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谷歌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_姚鹤徽

谷歌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_姚鹤徽

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谷歌数字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研究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檧姚鹤徽摘 要 2004年,美国谷歌公司拟构建数字图书馆,引起了法律争议。

谷歌数字图书馆争议的关键在于,谷歌将他人图书扫描进谷歌图书馆,并且在线提供这些图书的目录、索引等信息的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合理使用。

根据案件的判决结果和理由可知,谷歌的行为具备高度的转化性,对社会公共利益贡献巨大,不会损害著作权人的市场销售,适宜被认定为合理使用。

因而,我国著作权法有必要在合理使用条款中明确规定图书馆、搜索引擎公司等为构建数字图书馆或数据库,为公众提供搜索服务而全文扫描他人作品的行为构成合理使用,以为中国的图书馆和搜索引擎公司建立数字图书馆扫清障碍。

关键词 谷歌;图书馆;著作权;合理使用分类号 D923.4Abstract In 2004,Google Company of the United intends to build digital library,it causes the legal disputes.Google controversy lies in digital li-brary,whether the behavior of Google scanned others books into Google Library and provides the online library catalog,index information such as con-stitutes copyright fair use.Based on these cases and reasons,Google's actions have high conversion,a huge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and public interestsand will not damage the market sales of the copyright owner,it is suitable be considered as fair use.According to Google Library events triggered bythe copyright problem,copyright law in our country is necessary to explicitly stipulated in the terms of rational use of the library,search engine compa-nies that scanning others'works behavior constitutes fair use to build digital library or database,full text search service for the public,in order that Chi-na's library and the search engine companies can establish digital library.Keywords Google;Library;Copyright;Fair useClass Number 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D923.4 2004年,美国谷歌(Google)公司公布了谷歌图书计划,该项计划拟将大量的图书数字化,纳入谷歌的数字图书馆。

该馆建成后,人们可以借助于网络搜索引擎,在谷歌数字图书馆中搜索图书的相关信息,对图书进行在线浏览阅读或下载。

谷歌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公布和实施,有助于纸质图书的保存和传承,方便人们快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得到了许多热衷于公共利益事业的人士的支持;另一方面,谷歌扫描他人图书纳入谷歌数字图书馆的行为,也存在着著作权侵权的嫌疑,受到了出版社、著作权人的猛烈批评,谷歌公司也因此被多次起诉,产生了巨大的争议。

谷歌数字图书馆争议的关键问题在于,谷歌将他人图书扫描进谷歌图书馆,并且在线提供这些图书目录、索引、摘要等信息的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合理使用。

如果谷歌的这些行为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则由于合理使用是一种合法行为,谷歌自然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谷歌的行为不构成合理使用,则谷歌的行为就构成著作权侵权,其扫描并展示图书的行为就应当被禁止。

谷歌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问题的分析,不能够仅仅依据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判断标准,而应当立足于实证的角度,通过对与谷歌图书馆争议相类似判例的分析,提炼出著作权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方法,以此来分析谷歌扫描他人图书,构建数字图书馆的行为是否合法。

鉴于此,本文拟以美国与谷歌数字图书馆争议相类似的判例为分析依据,对谷歌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合理使用问题进行分析,希冀能够对谷歌公司行为的法律性质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明确著作权合理使用规则的适用方法,为图书馆界人士、法务工作者等提供借鉴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

1 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谷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与争议谷歌为了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型在线图书数据库,开始实施其庞大的图书馆计划,与世界上主要的大学、公共图书馆和出版社合作,至2009年底,已经扫描了大约一千多万册图书。

谷歌在线图书馆的界面为网络上流行的视窗操作界面,根据用户的搜索显示结果。

谷歌图书馆涉及的图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年代久远,超出著作权保护期DOI:10.16384/ki.lwas.2015.01.012总第227期 Serial 227的书籍;二是在著作权保护期之内,得到著作权人许可可以在线显示部分内容的图书;三是还未获得著作权人许可或者无法联系著作权人的图书;四是著作权人通知谷歌图书馆不得扫描的图书。

根据图书的不同类型,谷歌对搜索结果的显示也有所不同。

对于年代久远,超出著作权保护期的图书以及经过著作权人授权可以全部显示的图书,谷歌提供完整的显示;对于经过著作权人授权可以部分显示的图书,谷歌提供有限的显示;对于那些未经过著作权人许可进行显示或者无法联系著作权人的图书,谷歌只显示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和与用户输入的关键字相关的该图书的若干文字信息;对于著作权人通知谷歌图书馆不得扫描的图书,谷歌仅提供该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

由于第一种图书已过著作权保护期,自然不存在法律纠纷,而第二种图书系经过了著作权人授权,谷歌的行为也不存在法律纠纷,第四种图书系著作权人通知谷歌不允许扫描,谷歌也依据其意愿不予扫描,对此不存在争议。

可见,出现法律纠纷的是第三种图书,即还未获得著作权人许可或者无法联系著作权人的图书。

谷歌对这一类别的图书采取了全文扫描,片段显示供用户预览的方式。

亦即,谷歌将这一类别的图书进行了全文的扫描复制,纳入其在线数据库之中,但是仅提供给用户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和与用户输入的关键字相关的若干文字信息。

谷歌认为其行为是一种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行为,“如果某本图书受版权保护,我们只会显示与搜索字词相关的文章片段”。

不构成著作权侵权。

而被全文扫描和片段预览的图书的著作权人却认为谷歌的行为是一种著作权侵权,已经不符合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

正如美国作家协会主席Nick Taylor所言,谷歌的行为是“明白而厚颜无耻地侵犯著作权。

除了作者,谷歌或任何人都无权决定他们的作品能否和如何被复制。

”在压力之下,谷歌与美国作家协会和出版社协会达成和解协议,同意向作家及出版商支付1.25亿美元。

同时,谷歌建立起Opt Out退出机制,允许被纳入谷歌图书馆计划的权利人选择退出该项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坚持认为,该和解“并非法律上的让步,而是出于生意上的考量”,其扫描和展示图书的行为不属于著作权侵权,这种观点让权利人难以接受,引发诸方谴责。

那么,谷歌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扫描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图书,并且对用户进行片段显示的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合理使用,亦或是一种著作权侵权行为呢?这就要分析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内涵以及其判定标准。

在这一方面,美国已有的著作权判例给予了我们很好的启发,有助于我们明晰著作权合理使用的适用准则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

2 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櫲谷歌数字图书馆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判例研究在探讨谷歌数字图书馆是否构成合理使用之前,有必要对于著作权合理使用进行了解。

但是,著作权合理使用的适用并不清晰。

实践中,法院、著作权人、社会公众就使用著作权作品的某种行为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往往各执一词,争议较大。

美国法院甚至将合理使用称之为“整个著作权法中最困难的问题”。

为了厘清合理使用的适用标准和判定思路,本文拟首先对美国法律上典型的与谷歌事件有关的案例进行剖析。

从著作权法基本理论来看,某一行为是否符合合理使用的要求,需要遵循四个考量要素:(1)利用行为之目的和性质;(2)被利用作品的性质;(3)所利用的质量及其在整个作品中所占之比例;(4)利用结果对被利用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之影响。

但是,这些因素较为抽象,实践之中并不好把握。

美国法院在一系列判例中,对这四项因素进行了阐释,有利于我们归纳出合理使用的判定标准。

其中,与分析谷歌行为密切相关的案例主要有Camp-bell案、Kelly案、Blak案和Perfect10案。

Campbell案中,被告等人组成了饶舌组合,将他人的电影曲“Oh,Pretty Woman”改编成具有讽刺意味的饶舌歌曲“Pretty Woman”,借此嘲讽播放该电影曲表达出的拜金主义倾向,电影曲著作权人将饶舌组合诉至法院,告其侵害著作权。

此案一直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

在终审审理中,联邦最高法院认为,从利用行为之目的和性质来看,行为具有商业性并非就一定要认定其不构成合理使用。

在对这一要素的考量中,要考察使用的目的是否仅仅是取代了原市场,还是更进一步的加入了新的东西、改变产生了新的表达方式、新的意义或新的讯息。

亦即,“新的作品是否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转化性。

”就本案而言,被告对原告作品的使用不是一种单纯的复制,而是对原作进行讽刺,增加了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是一种转化性使用。

从被利用作品的性质来看,本案被利用的作2015年1月 January,2015品是歌曲,但是被告讽刺所针对的对象电影歌曲是为公众所知的作品,被告可以为了讽刺的目的来利用原告的作品,所以该考量因素这对于本案不具有判断上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