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斜边 直角边定理

斜边 直角边定理

A
B
C
D
A
B
D
C
教学活动6
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1.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四项依据:“SAS”、“ASA”、“AAS”、“SSS”“HL”其中,“HL”定理只适用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
2.使用“HL”定理时,必须先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然后证明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教学活动7
课后作业
75页练习1.2.3题
教学活动3
揭示课题,理解定理
1.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斜边、直角边定理 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斜边、直角边定理”或“HL”)
2.注意:
(1)“HL”定理是仅适用于Rt△的特殊方法。因此,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除了可以使用“SAS”、“ASA”、“AAS”、“SSS”外,还可以使用“HL”。
(2)应用HL定理时,虽只有两个条件,但必须先有两个Rt△。书写格式为:
在Rt△______和Rt△______中,
∴Rt△______≌Rt△_
教学活动4
应用例题,巩固定理
例7.如图19.2.18,已知AC=BD,∠C=∠D=90°,求证:Rt△ABC≌Rt△BAD.
证明:∵∠C=∠D=90°,
∴△ABC与△BAD都是直角三角形.
习题13.2 6题
教学活动8
教学反思
1.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特别是学生做三角形作品展示、点评的机会不足,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片面理解,不能引发学生深思,也就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在上课过程中多关注学困生
1. , ,(SAS);
2. , (ASA);
3. , , ,(SSS)
4. , (AAS)
等等,让学生抢答。
问题:有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
教学活动2
实验操作,探究结论
已知两条线段4cm,5cm,以5cm长的线段为斜边、4cm长的线段为一条直角边,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步骤:
1.画一线段AB,使它等于4cm;
2.学生注意的地方
a、书写格式
b、找对应角、对应边
c、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般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比较,初步感受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探究性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态度,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3、熟练使用“分析综合法”探求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斜边、直角边定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难点:灵活地运用各种全等识别法识别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是否全等。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投影仪、圆规、三角板、剪刀、纸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如图,△ABC和△ 都是直角三角形,请你用所学的知识,须加上什么条件直角△ABC和△ 全等。并说明理由》教学设计方案
临汾地区曲沃联办中学校学员姓名吕桥河
课题名称
13.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6..斜边直角边)
科目
数学
年级
八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1.这一节是在研究“一般三角形全等判定”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一步研究“斜边、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通过探究性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读题、识图能力,提高学生观察与分析,归纳与概括的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1、已知斜边和直角边会作直角三角形;
2、熟练掌握“斜边、直角边定理”,以及熟练地利用这个定理和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画∠MAB=90°;
3.以点B为圆心,以5cm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射线AM于点C;
4.连结BC.
△ABC即为所求.
把你画的直角三角形与其他同学画的直角三角形进行比较,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吗?
换两条线段,试试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操作,并巡回辅导,学生看书、画图、剪纸、叠合、思考,并互相讨论、探索)
在Rt△ABC与Rt△BAD中,
∵AB=BA,
AC=BD,
∴Rt△ABC≌Rt△BAD(H.L.).
教学活动5
巩固练习,达成目标
1.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高,则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BD=______,∠BAD=______.
2.如图,已知∠ACB=∠BDA=90°,若要使△ACB≌△BDA,还需要什么条件?把它们分别写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