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双山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名:阜新市双山煤矿编制单位:技术科编制时间:2017年3月5日矿审批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技术科:年月日机电段:年月日通风段:年月日安监科:年月日安全副总:年月日生产副总:年月日总工:年月日矿长:年月日-2-阜新市煤炭工业总公司审批意见年月日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煤矿防治水规定》(总局28号令)第十二条规定,“矿井应当对本单位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研究,编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并确定本单位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双山煤矿组织编制了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一、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及四邻关系,自然地理等情况1.位置与范围:阜新市双山煤矿位于阜新市西南22公里处的双山堡、西五道桥子、靠山屯一带,行政区隶属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管辖。
该矿距新义线东梁火车站6公里,距阜锦公路7公里,距阜新至新民公路8公里,距阜锦高速入口约10公里。
该矿区由铁路、公路西通锦州,东达沈阳,交通十分方便。
地理坐标:东经121°36′33″北纬41°52′16″该矿东侧至-500米标高和煤层可采边界,中隔冲蚀无煤区与五道桥子煤矿相望;西侧至F14、F18-1断层与阜新市海州区大鹏煤矿、海州区双山立井、双山堡村一矿和双山堡村二矿相邻;南止深部-500m标高和F15号断层及煤层可采边界;北侧至F8断层。
井田东西走向长3.11公里,南北倾斜宽1.35公里,矿区面积为4.1981平方公里,矿间留完整保护煤柱30m。
矿区范围由27个拐点坐标圈定,划定开采煤层为阜新组太平煤层和高德煤层。
其井田开采深度由+22.375至-529.625米标高,范围由27个拐点圈定,拐点座标见下表: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4-2.自然地理:井田位于医巫闾山与小松岭山脉,其地形呈起伏的低缓丘陵地带,地表地势井田内地形为北高、南低,四周低,中间高。
本区气候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春夏季多西南风,秋冬季多西北风,年均风速为1-3m/s,最大风速为3.1-6.8m/s。
每年7、8月气温最低,最高温度达40.6℃,每年12、1、2三个月最冷,最低温度为零下28℃-30℃,年平均气温7-8℃。
每年一般11月初开始结冻,次年4月上旬解冻,冻解深度为1.2-1.8m。
年最大降雨量为824.7mm,最小为310.7mm,年蒸发量在4-7月份最大,为166.0-272.5mm,在1、2月最小,为17.4-24.2mm。
根据辽宁省地震大队鉴定,本区地震裂度为七度。
二、以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述评1、资源勘查阶段:1979年4月至1981年10月,辽煤一○七队于该区进行了找煤阶段的勘查工作,共施工29个钻孔,工程量为28427.97m。
1981年12月提交了《市北-东梁区找煤勘探地质报告》,提交地质储量D级7934万吨,辽煤地质公司以辽煤地字[82]74号文件批复。
1982年7月至1987年10月,东煤一○七队于东梁地区进行了普查勘查工作,共施工44个钻孔,工程量45230.30m。
于1987年11月提交了《阜新煤田东梁区沙海组普查勘探地质报告》提交地质储量C+D级11489万吨。
东煤地质局以东煤地字[1987]第384号文件批复。
2、生产补充勘探阶段:1972年原阜新矿务局地测处对双山堡五道桥子地区进行精查勘探并提交《双山堡五道桥子精查勘探地质报告》,经辽煤字[1972]215号文批准A+B+C+D 储量2814.6万吨、投入本井田钻孔39个。
1975~1976年由原阜新矿务局地测处对东梁煤矿六井进行精查补勘,并提交《东梁煤矿六井精查补充勘探地质报告》,经辽煤生字[80]526号文批准A+B+C储量2586万吨,勘探类型为“Ⅱ类Ⅱ型”,勘探线距110米~330米,投入本井田钻孔55个。
两次勘探共投入本井田钻孔94个,勘探密度22.3孔/km2,经后期多年矿井生产实践,该井田煤层赋存状态及构造形态基本与原补勘报告确定的情况一致。
该区古地貌为一地堑型断陷盆地,盆地内部岩性自下而上依次沉积为中侏罗统蓝旗组、下白垩统义县组火山岩;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阜新组,中白垩统孙家湾组的一套碎屑沉积岩。
一般厚度大于150米。
太古界老地层只在盆地边缘出现。
自中白垩纪以后,本区一直处于地壳上升阶段,故缺失第三纪及第四纪早期、中期地层。
第四纪晚期地壳呈间歇性上升趋势,故第四纪晚期及全新世沉积地层直接覆盖于中白垩纪地层之上。
另外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无活动断层通过。
本井田构造位于东梁背斜的东南翼,受新华夏系扭动构造控制,多字型构造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短轴背向斜构造,呈雁例式排列。
井田浅部存有与东梁背斜-6-伴生的褶曲构造,向中深部为单斜构造,地层走向N6°~43°E,倾向SE,倾角12°~32°。
A、向斜:位于该井田西界外,轴向N40°~60°E,向NE倾伏,倾伏角平缓。
B、背斜:位于该井田西界处,轴向N40°~66°E,向NE倾伏,倾伏角0°~7°。
C、断层:本井田现已查清断层5条,均为正断层,具体产状见下表:断层产状要素表断层名称产状落差(m)控制程度走向倾向倾角F8N51°~61°E SE60°30~50可靠F13N9°~22°E NW70°~75°0~30较可靠F14N0°~2°E SE60°~65°50~70较可靠F15N35°~41°E NW65°0~100较可靠F18-1N2°W SW70°30~50推断D、岩浆岩:该井田岩浆岩活动较强烈,岩性为第三纪辉绿岩,经查该井田存有近东西向高角度岩墙7条,岩墙宽度1~10米,向北倾斜,倾角75°~78°,经生产实见岩墙两侧煤层变焦宽度约为岩墙宽度的1/3~1/2。
另外在可采煤层中侵入岩床范围最大,高德煤层中侵入范围次之,岩床侵入煤层之中,造成可采煤层遭到严重破坏,失去利用价值。
E、冲刷剥蚀:该井田在阜新组成煤后曾遭到白垩纪的冲刷和剥蚀,剥蚀区呈NE方向展布,其中太下煤层遭受剥蚀严重,剥蚀面积约为0.36平方公里,高德煤层次之,剥蚀面积0.05平方公里。
本井田含煤系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阜新组含煤地层。
由上向下依次为:地表第四纪洪、冲积层厚0~15m,亚粘土、亚沙土;第四系下伏白垩系孙家湾组红、紫、褐、灰绿等杂色砂纸页岩灰砂岩,层厚80~585m,孙家湾组下伏阜新组,含煤地层层间距1.4~28.4m,平均间距15.0m。
煤层走向N5º~40ºE,倾向SE,倾角∠8º~∠38º,一般∠30º左右。
该井田可采煤层赋存自上而下为太下煤层和高德煤层,各煤层结构复杂,井田浅部煤层厚度变化大,赋存不稳定,向深部煤层厚度变化较小,赋存较稳定,各煤层于井田中部赋存厚度大,向井田西南和东北两侧煤层变薄,各煤层特征见下表:煤层特征表煤层煤厚(m)夹层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太下层最大最小平均(层)(m)顶板底底12.900.8 2.430~211.4~28.4粉砂岩、泥岩泥岩高德层13.080.8 2.880~30泥岩泥岩、粉砂岩三、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含水层隔水层分布规律(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受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两大断裂的控制,阜新煤田总体地貌为三面环山的狭长型盆地,地形总趋势为北东高,南西低。
在盆地两侧发育着数十条较大的冲沟。
山区地下水多以泉的形式在冲沟出露,成为地表河流的源头。
区域内地表水系就是由这些地表小河构成的。
细河是盆地内最大的一条常年性河流,全长140Km,一般流量1m3/s~5m3/s,由东向西流入大凌河,流域面积约3000Km2。
该地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的潜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承压水。
浅部的潜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中,分布于盆地内各河流的河床、漫滩及阶地一带。
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m~10m,单位涌水量0.1L/s.m~14.43L/s.m。
渗透系数10m/d~300m/d。
区域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侵入岩破坏处处可见,广布的裂隙空间含有较丰富的深层地下水。
渗透系数一般为0.0028m/d~40.914m/d,单位涌水量为0.0007 L/s.m~0.81L/s.m。
(二)、井田水文地质条件1.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8-该含水层在区内普遍存在,主要分布在河漫滩及阶地地区,由细河、转角庙河和五道桥子河冲、洪积形成,岩性多为粉砂、中粗砂岩及砂砾石。
含水层厚度2m~3m,水位埋深0m~5m。
该含水层水量丰富,渗透系数50m/d~200m/d,单位涌水量0.22L/m.s~5.35L/m.s。
2.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分布于丘陵的岩石风化带及被第四系掩盖的基岩风化层,由基岩风化裂隙及基岩构造裂隙所组成,其岩性多为黄褐色、灰色砂岩、砂砾岩。
基岩裂隙发育不均,山丘及盆地边缘比较发育。
该含水层一般厚度为10m~30m,水位埋深0m~30m。
该层位钻孔单位涌水量0.0014L/m.s~0.018L/m.s。
3.阜新组含煤地层采空裂隙含水层该矿阜新组煤层已开采多年,形成大量的采空区。
因此矿体周围的岩石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形成了大面积的冒落带、裂隙带,经多年的渗透补给,含水量比较丰富。
四、矿井充水因素分析,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规律1、涌水量与大气降水、地表水及各含水层段水的关系矿井涌水主要以大气降水通过岩墙、断层及采动裂隙补给为主,该井田地表无地表水体。
2、开采太下煤层及高德煤层的充水因素根据矿井多年生产实践,井下出水点多在火成岩裂隙带(接触带、变质带、原生裂隙)、断层破碎带。
矿井水补给源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水、基岩裂隙水、旧巷小窑水。
其导水通道为火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采陷裂隙、井巷通道等。
3、其它充水因素(1)封闭不良钻孔的垂向贯通补给;(2)老空区积水通过采动裂隙的垂向补给。
4、井田及周边老空区分布该矿东侧至-500米标高和煤层可采边界,中隔冲蚀无煤区与五道桥子煤矿相望;西侧至F14、F18-1断层与阜新市海州区大鹏煤矿、海州区双山立井、双山堡村一矿和双山堡村二矿相邻;南止深部-500m标高和F15号断层及煤层可采边界;北侧至F8断层。
井田东西走向长3.11公里,南北倾斜宽1.35公里,矿区面积为4.1981平方公里,矿间留完整保护煤柱30m。
浅部有海州区双山立井、双山堡村一矿和双山堡村二矿,几年来开采形成采空区,有一定的积水,但距本矿采掘活动区域较远,且采空区范围清楚,不会对本矿照成影响。
五、矿井涌水量的构成分析、主要突水地点位置、突水量及处理情况根据多年的开采实践,矿井涌水量构成为:1、浅部裂隙水井筒穿过浅部风化裂隙带,有少量的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