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编单位制:生产技术科审核:总工程师:矿长: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二O一九年三月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概述 (3)一、概述 (3)二、井田自然地理概况 (4)三、矿井四邻关系 (5)第二章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 (5)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 (5)二.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0)第三章、矿井地质条件及含水层和隔水层情况 (12)一.水文地质特征 (12)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13)三、矿区岩层的含水性特征 (14)第四章矿井充水性分析 (15)一、充水因素分析 (15)二、地表水、地下水动态变化 (17)三、水文地质类型 (17)第五章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8)一、勘探程度、资源及开采条件评述 (18)二、主要涌水量分析 (19)第六章矿井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评价 (20)第七章矿井防治水工作建议 (23)一、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结论 (23)二、防治水工作方案 (23)佳竹箐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第一章矿井基本概述一、概述1.矿井位置、隶属关系佳竹箐煤矿井田位于盘县南部石桥镇果榔村境内,直距盘县城关镇24Km、乐民镇10Km、石桥镇7Km、接320国道10Km。
该矿范围的有6个拐点坐标。
北西界为拐点4与拐点3、拐点2的连线;南东界为拐点1与拐点6、拐点5的连线;南西界为拐点2与拐点1的连线,北东界为拐点4与拐点5的连线。
形状为一不规则的六边形。
南北长2.65Km、东西宽0.3~0.85Km,面积为1.1045Km2;开采深度由2050至1850m。
盘县经水塘至响水公路从煤矿东部经过,石桥鲁番至红果公路从煤矿南部经过。
南昆铁路从煤矿南部外围经过(煤矿直距鲁番4Km、红果9Km、距威红公路1Km),交通十分方便。
佳竹箐煤矿隶属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坐标系为北京坐标系:1:X=2836500, Y=25448000; 2:X=2836620, Y=35447835;3:X=2838080, Y=35448540; 4:X=2839010, Y=35449060;5:X=2838625, Y=35449575; 6:X=2837855, Y=35448940;佳竹箐煤矿交通位置图二、井田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南段,总体为台地地段,属中低山地形。
地面多被第四系坡积物覆盖,小冲沟较多,并呈树枝状展布,主要冲沟的走向与地形基本一致。
井田大部为同向坡地貌,西北部走向陡峻为反向坡地貌。
井田内最高点为东北部拐点E附近,标高为2221m左右,最低点为拐点C 附近,相对高差为341m左右。
2.河流井田内没有河流,但沟谷发育,雨季山洪暴发、溪水暴涨,旱季流量较小或干枯,水流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
3、气象本矿区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温和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有酷暑、雨量充沛。
根据盘县气象局资料:本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382.9mm,月平均气温15.2°C,日极端最高气温36.7°C,日极端最低气温-7.9°C,年平均相对湿度78%。
4、地震根据贵州省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黔城设通发【1992】230号文《关于公布贵州省地震烈度新区规划的通知》”盘县地震烈度为6度区。
三、矿井四邻关系佳竹箐北与邦达公司老洼地相邻,中间有一条南昆铁路分隔,南与贵州毕节百矿大能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樟木树煤矿隔开,中间有一条落差80m 的F4正断层隔开,矿井与周边矿井不受水害威胁。
第二章矿井建设的资源条件一、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1.地层矿井范围及其附近出露地层有从二叠系下统茅口组至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P)二叠系中统茅口组(P2m):出露于井田东南部外围。
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厚层灰岩,含白云质团块或白云岩,具缝合线构造,产腕足类、蜓等动物化石。
顶部有厚约3m左右的红褐色硅质灰岩(硅质灰岩),角砾结构,坚硬。
厚度400~500m。
与上覆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技改扩能接触。
二叠系中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分布于煤矿外东南一带,主要岩性为灰绿色玄武岩、拉斑玄武岩、暗绿色角砾及凝灰岩。
厚240m左右。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分布于井田东部,为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及煤层组成,厚度222~260m,一般为230m。
含煤29~44层,一般可采14层。
产大羽羊齿等植物化石及腕足类等动物化石。
根据岩性及其组合、沉积、特征等右大致划分为上、中、下三段。
本井田所见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的上段。
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中上部为灰黄至深灰色薄-中厚层粘土岩夹粉岩,粉砂质粘土岩;底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灰岩。
厚度20-60m。
2、三叠系(T)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分布于井田中西部,岩性主要为枯燥绿色、灰色、紫灰色、灰紫色粉砂岩、细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砂质粉砂岩、泥灰岩等,厚600m左右,分上、下两段;下段(T1f1)俗称绿色层,厚度140m左右;上段(T1f2)俗称紫色层,厚度460m左右。
第四系主要为坡积物、残积物,在井田内零星分布,厚度为0~30m。
2.构造井田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南段,总体呈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北东30~35度左右,倾角180~250井田边缘有断层F01、F11、F46、F47,井田内井下发现有小断层,构造较简单。
现对主要断层简述如下:F01斜交走向断层:位于井田西北边缘,走向东西,倾向北,倾角540~800,断距15m。
F11倾向正断层:位于佳竹箐下寨北,走向南东,倾向南西,倾角650,断距为5~15m。
F46斜交走向逆断层:位于井田西南边缘,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北,倾角650,断距6m左右。
F47斜交走向正断层:位于井田西南边缘,走向南北,倾向西,倾角550~700,断距为11m左右。
3.煤层及煤质(1).煤层井田内煤系地层属龙潭组中上段,含煤10层,9层可采,主要可采煤层为1、3、5、7、9、10、12、17、18号煤层。
现分述如下:1号煤层:全厚0.5~1.2m,一般为0.7m,可采厚度1.2m左右。
煤层层位较稳定,厚度不稳定,局部可采。
3号煤层:为煤矿现主要开采煤层。
全厚1.3~4.52m,一般为2.1m,夹石两层,可采厚度2.1~2.6m左右。
煤层层位稳定,对比可靠。
为主要可采煤层。
5号煤层:采二区一水平已经开采完毕。
全厚0.92~3.00m,一般1.60m,含植物化石及动物化石,可采厚度为1.5m左右。
煤层层位不稳定,煤层不稳定,大部份可采。
7号煤层:全厚0.3~3.01m,一般1.25m,夹石0~1层,可采厚度1.43m左右。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9号煤层:全厚0~3.00m,一般1.2m,夹石0~3层,可采厚度1.6~2.5m左右。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10号煤层:全厚0~1.5m,一般1.2m,可采厚度1.1m左右。
含植物化石,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12号煤层:全厚0.3~2.3m,一般1.2m,有分叉交合现象,可采厚度1.64m左右。
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17号煤层:全厚0.8~4.00m,一般3.00m,可采厚度3.80m左右。
含夹石0~3层,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全区可采。
18号煤层:全厚0.2~5.00m,一般3.60m,可采厚度3.80m左右。
含夹石0~1层,煤层层位、厚度较稳定,对比可靠,大部份可采。
各煤层厚度测定见下表。
佳竹箐煤矿煤层厚度测定表(3).煤质由于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0五地质队二OO五年三月提交的《盘县石桥镇佳竹箐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未提供较详细的煤质化验资料,本次设计采用了国有大矿金佳矿《佳竹箐井田精查地质报告》的煤质化验资料。
井田内可采煤层主要为贫煤。
煤质资料来源于原勘探过程中的钻孔采样测试,化验单位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
3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低中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煤类为贫煤。
5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7号煤:黑色,碎块状,玻璃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9号煤:黑色,碎块状,玻璃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煤类为贫煤。
10号煤:黑色,碎块状,玻璃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12号煤:黑色,粉状、碎块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17号煤:黑色,粉状、鳞片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18号煤:黑色,磷片状、粉状、沥青光泽。
煤岩类型为半暗-半亮型。
中低灰、特低硫,高发热量、高灰熔点。
煤类为贫煤。
煤质化验见表1-4-2。
(3)煤的工艺性能矿区内1号、3号、5号、7号、9号、10号、12号煤层原煤为贫煤,17号、18号煤层为无烟煤。
综上所述,矿区内原煤具有特低全水分、属中至低灰、低中硫至低硫、低挥发分~中挥发分、特高热值的特征。
(4)煤的用途佳竹箐煤矿原煤煤种单一,主要煤层为贫煤,具有特低全水分、属中至低灰、低中硫至低硫、低挥发分~中挥发分、特高热值的特征,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是煤化程度较高的煤种。
可作冶金、化工用煤及民用二.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1.瓦斯2010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提供的盘县佳竹箐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3#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
根据《佳竹箐煤矿2016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盘县佳竹箐煤矿2016年度CH4相对涌出量为17.9m3/t,CO2相对涌出量 5.52m3/t,CH4绝对涌出量 2.65m3/min,CO2绝对涌出量0.78m3/min,本矿为突出矿井。
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112、煤尘爆炸性鉴定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等单位对矿井主要开采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1#、3#、5#、7#、9#、10#、12#、17#及18#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3.煤层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1年对矿井所有开采煤层的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1#、3#、5#、7#、9#、10#、12#、17#及18#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均为Ⅲ级(即不易自燃)。
4.煤与瓦斯突出从佳竹箐煤矿的建设实践和井筒施工揭煤层情况,未发现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的威胁。
但根据邻区矿井资料,本井田属煤与瓦斯突出井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