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 钠的几种重要的化合物教案

第一节 钠的几种重要的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一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金平一中化学组杨玲吉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实验较多,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表及里分析本质原因,从而总结出化学性质及物理性质。

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分析、探究实验现象的内在原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2、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通过碳酸氢钠分解的实验操作,掌握某些固体的鉴别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

2、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实践验证的探究过程;体验实验目的对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的指导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并完成实验的成功感,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和重要用途
难点: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这几幅图与钠的重要化合物有关(2min)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2min)
【思考与交流】
1、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2、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请你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3-5】
实验现象: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颜色变红,振荡后褪色,加入二氧化锰后,又有大量气泡冒出。

化学方程式:2Na
2O
2
+ 2H
2
O = 4NaOH +O
2

离子方程式:2Na
2O
2
+ 2H
2
O = 4Na + + 4OH-+ O
2

实验结论:Na
2O
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探究实验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猜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有什么产物
【实验验证】向包着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脱脂棉燃烧
化学方程式:2Na
2O
2
+ 2CO
2
= 2Na
2
CO
3
+ O
2
(并用双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
转移的情况)
过氧化钠的用途:在呼吸面具、潜艇紧急情况时作供氧剂,作秸杆、织物的漂白剂。

【归纳】Na
2O与Na
2
O
2
性质比较
【请思考】在面粉发酵或油条制作时常常用到纯碱或小苏打,你知道纯碱、小苏打的成
分分别是什么吗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22min )
碳酸钠(Na 2CO 3)俗名叫纯碱,也叫苏打;碳酸氢钠(NaHCO 3)俗名叫小苏打。

【探究实验2】
(1)Na 2CO 3和NaHCO 3在水中的溶解性及其水溶液的酸碱性
【探究实验3】
(2)Na 2CO 3和NaHCO 3的热稳定性
【探究实验4】 (3)与酸反应 【思考与交流】1、用哪些方法可以鉴别Na 2CO 3、、NaHCO 3
2、如何除去NaHCO 3中少量Na 2CO 3
3、如何除去Na 2CO 3中少量NaHCO 3
【归纳】Na 2CO 3与NaHCO 3性质比较
三、板书设计(2min )
Na 2O
Na 2O 2
NaOH
NaHCO 3
NaCl
Na 2CO 3
四、课堂练习(2min )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Na 2O 与Na 2O 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
2O与CO
2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
2
CO
3
,Na
2
O
2
与CO
2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O
2
③Na
2O主要作氧化剂,Na
2
O
2
主要作还原剂
④Na
2O
2
可作供氧剂,而Na
2
O不行
⑤Na
2O
2
是强氧化剂,Na
2
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Na
2CO
3
比NaHCO
3
易溶于水
B、Na
2CO
3
比NaHCO
3
稳定
C、Na
2CO
3
和NaHCO
3
都能跟石灰水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D、物质的量相等的Na
2CO
3
和NaHCO
3
分别与盐酸反应得C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不能用来鉴别Na
2CO
3
和NaHCO
3
两种白色固体的实验操作是( D )
A、加热这两种固体物质,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
灰水中
B、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CaCl
2
溶液
C、在这两种固体中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
D、在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五、布置作业
2、P62 1、4、12
六、教学反思
对这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主要考虑到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组织教学内容,运用问题设计策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过程中的核心是“问题”。

所以本堂课站在有效教学的角度,针对“探究式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联系电话:
2013年11月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