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一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调查

实验一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调查

实验一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调查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认识群落中不同种群个体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的不同类型(即随机分布型、集群分布型、均匀分布型),学会用 2检验法判断种群空间格局类型的方法。

二、仪器、设备及材料
皮卷尺、铅笔、野外记录表格、计算器
三、野外调查步骤
(1)准备工作
每5-6名学生为一组,选择所需研究的植物种群,并确定合适的样地位置。

出发前先画好野外记录表格(见附表1),并带齐调查所需物品。

(2)确定样地面积
应根据最小面积法确定,一般草本植物可用1m×1m的样地,灌木可用5m×5m样地,乔木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尺寸,如可用20m×20m的样地。

(3)采用邻接格子法在所选样地中划分小样方
一般草本可考虑0.1m×0.1m或0.2m×0.2m,灌木可用1m×1m,乔木可用4m×4m或5m×5m。

(4)计数
将每一小样方中待测植物的株数,记录在野外记录表格中。

四、数据处理
将所得野外数据进行整理,并用χ2
检验法进一步数据处理(见附表2)。

如果一个种群的个体分布是随机的,那么各样方包含0, 1, 2, 3,…,n 个个体的概率分布都应符合泊松级数。

级数可为下列形式: e m e m me e m -n m -2m
-m -n 2!!,。

,,, 其中m 为样方中的平均个体数,即均值x 。

检验是用χ2值来检验实测值(即含0,1,2,3,…,n 个个体样方的分布频次)与理论期望值(即泊松理论的期望频次)是否吻合,有无显著差异。

其统计量为:
∑理论期望值)(实验值-理论期望值=22χ 查χ2分布百分表,比较χ2
的计算值与查表值,通常可作出以下判断:
若χ2χ2
0.01(f)≥,属于非随机分布;
若χ2<
χ20.05(f),即是随机分布; 若χχχ2
0.05(f)22
0.01(f)≥ ,认为可能不适合泊松分布。

检验时每一级的理论值必须大于5,若小于5,可将相邻区间合并直至满足要求。

数据处理表(见附表2)计算得χ2值,查表得
χ20.01(f)和χ20.05(f),
再与χ2比较,确定所研究是否为随机分布。

>
五、实验地点
中北大学附近
六、对实验报告的要求
1、每组中同学,要求每人所选植物种类或所选样方大小不同。

2、知道物种名称的填在表头相应位置,否则取实物做标本,然后附在报告中。

3、实验报告中必须包含附表1和附表2及处理过程。

4、对记录数据处理并得出是否为随机分布的结果。

附表1 种群空间格局样方表
日期:物种名称: 样地面积:观测人:
附表2 χ2法数据处理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