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颗粒大小对其含量的影响
铝碳酸镁(CAS:12304-65-3;98036-77-2;12363-58-5分子式:Al2Mg6·CO3·16(OH)·4(H2O) 分子量:603.98)是生产铝碳酸镁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的主要原料,是目前较好的抗酸药[1]。
其主药成分是三氧化二铝,但在生产过程中铝碳酸镁原料颗粒的大小对其含量影响较大,因此我们研究了其粒度大小对含量的影响。
1.检测方法:
1.1 操作方法:取本品约0.3g ,精密称定,加7mol/L 盐酸溶液2mL ,置水浴上加热溶解,放冷,加水150mL ,精密加入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50mL ,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显黄色,水浴上加热30分钟,放冷,加乌洛托品3g 与二甲酚橙指示液1mL ,再用1mol/L 盐酸溶液调至溶液显淡黄色,用锌滴定液(0.05mol/L )滴定至溶液自黄色转变为紫红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
2.549mg 的Al 2O 3。
1.2 计算公式:Al 2O 3%=
()0 2.5490.051001000
zn
c V V m -⨯
⨯⨯⨯% 式中:
V 0—空白耗用锌滴定液的体积,ml ; V —样品耗用锌滴定液的体积,ml ; C zn —锌滴定液的实际浓度,mol/L ; m —样品重量,g ;
2.549—每1mL 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 )相当于2.549mg 的Al 2O 3。
2. 实验结果:
样品批号
样品处理 编号 称取样品m 消耗锌体积v
含量 未过筛含量 过5号筛占比
150001 过5号筛
1—1 0.3034g 30.10ml 16.02%
16.14% 96.80% 过4号未过5号筛
1—2 0.3029g 28.92ml 17.08% 未过4号筛 1—3 0.3024g 26.88ml 18.90% 150002 过5号筛
2—1 0.3039g 30.32ml 15.80%
15.87% 96.10% 过4号未过5号筛
2—2 0.3070g 29.62ml 16.24% 未过4号筛 2—3 0.3031g 27.08ml 18.68% 150003 过5号筛
3—1 0.3059g 30.10ml 15.89%
15.98% 96.30% 过4号未过5号筛
3—2 0.3053g 29.24ml 16.67% 未过4号筛
3—3
0.3005g
27.14ml
18.79%
3. 实验结论:
3.1 通过比较三个批次的三个样可知铝碳酸镁颗粒越大其含量也越大。
3.2 其混合样含量接近占比最大的处理样的含量,所以可以通过过5号筛的量来判断本批原料混合样的含量的可靠性。
4. 通过结论我们可以解决的问题:
4.1 对原料粒度的控制,可解决原料的均匀性,避免原料的不均匀造成产品含量的不均匀。
Eg:控制通过5号筛的量大于97%,未通过4号筛的量不大于2%。
4.2 对于制粒后才压片的产品,通过干燥后振荡过筛控制粒度的大小,从而控制颗粒的含量均匀性。
注释【1】
1.中和胃酸的作用:
1g铝碳酸镁可以中和27.1~27.8mmol的盐酸,生成两种不溶性盐、水和二氧化碳。
当pH小于3时,本药开始中和反应;pH=5时,则反应终止;pH小于3时,反应又重新开始。
所以本药可使胃pH值维持在3~5之间,使99%的胃酸被中和,80%的胃蛋白酶失去活性。
本药抗酸作用迅速,体外制酸结果表明,1g铝碳酸镁14秒内可使150ml人工胃液的pH值上升至3,明显快于氢氧化铝(134秒);本药抗酸作用温和,作用高峰时可使胃液pH上升到4.1,而等量碳酸氢钠则可使胃液pH达6.2,因此本药可避免因胃内pH值过高引起的胃酸分泌加剧;另外本药抗酸作用持久,在相同条件下,本药作用持续时间为碳酸氢钠的6倍。
与其他含铝抗酸药相比,铝碳酸镁可与胃酸充分反应,其酸反应率可达98%~100%,而氢氧化铝的酸反应率仅为72%。
2.吸附和结合作用:本药除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之外,还有吸附和结合作用,可通过吸附和结合胃酸蛋白酶而直接抑制其活性,有利于溃疡面的修复;本药还能结合胆汁酸和吸附溶血磷酸酰胆碱,从而防止这些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和破坏。
3.黏膜保护作用:本药可以刺激胃黏膜使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从而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
此外,铝碳酸镁还可促使胃黏膜内表皮生长因子释放,增加黏液下层疏水层内磷脂的含量,防止H 反渗所引起的胃黏膜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