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拟获奖论文名单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拟获奖论文名单

鄢德奎
福州大学法学院
乡村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
杨西多
湖北三峡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法》第167条对股权买卖之准用
杨旭
清华大学法学院
法官惩戒语境下案件评查机制的检视、反思与优化
于晓君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可接受性论证:行政裁量的治理新机制
余煜刚
广州大学法学院
新时代党规国法有机统一的内涵及其实现
曾明生
曹明德
中国政法大学
司法行政权管理权与省级统管的实证研究
陈建华
湖南省郴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冲突功能论视角下新时代公共事件应对策略研究
陈墨
武汉大学法学院
人工智能刑事风险的治理逻辑与刑法转向——基于人工智能犯罪与网络犯罪的类型差异
陈伟
熊波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个人信息保护权利模式的中国进路
程关松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与责任清单的功能实现
刘启川
东南大学法学院
法定纳用私人的法理界限
马丽
国家行政学学院
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中国法学之三大要领
马荣春
扬州大学法学院
法院知识治理的裂缝与弥合——基于预备法官培训的实证研究
彭世理
卢安林
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司法裁判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彭中礼
中南大学法学院
成都两级法院深化司法公开改革之实证考察
施志源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从“北雁云依案”看“姓名决定权”与社会公序的价值冲突
宋天一
陈光斌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调判分离还是调判结合:法院调解的中国图景
王聪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科技在秩序行政中的适用空间——论“网约车”利益博弈与司法救济之路径破解
王再忠
黄美容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大数据视野下非内容性电子数据监控规制研究
行政协议执行司法救济研究
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人权视角下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证研究
黄淑涵
武汉大学法学院
认真对待瑕疵:论行政行为适用法律乱象的司法审查——以256份行政裁判文书为样本的分析
李辉品
李欢如
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回归合理办案区间:探索员额制后法官工作饱和度的“帕累托最优”
李洁
孙振庆
中国人民大学多元化解机制中心
从自由竞争到公平竞争——竞争理念和竞争法理念嬗变的视角
国家治理视角下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法律治理
李炳烁
刘同君
江苏大学法学院
权利保障与空白填补:刑事诉讼迟延国家赔偿程序之建构
李琛
湖南省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
新时代中国刑法教义学中的终身监禁适用标准研究
李冠煜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我国工伤超期申请救济法律问题研究
李莉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
隐性知识如何表达——论法官培训的定位反思与制度构建
戴果
湖南省安化县人民法院
党政机关“联合行文”条款的必要性分析——以15部中央党政机关联合行文的党内法规为基础
樊英
吉林大学法学院
纠纷解决与美好生活
方乐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银行卡冒用民事纠纷的损失负担机制研究
高欢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
人民法庭实行司法责任制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基于152个人民法庭的实证分析
刘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司法改革背景下行政审判职权的分化与整合——基于当前“一干多支”的管辖现状为视角
罗梓榆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治的中国策略选择——以南海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立为例
涂少彬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论民生行政法的基础问题
于立深
东南大学法学院
二等奖(32篇)
题目
作者
工作单位
生态文明自然观的法哲学思考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我国当代犯罪学研究基本状况调查报告
张超
河南警察学院
社会宪治主义: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关系新论
张海涛
山东大学法学院
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技术优化——基于2087篇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张华
山东大学法律方法与立法学研究中心
从国际社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社会基础理论的当代发展
张辉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吴常青
薛大政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
法律认知的信任逻辑与法治评估的“伪精确”
伍德志
安徽大学法学院
大数据思维下的犯罪数据可视化应用探讨
徐凡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
新时代国家治理视阈中的边疆司法治理
徐清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亲亲相隐”的当代价值与体系重构
薛沈艳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邻避治理中的结构失衡与转型路径
陈敬根
上海大学法学院
我国监察体制变革下的以审判为中心原理揭示及应用
陈胜
姜福
福州大学法学院
员额制背景下检委会委员办理案件
及责任承担问题研究
邓昆
胡建芳
甘肃省嘉峪关市人民检察院
房屋租赁权与抵押权的对抗、反击与平衡——以全国29件涉虚假租赁对抗执行的案件为切入
关佩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容缺受理制度的法理基础与完善路径
陈艳飞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
环境公益诉讼损害赔偿量化标准之构建
——以70件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为样本
谌香菊
湖南省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
论审查决定的法律效力:以地方性法规为中心
程庆栋
厦门大学法学院
员额制改革成效的评价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获得感视角
戴国
张晓玮
曾竞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行政民事侵权责任的量责规范化——以过错与原因力作变量构建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课题组
论非典型性无罪
孙皓
天津大学法学院
共享经济监管模式的转型:迈向竞争导向型监管
孙瑜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论人工智能体刑法适用之可能性
田小楚
西安交通大学
论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律共同体建设
肖永平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新时代的挑战:人机伦理的私法表述
徐文
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知识产权法中的停止侵害救济制度
杨涛
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乡村治理体系建构中主体性法治文化的培育
余俊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治化规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和衔接”的本质定位
曾钰诚
厦门大学法学院
解决牵连犯问题的第三条路径——构建符合我国大陆刑法实际情况的牵连犯理论
赵越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
三等奖(57篇)
题目
作者
工作单位
在逻辑与经验之间:寻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新模式——试论“先民后刑”模式及其适用
困境与进路:即时通讯记录在民事诉讼中的的采用
张鸣鸣
邓咏诗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
我国监察调查材料证据能力之规范结构
张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熵增时代的国际法演进与中国建构性参与
张相君
福州大学法学院
环境民事公私益诉讼并行运行的困境与出路
张旭东
福州大学法学院
PPP规制中的行政法调控
赵玮
山东大学
论提升检察公信力的路径——基于全国31省市近3年实证调研与数据挖掘的探讨
庄绪龙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国外公私合作的适用范围及其行政法治启示
邹焕聪
江苏大学法学院
P2P网络借贷的刑法管控——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限缩新论为视角
邹玉祥
吉林大学法学院
优秀奖(51篇)
题目
作者
工作单位
“一带一路”背景下设置区域性纠纷解决中心之维度探析——基于中国全域发展为视角
陈梦晋叶丹
湖南省益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韩业斌
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为什么环境法需要法典化——基于克服环境法律复杂化的解释
何江
重庆大学法学院
转型时期中国司法的社会回应:方式、策略及可能风险
侯明明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调研报告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民法院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程序法治重要论述的研究
胡晓霞
西南政法大学
论我国刑事速裁程序的完善
李卫东
杨雪飞
湖南省湘阴县人民法院
信息经济学视域下裁判说理的动态化研究——以纳什均衡理论为指引
李晓磊
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
法治中国的道路问题:以价值逻辑为中心
廖奕
武汉大学法学院
新时代背景下的智慧法院:将人工智能融入审判的应用路径
刘畅
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
论中国法学的人性基础
刘清生
福州大学法学院
农村土地承包:案件类型、争议问题与对策思考
蔡睿
清华大学法学院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以信息敏感性理论为视角
蔡远程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
论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权利及其保障
曹晟旻
山东大学法学院
主体、规范、运行: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的路径探析
陈寒非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海上安全风险规制的范式安排:从单边管控到区域协同
第十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
拟获奖论文名单
(按作者姓氏拼音排序)
一等奖(10篇)
题目
作者
工作单位
央地关系视角下环境法的常态化实施——从压力传递型实施到法治推进型实施
邓可祝
重庆大学法学院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哲学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