白除外)
2.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 氨基酸的转氨基、脱氨基、脱羧基、脱硫、 转甲基等(支链氨基酸除外)
➢ 催化的基本反应:
CH3CH2OH 醇脱氢酶
醛脱氢酶
CH3CHO
CH3COOH
NAD+
NADH+H+
H2O+NAD+ NADH+H+
氧化磷酸化释能
2. 还原反应
硝基还原酶 主要酶: 偶氮还原酶
例:
• Vit. D3羟化成为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维生素1, 25(OH)2 D3; • 多环芳烃经加单氧酶作用生成致癌的环氧化物;
多环芳烃的生 物转化过程
多芳香烃
加单氧酶系 加氧
非酶促反应 分子重排
OH
酚类
葡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物
O
环氧化物 (致癌物)
水化酶 水化
谷 胱 甘 肽 -S -环 氧 化 物
GSH
转移酶
H OH H OH
二氢二醇衍生物
SG OH
谷胱甘肽结合物
• 黄曲霉素B1经加单氧酶作用生成的黄曲霉素2, 3-环 氧化物可与DNA分子中的鸟嘌呤结合,引起DNA 突变,成为原发性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 单胺氧化酶系:属黄素蛋白酶
➢ 存在部位: 肝细胞线粒体 ➢ 转化对象:胺类
(如组胺、酪胺、色胺、尸胺、腐胺)
➢ 催化的基本反应: 催化胺类氧化脱氨基生成相应的醛
RCH2NH2+O2+H2O RCHO+NAD++H2O
RCHO+NH3+H2O2 RCOOH+NADH+H+
(3) 脱氢酶系:
➢ 酶: 醇脱氢酶(ADH)和醛脱氢酶(ALDH) ➢ 转化对象: 醇类和醛类
➢ 存在部位: 分别为肝细胞胞液及微粒体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维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保障全身各组 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 糖异生 ➢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 糖酵解途径 ➢ 糖的有氧氧化 ➢ 磷酸戊糖途径
• 肝糖原合成↑ •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空腹状态:
• 肝糖原分解↑
➢饥饿状态:
• 以糖异生为主 • 脂肪动员↑→酮体合成↑ →节省葡萄糖
DPP3→→N25A-(DO+H或)N-VAitDDP3+
泛 VViit酸tBB→61→→H磷STC酸PoP吡A 哆醛
五、肝参与多种激素的灭活
激素的灭活 (inactivation): 激素主要在肝中 转化、降解或失去活性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
主要方式:生物转化作用
肝功能严重损害 蜘蛛痣、肝掌、水钠潴留
内源性:如激素、神经递质、胺类等
外源性:如食品添加剂、药物、毒物等
3. 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
肝是生物转化的主要器官;肾、肺、胃肠 道和皮肤也有一定生物转化功能 。
4. 生物转化的意义
➢使非营养物质极性增强,溶解度增加, 易于排出体外。
➢使非营养物质的生物活性降低或消除 (灭活),或使有毒物质毒性降低或消 除(解毒)。
肝严重损伤
低血糖,耐糖能力↓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 消化吸收
• 分泌胆汁,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吸收所必需
肝病时
厌油、脂肪泻
2. 合成代谢
➢ 饱食后合成TG、胆固醇、磷脂,并以VLDL 形式分泌入血,供其他组织器官摄取与利用;
➢ 合成酮体的唯一器官
肝功能受损
脂肪肝
脂肪肝:
如果肝内脂肪的含量超过2.5%,脂类总 量超过10%,即称为脂肪肝。
第17章 肝的生物化学
目录
➢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 肝也是体内最大的腺体;
➢ 肝具有复杂多样的生物化学功能
肝是多种物质代谢的中枢 生物转化作用 分泌作用(分泌胆汁酸等) 排泄作用(排泄胆红素等)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Function of Liver in Material Metabolism
——ALT的测定有助肝病的诊断
➢ 清除血氨及胺类,合成尿素
肝功能严重受损
肝昏迷
四、肝参与多种维生素的代谢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胆汁酸)
❖维生素的储存
是Vit A、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维生素的运输
合成视黄醇结合蛋白、Vit D结合蛋白
❖维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转化
β-胡萝卜素→ Vit A
Vit Vit
造成脂肪肝的原因:
➢ 肝中脂肪来源过多; ➢ 肝功能障碍; ➢合成磷脂的原料不足,尤其是胆碱不 足或参加合成胆碱的甲硫氨酸缺乏等
3. 分解代谢
➢ 脂肪酸的β-氧化分解; ➢ 肝是降解LDL 的主要器官; ➢ 肝合成胆汁酸是肝降解胆固醇的最重要途径;
4. 运输
➢ 合成与分泌 VLDL、HDL、apo CⅡ、LCAT;
※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二、生物转化的类型
➢ 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 有些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即可顺利排出体外。 • 有些物质即使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改变不
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结合, 即第二 相反应,才能最终排出。
(一)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Biotransformation Function of Liver
一、 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1. 概念
机体对内、外源性的非营养物质进行代谢 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 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 生物转化的对象
➢ 非营养物质: 既不作为构建组织细胞的成分, 又不作为能源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