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项练习

2019年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项练习

2019年高三历史二轮练习: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项练习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8年5月南京市三模8题〕《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1922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2、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3、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以下哪一历史结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3期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4、〔2017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17题〕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

以下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5、〔2017年11月北京海淀区期中26题〕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A、起了动员群众参加起义的作用B.基本上摧垮了地主土地制度C、为《资政新篇》提供理论借鉴D.表达了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6、观察上图,这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

对邮票表达的意义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邮标上的人物Sun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tgepeople,bytgepeople,fortgepeople”并列说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③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7、〔2017年12月安徽示范高中联考6题〕19世纪末谭嗣同《有感》诗云:“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以下与之同一主题背景的诗句是A、“塞山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B、“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C、“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D、“我白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8、《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以下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9、〔2017年11月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期中9题〕《申报》时事报道介绍了当时一位爱国者所说的一段话:“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

该报道最早可能发表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辛亥革命后10、〔浙江省2017届高考考试样卷15题〕史载,道光时〔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

它反映的是A、因“海禁”政策,湖丝只能从广东、上海出口B、道光年间,湖丝先从广东后自上海出口C、鸦片战争后,湖丝方出口海外D、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11、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因“不满意”而采取的行动是〔〕A.向中国倾销鸦片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发动甲午中日战争D.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铁索桥上显威风,……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此曲所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D.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大举侵华13、以下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两次战争期间?〔〕中英《天津条约》签字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14、以下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按时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永安建制②金田起义③定都天京④《资政新篇》的颁布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15、“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这是董必武同志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诗句。

诗中的“会”指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二】非选择题16、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17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3图14图15图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14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15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排序:图〔〕→图〔〕→图〔〕〔2分〕历史意义:〔6分〕图13:图14:图15:1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既占上海,又割台湾,胶州强立埠,国土欲瓜分,自古夷狄之横,未有甚于今日者。

——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编》材料二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原忍至今,羽翼洋人,趋炎附势,肆虐同群。

——《拳匪纪事》材料三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2〕材料三“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指的是什么?〔3〕《拳匪纪事》、《瓦德西拳乱笔记》都用“拳匪”、“拳乱”来形容义和团。

这是为什么?〔4〕请说明义和团的历史功绩。

中国近代政治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解析:作者认为中共如果不和国民党合作,干的会很糟,国共合作后,如果中共早有合作破裂的准备,会干的更好,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

2、B解析:民国二年指1913年,联系材料来理解到辛亥革命并未对中国的农村产生巨大影响。

各选项中ACD三项说法错误,较容易排除,此题选B项,反映了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改变。

3、B4、C5、D6、C解析:邮票上的人物分别是孙中山和林肯。

题目所提示的背景为1942年,当时中美同为反法西斯同盟成员国,有共同的反法西斯目标,尤其是反对日本法西斯。

而美国的国父为华盛顿;《开罗宣言》发表于1943年。

7、B 8、D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起以暴力推翻清政府为目标的辛亥革命,希望以此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来挽救民族的危亡。

9、C解析: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等,台湾人民掀起了英勇的反割台斗争,招募义军,组织抗日。

上海的《申报》发文声援:“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官可玩,而我民不可玩”,上海、福建、广东还发起了筹饷运动,筹集白银后偷运过台湾海峡交到义军手里,成为义军粮饷的重要来源。

此题选C项。

10、B解析:此题考查了清朝的海禁政策,海禁政策是指中国明清政府禁阻私人出洋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

清朝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A 项从广东、上海出口说法错误;C项湖丝在鸦片战争后才出口错误;D项道光年间,湖丝仅在上海出口说法错误;据此B项符合材料与所学。

11、B 12、B解析:从材料中“金沙江”“铁索桥”“雪山”等关键词可以判断该事件指的是长征。

导致长征的主要原因就是左倾错误路线的指挥。

13、C解析:中英《天津条约》的签署是在1858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列强分区占领北京。

14、B解析:①1851年秋,②1851年1月,③1853年,④1856年15、A【二】非选择题16、(3)排序:15→14→13图13:建立了全国性的红色政权。

图14:创建了第一支坚强的红军部队;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图1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了。

17、(1)原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

(2)蓬勃生机:中华民族反抗精神。

(3)对义和团持敌视态度。

(4)历史功绩:表达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精神;阻止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