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化工吸收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
LdX K X ( X * X )adz
dY KY a dZ * V Y Y KY a Z Y1 dY Y2 0 dZ * V Y Y
2013-7-10
K X a dX dZ * L X X
X1 X 2
K X a Z dX 0 dZ * L X X
上节内容复习
NA = 单相的分吸收(传质)推动力×分传质系数 = 双相的总吸收(传质)推动力×总传质系数 与膜系数相对应的吸收速率式 吸收速率方程 与总系数对应的速率式
用一相主体与界面的浓 度差表示推动力 用一相主体的浓度与其平 衡浓度之差表示推动力
2013-7-10
1、气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N A k G ( p pi ), N A k y ( y yi ), N A kY (Y Yi )
并流吸收塔的操作线:
L L Y X ( X 1 Y1 ) V V
L L Y X ( X 2 Y2 ) V V
2013-7-10
二、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Y1 L/V 液气比
L ( ) min V
B
B* 最小 液气比
L L (1.1 ~ 2.0)( ) min V V
2013-7-10
组成
pi
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C

1 1 K L kL
1 1 K x kx
p
组成
ZL
ZG z
距离
气膜
双膜模型
液膜
双膜控制(中等溶解度体系)
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均不 可忽略,称其为双膜控制。
如用水吸收SO2
2013-7-10
pi
传质方向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c ZG ZL z
距离
双膜模型
低浓度气体பைடு நூலகம்收时填料层的基本关系式为
L dX X1 V Y1 dY 及Z X 2 * Z Y2 K X a X X KY a Y Y *
三、适宜的液气比
1、经济核算:设备费和操作费
2、经验值:
L L (1.1 ~ 2)( ) min V V
2013-7-10
四、塔径的计算
D 4VS u
u为空塔气速,m/s, Vs为混合气体的体积流量,m3/s。
Vs由塔底到塔顶逐渐减少,一般取全塔中最大的体积流量
2013-7-10

填料层高度(对低浓度气体的计算)
D 4 A aV aZ a

4
Z
为此考虑:
微元填料层高度dZ
微元体积ΩdZ
相界面面积aΩdZ
气相传入到液相的溶质量为NAaΩdZ 单位时间传递的溶质量为NAaΩdZ
2013-7-10
物料衡算
对组分A作物料衡算
单位时间内由气相转入液相的
A的物质量为:
dGA VdY LdX
dGA N AdA N A (adZ )
2013-7-10
微元填料层内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为:
N A KY (Y Y * )及N A K X ( X * X )
dG A K Y (Y Y * )adz
dG A K X ( X * X )adz
VdY KY (Y Y )adz
最小液气比的求法
图解法
•正常的平衡线
Y1 Y2 L ( ) min * V X1 X 2
Lmin V
Y1 Y2
* X1
X2
2013-7-10
•平衡线为上凸形时
Y1 Y2 L ( ) min V X 1 X 2
Lmin
Y1 Y2 V X X
1
2
2013-7-10
c c A A 1 KL
传质推动力的图示
增加气相分压或减小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2.关于传质阻力
1)溶解度很大时的易溶气体 气膜控制(易溶体系): H很大,m值很小 1 1 1 m kG Hk L ky kx
p p* p pi y y* y yi
气膜 液膜
p* pi
X2 0
Lmin
m 0.757
V (Y1 Y2 ) 34.5(0.0133 0.000133) 0.0133 Y1 0 X2 0.757 m
25.8kmol/ h
2013-7-10
3)每小时用水量
L 2Lmin 2 25.8 51.6kmol/ h 928.8kg / h
传质方向
p
组成
pi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1 故 1 K y ky
1 1 K G kG
c ZG ZL z
距离
1 1 m Ky ky kx
2013-7-10
1 1 1 K G kG Hk L
双膜模型
液膜控制(难溶体系):
p
气膜
液膜
1 1 kx mk y
1 H kL kG
• 操作线通过物料衡算确定,仅与L、V及两相组成有 关,而与塔型及压强、温度等无关
2013-7-10
• 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操作线位于 平衡线下方,则应进行脱吸过程 • 任一截面上的传质推动力为该截面上一相的组成 与另一相的平衡组成之差,为操作线与平衡线的 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相距越远,推动力越大。
一、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第二章
吸收
二、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三、塔径的计算
第三节 吸收塔的计算
四、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五、理论板层数的计算
六、吸收的操作型计算
2013-7-10
研究逆流操作的填料塔
吸收塔逆流操作的优点
1、可获得较大的平均推动力,提高吸收速率。 2、塔底液体与刚进塔的混气接触,有利于提高出塔吸收 液的浓度,从而减少吸收剂用量 3、塔顶气体与刚进塔的吸收剂接触,有利于降低出塔气 体浓度,提高溶质吸收率。
2、液膜吸收速率方程式
N A k L (ci c), N A k x ( xi x), N A k X ( X i X )
3、总吸收速率方程式
N A K G ( p p* ), N A KY (Y Y * ), N A K y ( y y* )
N A K L (c* c), N A K X ( X * X ), N A K X ( x* x)
2013-7-10
吸收塔的设计计算,一般的已知条件是:
1 ) 气 体 混 合 物 中 溶 质 A 的 组 成 ( mol 分 率 ) 以 及 流 量 kmol/(m2.s)
2)吸收剂的种类及T、P下的相平衡关系
3)出塔的气体组成 (分离要求已定)
2013-7-10
• 计算:
1、操作型:
对已有吸收塔的操作条件和吸收效果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 1)给定操作条件,求吸收效果,即气液两相出口浓度 2)给定吸收效果,确定操作条件
2013-7-10
所以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将涉及到物料衡算、传质速率与相平衡三种关系式的应用
但是: N A KY (Y Y *)
NA KX (X *X )
只适合于描述稳态操作的吸收塔内任一横截面上的 速率关系,而不能直接用来描述全塔的吸收速率。 塔内各界面上的吸收速率并不相同。
另外: A(气液接触面积)难于测定
Y1 Y2 V Y1 X2 m
例:空气与氨的混合气体,总压为101.33kPa,其中氨的分 压为1333Pa,用20℃的水吸收混合气中的氨,要求氨的回 收率为99%,每小时的处理量为1000kg空气。物系的平衡关 系列于本例附表中,若吸收剂用量取最小用量的2倍,试
2013-7-10
求每小时送入塔内的水量。 溶液浓度(gNH3/100gH2O) 分压Pa 分析: 2 1600 2.5 2000 3 2427
V (Y1 Y2 ) L( X1 X 2 )
L L Y1 X 1 Y2 X 2 V V
吸收剂浓度X1的确定 吸收率 A 混合气中溶质A 被吸收的百分率 物料衡算方程
浓端
A
Y1 Y2 Y1 V X 1 X 2 Y1 A L
Y2 Y1 (1 A )
求水量
解:
吸收剂用量L 已知L/Lmin 求Lmin
平衡常数
1)平衡关系
y* 1.6 10 3 p* 0.01604 Y* * * 3 3 p p 101.33 10 1.6 10 1 y
2013-7-10
2 / 17 0.0212 X 100 / 18
操作点
P p
气 相 总 传 质 推 动 力
液相总传 质推动力
E
P
pi
pG
组成
pi
传质方向
p

液相分传 质推动力 气相分传 质推动力
Ci
气相主体 液相主体
G
L
距离
CL z
O
c
c i c
c
双膜模型
p p c c N A A Ai Ai A p A p A 1 1 1 kG kL 2013-7-10 K G
平衡关系为 : Y 0.757 X
2)最小吸收剂用量:
Lmin
Y1 Y2 V Y1 X2 m
2013-7-10
其中:
1000 V 34.5kmol空气 / h 29
1.333 Y1 0.0133 101.33 1.333
Y2 (1 0.99)Y1 0.01 0.0133 0.000133
Ga,ya La,xa
如何衡算?
V,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