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某市治理小金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19年某市治理小金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20XX年某市治理小金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治理“小金库”工作的基本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自中央、省和市关于开展“小金库”治理相关文件下发后,我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纪委书记,常务副市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了双组长模式;市监察局局长、财政局局长、审计局局长为副组长;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

同时,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对此次“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治理范围、治理内容、工作步骤、政策界线、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进行了具体安排。

我市治理“小金库”工作进入重点检查阶段以后,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开展重点检查,决不留“死角”。

8月4日,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了工作会,研究制定了《*市关于开展治理“小金库”重点检查工作方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2、积极宣传发动,营造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我们广泛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小金库”治理的政策和工作情况。

一是及时编发简报,反映专项治理工作动态,指导和推动全市“小金库”治理工作开展。

目前,治理“小金库”办公室共
编发简报5期。

二是重视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我们理用政府网站开设“小金库”治理工作专栏,及时发布领导讲话(指示)、工作动态和政策解释。

三是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通过领导访谈、答记者问、新闻追踪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我市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积极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张贴公告、印制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全社会宣传“小金库”治理的意义和政策,强化治理效果。

3、落实政策,畅通群众举报渠道。

我市“治理办”按照中央“治理办”《举报事项管理办法》规定,首先在市纪委、监察局和财政局设置了举报监督电话,并向全市社会和群众公开。

落实专人负责受理信访和举报工作,保证24小时内专人值守举报电话;认真做好举报的受理工作,建立了举报登记和查处督办制度,切实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依纪依法从严惩处,对举报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收缴入库资金一定比例的奖励,
二、治理“小金库”专项自查清理和重点检查工作情况
为确保做好自查清理工作,我局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治理“小金库”专项工作的通知》,为清理检查工作进行了明确的指导。

全市的治理“小金库”自查自纠工作,我们共印发了《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统计表》、《单位承诺书》各162份,收回报表及承诺书162份,自查面达100%。

重点检查面的确定,我们按照我市纳入自查范围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总数的5%,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单位检查面不低于20%的要求,结合近几年市级部门和事业单位具体情况,
确定重点检查单位13户,占市级纳入自查范围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总数162户的8.03%。

我市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单位总数17户,我们安排检查8户,重点检查面达47.06%。

按照上级确定重点检查单位的原则要求,我们把教育、卫生、公安、水利、交通、民政、林业、计生等部门作为检查的重点。

工作会还确定在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抽调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11名干部组成两个重点检查组。

8月6日,我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治理“小金库”重点检查工作培训会,参加会议的有检查组全体成员,以及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会上认真学习了中央、省、市关于治理“小金库”工作的政策规定,宣读了工作纪律,详细讲解了治理“小金库”重点检查工作的程序、具体步骤和要求,并对检查人员进行分组、明确了财政和审计分别牵头带领一个检查组,按照各自的执法程序完成重点检查,同时还对检查单位、进场时间作了具体安排。

三、重点检查的组织及重点检查实施程序。

为了加强对这次“小金库”重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保质保量完成重点检查任务,抽调的检查组11名成员中,全部是科级以上干部,其中:副局级以上干部4人。

在检查中我们严格执行检查程序,提前3日发送检查通知,进点张贴公告,公布举报电话,召开被查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见面会,听取单位主要负责人介绍单位财务管理情况, 财务负责人介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检查组长介绍本次检查的目的、要求、工作纪律、宣布“小金库”自查自纠截止日。

我们检查的
重点是:现金盘点、银行存款核对,往来款项分析,银行帐户批准的审核,资产清查,收费票据抽查,延伸检查,收入抽查,对所有检查进行了举证,有底稿有笔录,检查结束后同被查单位领导,财务负责人交换意见,听取陈述,对查出的问题出了意见和建议,检查组形成的工作底稿、笔录、检查报告交被查单位签字盖章认可,检查人员廉政纪律情况反馈表交被查单位考评。

经过我市对 13个单位的“小金库”重点检查,没有发现私设“小金库”行为,也没有收到本地区群众举报和省、市转办群众举报。

四、贯彻落实全国“小金库”治理工作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小金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小金库”自查自纠“回头看”工作情况
自我市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转发省“小金库”治理办《关于进一步搞好“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下发后,我市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召开了由纪委、财政、审计部门以及相关成员单位参加的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工作会,会上认真学习了中央、省、XX市相关文件精神,安排布置了我市进一步搞好“小金库”治理“回头看”工作事宜,调整了市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组成,充实了民政、国资部门人员进入领导小组成员,制定了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回头看”工作方案,尤其是对“小金库”清理出现自查自纠“零申报”、重点检查“零问题”的单位再次列为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的单位,会后,我市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办公室迅速向被查单位转发了省“小金库”治理办《关于进一步搞好
“小金库”治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我市的工作要求、《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回头看”情况统计表》各150余份,在各单位自查自纠“回头看”的基础上由纪委、财政、审计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重点检查组,再次对3个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会计凭证、帐簿、银行开户情况的检查,没有发现私设“小金库”行为。

五、下一步打算:
1、在中、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一方面继续做好去年以来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开展的“小金库”治理工作“回头看”;另一方面把今年将开展的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小金库”治理的各项任务抓好落实。

2、在纪委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加大“小金库”治理工作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加强对“小金库”治理的监督、查处力度,坚决杜绝“小金库”现象的发生。

3、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的各项制度,特别是银行账户管理、财政票据的监管等制度,完善票据购买、使用、缴销管理制度,守牢收入“前沿阵地”,落实和强化源头防治的措施。

4、加强对广大干部职工财政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让大家了解私设“小金库”是财政违法行为,了解私设“小金库”行为对国家、集体、个人的危害性,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

5、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把“小金库”治理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进一步加强对私设“小金库”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