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会计诚信问题地思考

对会计诚信问题地思考

目录摘要 (2)英文摘要 (3)1前言 (4)2当前会计诚信面对的问题 (4)2.1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 (4)2.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 (5)2.3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 (5)3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5)3.1经济利益驱动,相关各方难辞其咎 (6)3.2各种制度不健全 (6)3.2.1外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到位 (6)3.2.2会计信用制度不健全 (7)3.2.3公司制度缺陷 (7)3.3成本收益失衡,相关各方不惜以身试法 (7)3.4诚信道德不彰,相关各方不能洁身自好 (8)4不诚信的危害 (8)4.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 (8)4.2危害企业和会计人员自身 (9)4.3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9)5解决的途径 (10)5.1加强诚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诚信意识 (10)5.2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10)5.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奖惩制度 (11)5.4培育良好的会计诚信环境 (11)6结语 (12)7致 (12)8参考文献 (1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会计造假和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会计诚信危机日益严重,近年来发生的会计造假事件,已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业的社会信誉。

会计诚信问题也成为每个会计从事人员现阶段都应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会计诚信度的高低,也关系到企业的存亡与发展,关系到投资者的预测与决策,关系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与管理,本文探讨了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危害及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会计诚信;问题;思考;对策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lead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fraud and accountinginformation of accounting integrity crisis occurred in recent years, the accounting fraud events,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an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accounting occupation social reputation.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tegrity has become each accounting personnel engaged in this stage should be to face and consider. Accounting integrity level,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of enterprises,related to the prediction and decision of investors, in relation to th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themanagement of the stat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accounting credibility, harm and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in.Keywords: accountinghonesty; problem; thinking; Countermeasures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思考1.前言“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容之一,诚信原则在会计行业中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一直把真实性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诚信是会计职业道德的精髓。

会计诚信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诚信落实到会计行业表现为真实,准确记录经济活动中的一切往来,不人为的隐瞒和虚构,不随意改变会计容,流程而达到个体或私有目的。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政府和公众需要公开、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诚信变得更为社会所重视。

2.当前会计诚信面对的问题2.1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基础不规主要表现为会计核算不按照规操作程序进行,混岗、无证上岗在一些单位存在;无视国家财经法规,没有严格按财务制度对经营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听凭单位领导指挥。

当今社会中,一些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面对金钱、权利、地位的诱惑,会背弃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好处;还有一些会计在领导的压力下做假账,篡改数据,使信息失去真实性,会计人员身份不独立,受后面领导指使,这也是会计出现诚信问题的一个原因,会计出现诚信问题,与其从业环境也有莫大关系,一些单位在招聘会计时,对应聘人员的职业道德很少关注。

2.2会计信息失真严重,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主要表现为有些会计人员墨守成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较强主观随意性,不严格按制度处理经济业务,极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从而造成截留隐瞒收入,乱挤乱摊成本、费用,使用虚假发票,编造和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私设小金库等,严重造成会计核算不真实、不完整,会计信息失真普遍严重,以达到偷漏税收的目的,利润人为操纵,制造虚假业绩等不良现象。

2.3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经济体系不健全,市场透明度不高,会使一些没有职业道德的会计有空子可钻,这是会计诚信不足的外部原因。

主要表现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监督标准各不统一,各自为政,不能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处罚力度不大,使得违反会计法规的成本低廉且能给者带来超过成本的利益,一定程度助长了造假的气焰。

目前,诚信不足、会计职业道德失的第一原因是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透明度低导致诚信激励机制不足。

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并得到应有的惩罚。

现阶段我国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本身不具备诚信保证机制,没有能力对违规交易者给予足够的惩罚,并使市场主体自发形成诚信约束机制和道德规。

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3.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政企不分的情况普遍存在,地方政府的业绩与当地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

为了争取企业上市、获得外来投资或出于某种需要,地方政府指令、参与或默许企业会计造假的事件屡见不鲜。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3.1经济利益驱动,相关各方难辞其咎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取得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以此获得投资、政策倾斜、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事业单位通过会计造假能获得预算外收入,充实小金库,解决单位职工福利,通过会计造假,单位负责人可以粉饰业绩,提高个人声望和收入,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供应商、银行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等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则可通过遵从造假指示而取悦企业管理者,从而保住现有地位职务甚至获得升迁等。

我国对会计造假“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而经济处罚必须由股东权益来支付,很少追究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责任。

对造假者来说由于打击力度不够,惩处不到位,使得造假成本太低,加剧会计诚信水平的下降。

而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尚处于买方市场,为了占有一席之地,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报告。

正是企事业单位各方在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外在规打击力度过小,致使虚假会计信息不断产生。

所以利益的驱动是会计失信的根本原因。

3.2各种制度不健全由于我国仍处在新早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这对会计信息生产形成了制度上的约束。

3.2.1外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和不到位从部看,一些会计主体的会计行为缺乏透明度,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部制约和监督机制。

有些会计主体虽建立了一些控制度,但制度得不到真正落实,形同虚设,财会部门不能有效履行会计职能,致使人为会计造假行为不可避免。

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其对会计的监督很难有成效。

3.2.2会计信用制度不健全诚信是制度的反映和体现,诚信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信用关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

一个有序的信用体系是建立在一个有效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确立起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制度;金融制度、财税制度、投融资制度还很不完善,使信用活动缺乏制度约束,其中最根本的是有效的产权制度。

产权明晰是达成一切交易的必要条件,也是形成正常信用关系不可或缺的条件。

产权界定不清,将使行为主体无法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准确的预见,增加交易费用与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造成社会福利大幅度下降;财产权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造成行为主体缺乏遵守信用的在动力,产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从而破坏市场经济秩序。

3.2.3公司制度缺陷一是股权结构不合理,“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由于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仍在推进的过程中,许多公司的国有股或最高领导者仍处于绝对控股地位民,其他股东不可能真正意义上对大股东形成约束,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容易成为形式。

二是董事会、监事会存在缺陷。

表现为缺乏必要机制来保障全体董事严格遵守义务,维护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诚信义务、不勤勉尽责的现象时有发生;独立的非执行董事缺乏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能力;过分突出董事长的地位和作用,与董事会以集体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

企业的中小投资者们,他们大都是依据事务所审计后的会计信息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投资人的利益。

3.3成本收益失衡,相关各方不惜以身试法与普通商品一样,虚假的会计信息也存在供给与需求。

对于造假者而言,只要造假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造假者就有“博弈”的理由与冲动。

造假的预期成本是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乘以被处罚的金额,而预期收益是少缴税金、增加分红、上市或配股以及募集的资金等多种收益之和,造假的收益明显大于成本。

长此以往,就会出现遵纪守法者利益受损,而造假者却能获利丰厚的奇怪现象,从而使得那些原本讲求诚信的企业在利益驱动下也走上造假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