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旧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下面是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和大家相聚一堂!我是咱们这次博物馆之旅的定点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喊我小王或王导。

在这里,我谨代表馆内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各位的到来!是你们的到来让此馆蓬荜生辉!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

在此我预祝此次博物馆之旅开心愉快。

接下来呢,我们将要进入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安徽省博物馆进行游览了。

我就先对博物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始建于1956年。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过这里。

陈毅元帅还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馆内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好了,闲话不多说了我看有些游客已经迫不及待了,那我们就先进去一睹为快吧!我左手的这个方向呢,就是徽州古代建筑陈列馆。

它曾获得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徽州民居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是"四水同堂",所谓"四水同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理念和经商之道,厅堂也是徽州民居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举行家庭婚丧礼庆大典的场所。

它正中悬挂的中堂画轴,大多为山水花鸟或治家格言,两侧则挂着名家书画的楹联,下面长条案桌上摆放着长鸣钟,谐差长命之音,有吉祥之意。

钟的东边是花瓶,两面是镜子,取东平西静之意,寓意天下太平。

体现了徽州家庭重礼教的规范,同时反映了皖南村民对和睦环境的追求。

这边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咱们徽州最大最有名的许国石坊了,它由建于万历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坊主许国是徽州歙县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

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

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又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

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万历重赏群臣,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芪著劳绩"受到了"加恩眷酬",上沐皇恩,回到老家歙县,催动府县,兴师动众,鸠集工匠,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

你们看,这座牌坊四面八柱,又称八角牌坊。

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

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楼林立。

许国是地方的骄傲,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

怎样才能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

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

由于超假,许国跪在丹上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是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

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

"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开金口不得反悔。

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

这当然是传说,不过据专家考证,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座八脚石坊,恐怕也算是"下不为例了"了。

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

祠堂是家族祭祀的场所,可以说有村落就有祠堂,受程朱理学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厚道便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模型是明代中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老屋阁,它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乡,是西溪南吴氏私家住宅。

徽州民居以高高的马头墙、青色的蝴蝶瓦为特征。

既起到了防火的作用,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几乎在每家每户都能看到。

"三雕"虽然是徽州建筑的构件。

但它们又都是一件完整独立的工艺品。

介绍完徽州古代建筑陈列,下面呢,请大家跟随着我的步伐走进下一知识的殿堂——青铜器精品展。

这个呢,就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1933年出土于我省寿县的朱家集,它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你们看,楚大鼎的造型非常优美,器身浑圆,一对侈耳附在器口两边。

三个兽面蹄形足,粗壮有力。

整件器物雄浑凝重,气势不凡,它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一个诸侯大国昔日的辉煌强盛。

1958年9月17日,毛主席在视察本时就多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主席曾围绕大鼎看了一圈,风趣的说道:"它能煮一头牛呀!"这照片就是毛主席当年观察楚大鼎时的情景。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铜铃、凤纹方鼎、蔡侯编钟、鄂军启金节等。

它们都展示了安徽省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

看完青铜器精品展,请大家随我前往个神秘的地方——古生物陈列馆。

该馆由序厅、中生代恐龙化石、活体恐龙展示四部分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剑齿虎模型、棘鼻青岛龙骨架模型、古象化石等。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博物馆之旅就到此全部结束了。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对我们的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呢?呵呵,很高兴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最后,在临别之际,小王再此祝大家: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事业乾隆、财富咸丰、内外同治、千秋光绪、万众宣统!!!再见!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二: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合肥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xxx。

大家可以叫我小x。

在此,我代表旅行社及本人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我们会竭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的。

祝大家在合肥玩的开心。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我们是有缘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把这缘分进行到底。

游客朋友们,咱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安徽省博物馆。

下面呢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博物馆的概况。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中断,占地面积约七十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 A级旅游景区。

安徽省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建国后我国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博物馆。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来过这里,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作了重要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嘛!"陈毅元帅为安徽省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二十三万件,其中以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徽州雕刻等最为突出。

朋友们,现在咱们已经来到了博物馆的大厅,安徽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咱们呢就先去看看徽州古建筑陈列吧!不过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在博物馆里游览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到别人,拍照时要关闭闪光灯,尊重管理人员。

好了,大家随我来!现在咱们进入的是序厅,这里是"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

所谓"四水归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观念和经商之道,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不至于流向别处,让四方之才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徽商"聚财气"的思想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大家再看这个厅堂,它是徽州民居普遍式的代表。

它屋内的布置是颇有讲究的。

一座标准的民居,一般都建有前堂、中堂、后堂。

前堂和中堂作为礼仪场所,是男人们接待客人和日常活动的地方,后堂则作为供养长辈和女性活动的空间。

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是中堂,一般中堂"太师壁"上悬匾额,并挂中堂画。

泥金木制楹联。

紧贴太师壁摆一条桌子,称"画条"。

大家看,在桌子的正中摆放的是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有吉祥之意。

钟的两边东放花瓶西放雕花镜。

取东平西静之意。

寓意天下太平,过终生平静的日子。

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的体现。

- 大家随着我再向里面去。

现在呈现在咱们面前的是一座牌坊。

在徽派建筑艺术中,牌坊被誉为"古建三绝"之一。

徽州人文荟萃,居高官者甚多,加之徽商财力雄厚,树牌立坊日益鼎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许国牌坊。

现在咱们看到的这座是模仿许国牌坊而模拟建造的。

该牌坊是徽州最大的一座牌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牌坊四面八柱,又称八脚牌坊。

据说古代只有皇家才可以建造八脚牌坊,民间只能造四脚牌坊,但是许国利用自己的机智,从他的学生皇帝那里获取了恩准,回家建造了这座举国鲜见的八脚牌坊。

这个故事呢在此就不详细的叙述了。

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大家看,这座楼房式的建筑是什么呢?对,它就是祠堂。

这是罗东舒祠,它位于徽州的呈坎村,祠内供奉罗氏家族的先祖: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罗东舒。

该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罗东舒自幼聪颖,长大以后隐居在呈坎,以耕田和读书为乐,拒绝出去做官,因此,罗氏子孙对罗东舒极为尊重。

明朝嘉靖年间开始为罗东舒修祠,历时近百年竣工,其雕刻彩绘之精美,堪称中国祠堂建筑之冠。

刚才大家看过了牌坊和祠堂,现在看到的是民宅。

这座模型是明代中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老屋阁。

它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乡,是西溪南吴氏私家住宅。

从表面上看建筑整体简单明了,内部结构复杂多变。

住宅正面为水平高墙,侧立面采取不对称式,与高墙相结合形成参差错落的外观。

前中后有三个天井,内有石砌的水池。

楼上厅堂阁栅外露,显得楼上厅堂比楼下宽敞,这种明代住宅特点的构造,当地民间称"楼上厅"。

阁内楼上沿天井四周有一圈整齐栏板,雕刻有花卉,云朵、飞禽、走兽。

栏板由檐柱加悬木向外微微挑出,加大了楼层凭栏空间,同时改变了天井扁平狭小,柱长楼高的瘦狭之感。

栏板上设置带有精美扶手的"飞来椅",又称美人靠,是专供女眷休憩之用的。

大家再看这两边,这些就是徽州有名的马头墙了。

高高的马头墙既起到了防火的作用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来,大家再看这玻璃罩里,这是一套砖雕游春图,由渔、樵、耕、读,以及瓜果纹饰等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