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和发展
(5)靠市场淘汰 网络点播是出路 • 而寻求电视剧播出平台方面,“网络点播” 是方向。电视台的数量有限,即使是标明 “影视剧频道”的中央台8套,每日播出的电 视剧集数也不是很多。因此,网络是电视 剧现今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二.市场结构
• 电视剧市场供大于求 但结构不平衡 • 以电视剧总产量来看,近年来电视剧市场 一直处于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每年约有 20%的电视剧在摄制完成后就因质量、题 材等原因无电视台采购而被市场淘汰,另 有约30%的电视剧只能在收视率较低的播 出时段播出且销售价格较低。但同时,精 品电视剧的供给却一直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电视台宁愿重播过往的精品电视剧也不愿 采购低质量新剧,这直接导致一些精品电 视剧的重播率较高。
一.中国电视剧市场容量 <1>大制作泛滥,市场容量有限 电视剧市场“虚胖” • 《三国》、《红楼》、《西游》等大量电视剧 总投资过亿,如《婚姻保卫战》、《手机》、 《团长》、《我的青春谁做主》、《三国》等 单集售价过百万,不少人认为,中国电视剧的 “大剧时代”到了。但同样也有人心存疑虑, 中国电视剧的市场到底容量有多大?这么高的 价格电视台愿意买么?
现在:
• 自国家颁布了黄金时间只能播内地剧,一 部电视剧最多只能有四家上星播出等一系 列政策后,内地电视剧正在形成自己的优 势和特点:高希希的温情,康洪雷的军旅, 杨亚洲的平民,胡玫的历史,尤小刚的秘 史,黄力加的生活,李少红的女性……每 一个导演,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丰富着我们 的电视剧荧屏。
• 2008年5月12日,电视剧导演委员会成 立,2010年1月30日第一次年会召开, 导演委员会已经扩大到205人。面对未 来,无数导演表达了自己喜忧参半的 态度,喜的是内地电视剧作为世界上 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和收看平台,它的 作用正在被看到和承认。忧虑的是, 年常量1万4000集的市场根本消化不了, 收视率根本不应该作为检验电视剧好 坏的标准。
• 尴尬一: 产能过剩 近半剧集“打水漂” “电视圈内流行一句话:一个公司一年拍一部剧只够持平, 一年拍两部略有盈余,拍三部又赔了。因为电视台容纳量 有限。”中北电视艺术中心总经理陶玲玲说。 • 尴尬二: 题材重复 非“穿越”即“潜伏” 今年荧屏上,《宫锁心玉》带来了一股穿越风,《古今大 战秦俑情》、《步步惊心》、《仙剑情缘》、《灵珠传奇》 等数十部同类型剧便十万火急前来分羹。而统领电视剧江 山已经3年的谍战剧则生力军和后备军无数,今年热播的 《风语》、《借枪》、《风声传奇》、《旗袍》等,几乎 是清一色的谍战题材。
1 定义
7 发展
2 种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电视剧 6 市场分析 3 特点
5 年代现状
4 第一部电视剧
电视剧的定义:
• 一种专为在电视机荧屏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 容电影、戏剧、 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 艺术等诸因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电视 剧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 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艺术样式。 • 一般分单本剧和系列剧(电视影集)。 电视剧是 随着电视广播事业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生活中, 电视剧的定义已经狭义化,仅指电视系列剧(TV series),而非其他形式。
• <2>我国电视剧生产“大而不强” • 据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公布,2010年 我国国内电视剧产量约1.47万集,为5年来 最高,稳居世界第一。但广电总局同期发 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的电视剧产 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 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由此可见,大 多数中国电视剧面临悲剧命运,电视剧生 产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2)近半电视剧没平台 (3)市场需求饱和
• 近三年来,广电总局平均每年通过申报的 电视剧数目都在千部左右,但每年实际生 产量为400至500部,即一半的电视剧在申 报备案后并没有按时生产出来 • 这些正反映了国内电视剧现状投入电视剧 产业的人是越来越多,导致电视剧产量激 增,但实际上国内电视剧的市场需求量已 经饱和,数量上供远大于求。
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 它叙述一个忆苦思甜 的故事,塑造了—个 承受生活重压,为救 女儿而省下仅有的一 口莱饼子,最后死在 饥寒交迫之中的母亲 的形象。这部黑白电 视剧全长只有20多分 钟,但播出后观众的 反映却很热烈。
之所以反响不错其原因之一是不仅 说的是一个不要忘记过去苦难生活的故 事,更主要的是在那样一个物质生活缺 乏的年代里,选择这样的题材作为中国 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也是为了配合党中央 关于“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宣传精 神
• 70年代 •
80年代
90年代
现在
70年代百废待兴 单本剧孕育新浪潮
•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电视剧 刚刚起步为了丰富黑白电视时 期的荧屏,早期的影视工作者 开始了艰难的探索,针对改革 开放百废待兴的现状,导演蔡 晓晴选择了作家张洁的同名小 说《有一个青年》。
电视剧出来后,反响超过所有人的预料,作 家冰心撰文写到:‚我觉得她(张洁)笔下的这个 青年,似乎是我所熟悉的‘野蛮’而又可爱的大 孩子之一。这个大孩子因为得到了‘一双沉静和 温柔的眼睛’的关注和指引而奋发上进的故事, 看了使我安慰、喜悦。‛观众的反馈是热烈的, 蔡晓晴收到了全国各地的来信,印象最深刻的是 一封来自澳门的信。这位在文革时期被迫来到澳 门的国人在看完《有一个青年》后给蔡晓晴的信 里写到:‚文化大革命后,我心灰意冷的来到澳 门,但看到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年轻 人有希望了,有奔头了,能学习了‛——即使过 去三十年,蔡晓晴导演在回忆这封信时,还是能 记起每一句话。正是这封信,让她更坚定了在国 内发展电视剧的决心。同年,《有一个青年》获 得第一届飞天奖电视剧类一等奖。
电视剧的种类:
• 电视剧的分类有许多种,大体包括偶像剧, 情感剧,古装剧,喜剧,悬疑剧,军事剧, 民国剧,乡村剧,警匪剧,神话剧等
电视剧的特点:
• 电视剧最显著的特点是“快”。电视剧大多是使 用录像设备制作的,导演和演员在录像的当时, 马上就可以看到每一个场景,每一个动作,这就 大大加快了电视剧的制作时间。而且,电视剧多 借助现代高科技,节目一旦完成,很快就可以播 映。在国外,有的电视剧仅用两天时间就拍完了。 • 电视剧的另一个特点是必须通过强大的吸引 力抓住观众,这是由电视剧特殊的传播方式决定 的。观众对电视节目有充分选择的自由,不爱看 就关机或换台。电视剧不仅应该是“行动的艺 术”“画面的艺术”,还要吸收广播剧、评书等 其他艺术门类的某些特点。
• 据了解,央视年初的购剧预算为10亿左右, 虽然一般都会在后期追加投入,但16亿依 然是个“大手笔”,以央视每年购买2000 集左右的电视剧计算,平均每集价格在80 万左右 此前,央视购买热门独播剧最高也 不过如此,也因此错失2010年的热播剧 《三国》。“这些情况都表明,电视剧市 场将进一步被激活,电视台对电视剧的投 入是越来越舍得了。
• 《西游记》剧照
90年代高速发展 创作先锋技术革新
• 从90年代初开始,国产电视剧逐渐转移到大投入、大制作 上,1990年拍摄50集电视剧《渴望》,《三国演义》则 耗资1亿7000万,拍摄时长近四年。在总导演王扶林的率 领下,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分五组 展开拍摄,共动用了7个部队的战士做群众演员。 1996年, 中央电视台开始拍摄四大名著的最后一部《水浒传》,由 张绍林导演,截止98年播出,内地用将近20年的时间完成 了四大名著的拍摄工作。从90年代跨入2000年间的十年, 是电视剧技术革新的黄金时代。在这中间,中国的技术革 新一直处于世界先列。91年入行的导演都晓称在拍摄之初, 剧组所使用的照明灯只有1200W,而现在即使用18K的灯, 还有人觉得不够亮。而摄像机的发展,也经历了从80年代 的云台摄像机,到台式录像机的转变。
电视剧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电视剧市场现状: 首先,国内对电视剧市场的需求还是十分 庞大的。 其次,境外媒体开始进入中国,并对国内 电视剧市场展开了挑战。 第三,随着数字电视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 国内外优秀电影的大量播出也给国内电视 剧产业带来了冲击。
因此,要想在竞争中求发展,变被动为 主动,只有改革原有的电视剧制作经 营模式和理念,开创出一种适应市场 经济体制的新的生存模式,才能走上 良性发展的道路。
<2>电视剧市场存在的问题:
• <1> 中国电视剧市场乱如同股市 每年10亿元钱打 水漂 •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党组书记黎鸣也认为电视 剧行业存在急功近利、心态浮躁的问题,“各行 业、各部门都要拍戏,领导决策者动不动就想搞 个电视剧,有的人事业成功也要搞个电视剧张扬 一下个人的光辉历程,造成平庸制作特别多。” • 导演、学者们都认为电视剧应该“减产”。 • 中国电视剧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供大于求。这种情 况已连续4年,每年生产量都有13000多集。
(4)盲目投资多 缺乏精品
•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苗棣,认为我国电 视剧虽然数量多,但质量上却供不应求。在已经 播出的电视剧中,有将近一半的电视剧都是烂剧。 “每年1.4万多集的电视剧,其中最多只有三四千 集是精品。”苗棣说。 • 此外, “盲目投资”导致了尽管近半电视剧无法 播出,但申报数目却激增。由于对文化产业的扶 持力度加大,许多企业和个人都想加入进来,他 们看到了一部电视剧可能带来的效益。“盲目投 资的结果必然会是失败。”苗棣表示。
<2>市场饱和 电视剧高产“愁嫁”
• 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公布,2010年我国 国内电视剧产量达1.4万集,为五年来最高, 稳居世界第一。 • 在看似繁荣的电视剧产值数据背后,记者 发现,综合近三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 播出数目来看,近半的电视剧在申报备案 后并没有按时生产出来,而每10部中只有 一部制作出后能有播出平台,国内电视剧 市场已经饱和。
小知识
• 我国影视的6个第一 • 第一家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前身是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1955年2月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 第一家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试 播。9月2日,电视台开始正式播出节目。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 台改称中央电视台(CCTV)。 • 第一部电视剧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为配合当时进行的阶级教育而推 出的二十分钟直播电视小戏《一口菜饼子》,便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 剧。 • 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制作的9集电视连续剧《敌 营十八年》,是新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到82年就有11部电视连续 剧、50余部电视短剧摄制完成。 • 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 是1990年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艺术中 心联合录制了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被称为第一部大型室内电视连 续剧。 • 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 《编辑部的故事》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1991年 拍摄的25集电视系列剧,独特的幽默喜剧风格填补了新中国长篇电视 系列剧品种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