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
23
9.3.1.1 选地选茬及轮作 ⑵ 前茬的选择
①玉米、大豆茬种植亚麻产量最高。 ②其次是小麦茬。 ③高粱茬、谷茬产量较低。
24
9.3.1.1 选地选茬及轮作
⑶ 轮作 亚麻最忌重茬和迎茬。 轮作:亚麻-甜菜-大豆-亚麻-玉米-大豆; 重茬:亚麻-亚麻; 迎茬:亚麻-玉米-亚麻-大豆-亚麻;
25
第9章 亚麻(flax)
9.1 概述
1
9.1.1 亚麻的用途
⑴ 纤维用型的亚麻 ① 亚麻纤维柔软、细长、强韧, 具有较好的色泽,可纺高支纱,织 物平滑整洁,适合做高级面料。 ② 亚麻布有抑菌、透气、吸湿、 防辐射、不易燃、无静电、不贴身, 体感舒服,尤其作夏季服装非常凉 爽。 ③ 亚麻纤维吸湿后,其膨胀率高, 能使纺织品紧密,不易透水,有天 然防水作用,而且具有吸水少,散 发水分快等特点,所以适于制造帐 篷布、帆布、水龙带、雨衣、旅行 袋等。
15
9.2.2.5 蒴果
一般每株亚麻结蒴
果3~7个,每一蒴果 可结8~10粒种子。
16
9.2.2.6 种子
⑴亚麻种子呈扁卵形,前 端稍尖且弯曲,表面平滑且有 光泽。 ⑵颜色有褐色、棕褐色、 深褐色、淡黄色等。
⑶种子千粒重3.5~5.5g。
⑷种子表皮含有果胶质, 吸水性强,遇上阴雨天引起种 皮发粘成团,失去光泽,甚至 变黑发霉,影响发芽率。
29
9.3.2 精选良种、因土施肥 9.3.2.2 因土施肥
⑴合理施用化肥。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合理施 用化肥做种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⑵微量元素的施用。亚麻施用铜肥等微量元素,可 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亩增 试验单位 土壤类型 施肥方法
原茎
黑龙江省亚麻 原料工业研究所 播种时 施铜肥 36.5kg 11.9%
9.2.2亚麻的植物学特征 9.2.2.1 根
⑴亚麻的根属直根系。 ⑵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00~150cm,侧 根则绝大部分分布在5~10cm耕层内。 ⑶枞型期地上部植株生长缓慢,而根 系的生长十分迅速。
⑷当亚麻进入快速生长期时,稠密众 多的根系就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 养物质,以满足地上部植株生长发育 的需要。
类型 茎 株高 蒴果
分枝
纤维 质量 主要 用途
少 好
纤维
多 差
榨油
中等 中等
纤维、榨油
7
9.1.3 亚麻的分类 ⑵按种植时间、成熟时蒴果开裂与否分类 按种植时间、成熟时 蒴果开裂与否分类 欧洲 播种期 收获 闭果亚麻 冬亚麻 9月 5月 夏亚麻 4~5月 8、9月 不开裂 开裂 散落 有毛 开果亚麻
9.3.1.2 整地保墒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
提高,采取翻、耙、耢、压
连续作业的整地方法,可创
造深厚的疏松耕层,提高土
壤蓄水能力,有利于种子发
芽和减轻春旱威胁。
26
9.3.1.3 镇压
⑴镇压的的作用。镇压能使 土壤返润接墒,有利保全苗, 提高田间保苗的作用。 ⑵镇压的的方法。
①一般土壤疏松、墒情不 好的岗地或沙土地,可多压、 重压;
5
9.1.2.2 我国亚麻分布及生产概况 ⑴ 纤维亚麻主要分 布在黑龙江、云南和新 疆三个省区。黑龙江占 我国亚麻生产面积的 80%左右。
⑵ 我国亚麻纺织加 工业迅速发展,亚麻纺 织锭数已经由“九五” 期间的18万锭增加到 2007年的75万锭。
6
9.1.3 亚麻的分类 ⑴ 按用途分类
纤用 亚麻 细 高 少 油用亚麻 (胡麻) 粗 矮 多 麻油兼用 亚麻(胡麻) 中等 中等 中等
18
9.2.3 亚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2) 光照
①亚麻是长日照作物。在每天13h以上光照条件下,
会很快通过光照阶段,开花结果,但麻茎长得矮小,原茎
和纤维产量均低。若每天少于8h光照,亚麻则不能通过光 照阶段,延长营养生育期。 ②在密植和云雾较多的条件下,由于光照不足,营养 生长期延长,麻茎长得高,分枝少,原茎产量高,纤维品 质亦好。
19
9.2.3 亚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 水分 ① 亚麻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每形成1份干物质,需水 400~430份。 ② 种子发芽时所吸收的水分等于种子本身重量的110 %~160%。 ③ 从出苗到快速生长前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 量的9%~13%。 ④ 从快速生长期到开花末期为亚麻一生中需水的临界 期,占75%~80%。 ⑤ 开花后到工艺成熟期占11%~14%。
发挥毛细管作用,使土壤下层水分上升,保证亚麻种子发
芽所需要的水分,加快出苗。 ②镇压时间与次数:在土壤水分充足或土质黏重的地 块,可在播种后一两天镇压一次;反之,土壤含水量少, 气候干旱的条件下,应在播后立即镇压。
35
9.3.3.4 合理密植
在我国亚麻有效播种粒数
为1800~2000粒/m2。
36
17
9.2.3 亚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1) 温度 ⑴在1~3℃的低温条件下可开始发芽,但发芽出苗慢, 易得立枯病。最适宜温度为20~25℃。
⑵亚麻生育期间要求冷凉湿润以及昼夜温差小的气候 条件。
①从出苗到开花日平均适宜温度为15~18℃,有利于 亚麻生长,麻茎长的高,细而均匀,质量高。 ②若在快速生长前期,日均气温超过22℃时,则加快 麻茎发育,提前现蕾开花。由于麻茎长得快,纤维组织疏 松,导致纤维产量降低。 ③开花期以后温度稍高,对纤维产量影响不大,且有 利于种子成熟。
11
9.2.2.2 茎
⑵茎的解剖构造
从茎的上、中、 下不同部位来看,
纤维层的厚度以中
部为大。
表皮 角质层
12
9.2.2.2 茎 ⑶亚麻纤维特性与结构 ①亚麻单纤维为初生韧皮纤维 细胞,一个细胞就是一根单纤维。 ②在麻茎截面中,单纤维粘结 在一起组成纤维束。 ③粗茎中纤维细胞的横断面为 圆形,内腔大,较松软,故粗茎 的纤维品质不佳。 ④亚麻单纤维支数约为公制 3500支。 ⑤亚麻纤维横截面细胞壁中有层状轮纹形结构。 ⑥亚麻单纤维强度和刚性都远大于棉纤维,手感粗硬,但 比苎麻纤维柔软,断裂伸长率约3.0%左右,接近苎麻纤维。 因此,亚麻织物有挺刮、滑爽、弹性差、易折皱的特点。 13
22
9.3 亚麻栽培技术 9.3.1.1 选地选茬及轮作 ⑴ 选地 ①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肥沃、保水保肥力强、地势平坦 的黑土地,排水良好的二洼地或 黑油砂土地。
② 黄土岗地、山坡地、跑风地, 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涝洼地以及砂土地都不适宜种亚麻。
③ 黏重排水不良的涝洼地土壤含水量多,通透性差,春季 地温回升慢,亚麻出苗缓慢,易发生病害。 ④ 砂土地保水保肥力差,所以不宜种植亚麻。
行距(c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5 10
一次播 (行) 48 15
播幅(m) 3.6 1.5
33
9.3.3.3. 播种方法 (2)播种深度
亚麻播种深度以2~4cm为 宜。 在土壤干旱、墒情不好的 情况下,播种深度可深些,但 最多不能超过5cm。
34
9.3.3.3. 播种方法 (3)播后镇压 ①作用:播后镇压的作用是使种子和土层紧密结合,
成熟时蒴果开裂与否
成熟时种子散落与否
蒴果隔膜有无毛
不散落 无毛 高
少 小 细软 多
株高
分枝 花、蒴果和种子大小 纤维品质 栽培多少
矮
多 大 粗硬 少
8
9.2 亚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9.2.1 亚麻的生长发育过程 ⑴苗期。苗期一般需15d左右。 ⑵枞形期。枞形期一般需20d左右。幼苗有3~6对真叶,叶 片密集,聚生在植株顶端,呈小丛树状,故称枞形期。 ⑶快速生长期。一般需20d左右。植株顶端弯曲下垂,生长 迅速。此期茎中大量形成纤维,生长锥分化成结实器官,既 决定纤维的产量和品质,也关系到种子产量。 ⑷现蕾开花期。现蕾至开花需5~7d,花期为7~10d。 ⑸成熟期。亚麻开花后25d左右进入成熟期。 ①青熟期。麻茎和蒴果呈绿色。 ②黄熟期。即纤维成熟期,也就是工艺成熟期。 ③完熟期。麻茎全部变成褐色,叶片脱落,蒴果呈暗褐色, 种子充实饱满,坚硬有光泽,但纤维已变粗硬,品质较差。 9
⑤ 脱粒后的碎果皮(亚麻糠)每公斤含有20g消化蛋白,是养 猪的好饲料。
⑥ 亚麻屑可做麻屑板和填充包装材料。
4
9.1.2 亚麻分布及生产概况 9.1.2.1 世界亚麻分布及生产概况 ⑴ 世界亚麻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北部非洲,多 集中在北纬40~65°之间,属于温带和寒温带,亚麻最佳种 植区在北纬49~53°。 ⑵ 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种植亚麻,每年种植面积在 50万公顷左右。主要栽培的国家有中国、俄罗斯、法国、荷 兰、比利时等。中国亚麻种植面积最大。 ⑶ 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亚麻生产及科研水平处于 国际领先地位;中国亚麻栽培居世界中等水平。
黑龙江省亚麻产区的适宜播 期为:东部和南部4月下旬至5 月上旬,北部5月上、中旬。
云南在10~11月.
新疆在4月中下旬。
32
9.3.3.3. 播种方法 (1)机械条播 机械条播的优点是播深一致,行距相等,下种均匀, 能及时覆土,随播随压,出苗整齐一致,比撒播田间出 苗率显著地提高。
播种机械 谷物播种施肥机 小型谷物播种施 肥机
9.2.2.3 叶
⑴叶为绿色、全缘、无叶柄和托叶。
⑵叶较小。 ⑶全株叶片一般在70~120枚。
14
9.2.2.4 花
⑴总状复伞形花序,着生在茎 上部分分枝的顶端。 ⑵每朵花有花萼、花瓣、雄蕊 5枚、雌蕊1枚,具有5个与雄蕊等 长的花柱。柱头呈浅蓝色,子房呈 球形5室,每室有2粒胚珠。 ⑶亚麻是自花授粉作物,天然 杂交率仅为1~3‰左右。
20
9.2.3 亚麻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4) 土壤 ① 要求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排水良 好,土层深厚的黑土、黑钙土和 淋溶黑钙土。 ② 土壤粘重,春季地温上升慢, 通透气差,表土又易板结,影响 出苗和根系发育。 ③ 沙土虽然通透气性能好,但 由于保肥保水能力差,地没劲, 不抗旱,也不适宜种植亚麻。 ④ 适宜的土壤pH值在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