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校本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校本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的手工制作课。
通过捏橡皮泥、贴画、小玩具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学习、勇于探索实践的良好品质。
2.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并学会主动交流、合作分享、实践创新。
3. 学习和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4.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动手中激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任务:充分体现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活动化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主目标,形成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捏橡皮泥、贴画、小玩具制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人、小组、班级活动方式,组织好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教学措施1. 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
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 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 对学生学习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激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5.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四、教学评价与检测注重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成果,又要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更要关注学生面对挫折和与人交往方面的表现以及习惯养成等。
在检测方面以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动手、思维、创新、学具准备、制作成果为考评。
二年级下册校本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内容课时1 3.02—3.061、今日我当家1 23.09—3.1333.16—3.202、我会洗脸洗手24 3.23—3.273、整理衣柜15 3.3.—4.034、整理床铺164.06—4.105、整理玩具174.13—4.176、收拾餐具184.20—4.247、学会撑伞194.27—4.308、修理桌椅1105.04—5.089、我当小小值日生111 5.11—5.1510、我当安全检查员112 5.08-5.2213 5.25—5.2911、流鼻血了怎么办2 1415 6.01—6.0516 6.08—6.1212、火场逃生3 17 6.15—6.19期末测试2第一课今日我当家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感受当家的不容易,父母的艰辛。
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尊敬父母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家务活,培养自理能力。
3、明白做好一件事不仅要有一定的技能,还要学会合理安排。
二、活动准备1、了解父母一天家中事务的大致安排。
2、订一个一天事务安排表。
三、活动过程1、谈话揭题小朋友,你家里是谁当家的?为什么?2、讨论以下问题并小组讨论、汇报、归纳。
a当这个家一天必须做那些事?b要做好这些事必须有那些技能?3、指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当好家。
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4、当家问题巧解答。
a根据父母所给的金额,如何安排一天的膳食?(要考虑一日三餐,还要考虑米油盐菜等,要考虑营养和每个人的口味)b如何采购一天的蔬菜、食品?如何考虑营养的搭配。
C如何安排一天的事务比较合理?D怎样安排搞卫生和洗衣服的时间?5、模拟实践,学习当家 , 每个人设想一天的工作安。
排,然后派代表模拟一天的工作,评选谁的安排最合理。
6、课外延伸,拓展实践。
把自己的安排表给家长看,让家长帮着再修改,准备当一天星期天家长。
将自己一天家长的体验写成日记和家长先进行交流。
7、活动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家长的辛苦,只有更爱父母、更努力学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二课我会洗脸洗手活动目标1、认识病菌对人体的危害,感受到清洗手和脸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洗脸、洗手的方法。
3、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洗手液、小毛巾、脸盆、图片、儿歌活动课时 2课时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猜一猜这是什么呢?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的手,它能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
也正是因为这样,它每时每刻都要碰到各种各样的东西,沾上许多的细菌。
瞧,这就是我们手上沾的细菌。
教师出示图片。
(二)观看图片,明白危害。
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洗手的重要性。
据统计,人体皮肤平均每平方厘米约有一万个微生物,尤其以皮肤褶皱处及指尖上为多。
手部皮肤上的细菌,除寄生于皮肤表面外,还存在于皮肤的汗腺、毛囊、皮脂腺内,人在1小时内至少会有3次用手去碰自己的鼻子、眼睛、嘴等部位。
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面部皮肤感染、感冒、肠道细菌感染等,都有可能通过“手---口”途径进行传播。
因此,饭前便后、接触传染病人或抚摸过宠物后,洗手是必须的一道“工序”。
第二课时(一)小组讨论,学习洗手。
1、相互交流:平时都是怎么洗手的?2、学习《洗手歌》。
你们的洗手方法科学吗?让我们来念一首儿歌,看看儿歌里说的洗手方法与你的洗手方法有什么不同?洗手歌卷起两个小袖口,轻轻拧开水龙头,我把小手伸出来,洗洗我的一双手。
洗手心、洗手背,再搓一搓手指头,两手一起冲冲水,肥皂泡泡不见了。
洗完手,先别走,对着水池甩甩手,摘下毛巾擦干净,一点儿没湿衣袖口。
3、说说儿歌里的洗手方法和自己的方法有什么不同?4、小组合作讨论:到底该怎么洗手呢?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呢?5、齐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二)实践操作,加以巩固。
1、组织洗手比赛,看看谁洗得最好。
分组比赛,其他小朋友当评委。
2、评选“洗手冠军”。
第三课整理衣柜一.活动目的1.掌握整理衣柜的方法,技巧,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能力。
2.指导学生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感受劳动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1.活动前,了解、调查学生在家的家务劳动情况。
2.上网查找资料:如何让衣柜更整洁、使用更方便。
三.活动过程1.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整理过衣柜,你是怎么整理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理衣柜。
2.出示课题(1、整理衣柜)3.说说为什么要整理衣柜?(为了让衣柜更整洁、找衣服更方便。
)4.你是如何整理衣柜的?小组合作讨论。
5.指名回答。
根据回答板书。
板书:拿出来——擦干净——-—叠衣服—-分类放——防虫蛀。
6.说说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7、你在整理时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提示:分类摆放可以按季节分,可以按人分,可以按上衣、下衣分,还可以按内衣、外衣分。
8、老师小结。
9、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模拟练习:教师把一堆各色各样的衣服放在一起,然后分小组让学生整理好,放在指定的柜子里。
10、资料展示,分组汇报。
五.活动评价表参加人员()所用时间()1.平常你是否经常自己整理衣柜?()2.整理衣柜遇到困难时你是如何对待的?()(1)请教家长(2)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3)放弃注:做得好的打三颗心,比较好的打两颗星,一般的打一颗星。
第四课整理床铺一、活动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叠被子的方法。
2、引导学生养成保持床铺美观整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1、小被子、枕头、床单。
2、图片。
3、观察父母整理床铺。
4、联系好实践基地幼儿园。
三、活动课时四、活动过程(一)看图揭趣、导入新课。
1、出示“床铺” 图片问:这是什么?你知道床铺有什么作用?(休息、睡觉、放东西……)2、图片(整齐不一的三张图片)讨论:j你喜欢哪张床?为什么?k整齐的床铺给人的感觉。
3、揭题。
(二)示范讲解,明确步骤。
1、说说自己父母(或自己)平时怎么整理床铺的?2、分小组讨论、交流整理的步骤。
3、各小组派代表介绍整理步骤,教师小结。
j掀开被子透气。
k叠被子(a、铺平被子b、两边沿往里折成长条形,C、两头往里折成四方块。
)l清理床单上的细小垃圾。
m铺平床单。
n放好被子和枕头。
(重点讲清楚叠被子的方法)。
4、教师示范整理、巩固方法。
5、自理能力好、中、差学生各一名,上台示范整理床铺,然后评价、交流。
(见教参)(三)实践练习,总结评价。
1、带领学生到幼儿园练习叠被子。
j同桌一起试着叠四方形的被子。
k能干的同学叠花样被子。
l评比,选出“小巧手”。
2、谈感受:整理过程中,觉得整理床铺要注意什么?j不要一起床就叠被子,应先通通气。
k要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床铺。
l请理掉床上的细小垃圾(头发、皮屑等)m床单平整,被子、枕头放到合适位置,做到整齐、美观。
3、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叠被子和整理床铺,以后,要自己的床铺自己整理,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个爱整洁,爱劳动的好孩子。
第五课整理玩具一、活动目标1、了解物品的分类,并会进行分类整理。
初步掌握整理玩具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分类、整洁、美观)。
2、养成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的好习惯。
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二、活动准备1、课前了解学生在家里是否会自己整理玩具的情况。
2、建议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工作:①家长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放置的地方,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
②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
③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懈不断强化,最后形成习惯。
④整理玩具的评价表格,课内发给学生,在上完本课两周后请学生和家长实事求是地完成评分工作,并请学生交给老师。
三、活动课时2课时四、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讲故事《玩具的对话》,激发学生兴趣。
二、畅谈问题,引入新课:1、讨论平平会怎么想?他应该怎么做?2、板书:整理玩具3、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来整理玩具呢?三、探索讨论,总结方法:1、我来帮平平:课件出示“许多玩具乱七八糟地放在地上的画面”,让学生上来整理玩具。
①小组讨论:“怎样整理玩具”。
②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汇报方案。
2、评选最佳方案,并归纳总结整理玩具的方法。
先把玩具分分类。
再把玩具分类放在相应的地方。
接着把玩具摆摆齐。
注:当发现玩具有损坏或很脏时,自己要想办法修或把玩具清洗干净。
3、生一起把整理玩具的方法编成儿歌的形式:玩具玩具我爱你,玩具玩具我爱你,天天跟我做游戏,轻轻拿,轻轻放,脏了给你洗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