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和包含物
第十六章+固体分散体和包含物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③载体材料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当药 物分散在载体材料中,由于高度分散的药 物被足够的载体材料包围,使药物分子不 易互相形成聚集体,从而保证了药物的高 度分散性、加快药物的溶出与吸收。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固体分散体的缓释原理 • 水溶性药物及难溶性药物均可用固体分散 技术制备缓释型固体分散体, • 其原理在于:采用水不溶性的高分子聚合 物(如乙基纤维素)作为载体材料形成不 溶性的网状骨架结构,使药物的释放受到 阻碍。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 • • •
(2)聚丙烯酸树脂类 聚丙烯酸树脂(eudragit,简称EU) 广泛用于制备缓释固体分散体的材料 EU E,胃溶 EU RL,EU RS;胃肠不溶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3)脂质类 • 胆固醇、β-谷甾醇、棕榈酸甘油酯、巴西 棕榈蜡及蓖麻油蜡等。 • 可以降低药物的溶出速率 • 常采用熔融法制备缓释型固体分散体。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聚维酮类 • 聚维酮(PVP):无定形,熔点较高,易溶 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 • 溶剂法制备 • 抑晶作用 • 缺点:易吸湿而老化 • 吡罗昔康PVP 、替马西平-PVP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3)泊洛沙姆188(poloxamer188) • Poloxamer188易溶于水,能与多种药物形 成孔隙固溶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增加药 物的溶出效果明显大于PEG载体。非离子 型表面活性剂。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特点 • 优点: • ①利用水溶性高分子载体,可增加难溶性 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从而提高药物 的生物利用度。 • 如:PEG-尼莫地平低共熔混合物 • ②难溶性高分子载体可延缓或控制药物释 放。 • 如硝苯地平-HP-55(HPMCP)-PVP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三、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 1.低共熔混合物 • 低共熔混合物系指在较低的温度下,将适 当比例的药物与载体熔融,制得均匀液体 的混合物,再经骤冷固化而制成的固体分 散体。微晶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固体溶液 • 药物在载体材料中(或载体材料在药物 中)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所形成的系统, 称为固态溶液。
dC/dt为溶出速率 D为溶出药物扩散系数 V是溶出介质的体积 δ为扩散层厚度 S为药物的表面积 Cs为固体药物的溶解度 Ct为t时间药物在溶液中的浓度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D/Vδ——常数 • Ct≤Cs
• dC/dt=KSCs
• 表面积S将会极大的增加,溶出速率显著加 快。 • 如诺氟沙星-PEG6000,溶出速率增大数倍 • 胰岛素-水杨酸钠-甘露醇固体分散体栓剂 0.5IU/kg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二、载体材料
• • • • 水溶性载体材料 难溶性载体材料 肠溶性载体材料 为了达到速效、缓释或定位释药的目的, 也可以将它们以一定比例相配合使用。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1.水溶性载体材料
(1)聚乙二醇类 聚乙二醇(PEG) PEG4000或PEG6000 水溶性、部分有机溶剂可溶;Mp:55~ 65℃、毒性较小、性质稳定(180℃以 下)、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干扰药物的含 量分析。 • 常用熔融法制备。 • • • •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药物高能状态 • 在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型或亚稳态 的晶型存在,处于高能状态(即这些药物 分子的扩散能量很高),所以溶出很快。 如:吲哚美辛-PVP,药物以无定型状态存 在,溶出很快。 药物溶出速度:分子状态分散>胶体、无定型 >微晶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3)载体材料的影响 • ①载体材料提高药物的润湿性 • ②载体材料对药物有抑晶性 载体材料可阻止已分 散的药物再聚集析晶,由于药物和载体材料在溶 剂蒸发过程中的氢键作用或络合作用等,载体材 料能抑制药物晶核的形成及长大,非结晶的无定 形状态分散于载体材料中,溶出必然较快。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3.共沉淀物 • 共沉淀物(也称共蒸发物)是由药物与载 体材料二者阶恰当比例形成的非结晶性无 定形物,因为它具有玻璃般透明、质脆、 无确定的熔点被称为玻璃态共熔体。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四、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 1.熔融法 • 载体加热熔融+药物混合骤冷固化固 体分散体 • (熔点低的载体) (多个晶核迅速形 成) 典型品种:滴丸
药物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豆豉 荆芥 淡竹叶 甘草 桔梗 薄荷脑 制成
投料量(g) 200 200 120 100 80 80 100 120 20 ?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本章导读
各种制剂新技术的概念、特点 各种制剂新技术的应用与制备工艺 各种制剂新技术的评价 处方举例 案例分析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一节 固体分散体
• • • • • • 概念、特点 载体材料 固体分散体的类型 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固体分散体的释药原理 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一、概述
• 1.概念: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系指通 过适当的方法,将药物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 形状态等均匀分散在某一固态载体物质中所形成的 分散体系。 • 可以根据需要,将其作为中间体,进一步制成胶囊 剂、片剂、软膏剂、栓剂以及注射剂等。 • 将药物制成固体分散体所采用的制剂技术则称为固 体分散技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③肠溶性高分子载体则控制药物于小肠释 放。 • 如硝苯地平 -HP-55固体分散体 • ④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 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和刺激性、可 使液体药物固体化等。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缺点: • 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缺点是药物的高度分散 状态不够稳定,久贮易产生老化现象。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溶剂分散法
载体
• 药物+有机溶媒溶解混匀除去溶媒 共沉淀的固体分散体 • 可采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法得到。 • 此法的优点是不用选择药物和载体的共同 溶剂,只需选择能溶解药物的溶剂即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3.溶剂熔融法 • 药物 + 溶剂 溶解+熔融的载体混 合骤冷固化 (小剂量液体药物)(少量) • 本法可适用于液态药物(如鱼肝油、维生 素A、D、E等)或受热稳定性差的固体药 物。 • 凡适用熔融法的载体材料均可采用。
六、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别
• • • • • 溶解度及溶出速率的测定 热分析法 X射线析射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谱法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1.溶解度及溶出速率的测定 • 难溶性药物制成的固体分散体其溶出速率一 般比原药快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热分析法 • 常用差示热分析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二种。差示热分析法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又称差热分析, 是使试样和参比物在程序升温或降温的相同环境中,测量 两者的温度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主要是测定 固体分散体中是否有药物晶体的吸热峰,或测量其吸热峰 面积的大小并与物理混合物比较,从而考察药物在载体中 的分散程度。 • 如硝苯地平(NEP)-水溶性-肠溶性材料固体分散体的 DTA测试结果见图。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4.研磨法 • 药物 + 载体
研磨 固体分散体
• (小剂量药物) (降低药物的粒度,药物与载体氢键结 合)
• 常用的载体材料有微晶纤维素、乳糖、PVP 类、PEG类等。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5.热熔挤出法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五、固体分散体的释药原理
• 速释 • 缓释 • 定位释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2.溶剂法 • 根据载体能否溶于有机溶剂又分为共沉 淀法和溶剂分散法。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共沉淀法
• 载体+药物+有机溶媒溶解除去溶媒共沉淀的固体分 散体 • (熔点高的载体) • 所用的载体应既能溶于水,又能溶于有机溶剂,如MC、 PVP等。 • 优点:避免高热,适用于对热不稳定或易挥发的药物。 • 缺点:有机溶剂成本高,且有时难于除尽,使得本法制备 的固体分散体会因含有少量的有机溶剂而引起药物的重结 晶,导致主药的分散度降低。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举例
• 磺胺嘧啶-乙基纤维素固体分散体 • 药物的释放以骨架扩散为主,一般符合 Higuchi方程或一级动力学过程。当使用 HPC、PEG等作致孔剂时,可将药物的释 放调节至零级动力学过程。 • 溶剂法制备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用固体分散技术开发难溶性药物缓释产品 是一种值得研究发展的新途径,通过选择 适当的载体及恰当的药物与载体的比例, 可获得释药速率适当的固体分散体。 • 如尼莫地平为难溶性的药物,采用亲水性 高分子材料HPMC为载体,按一定比例将药 物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再制成片剂,既提高 了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又控制了药物的释 放速率。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3.固体分散体的定位释药原理 • 定位释药 • 将药物选择性地输送到胃肠道的某一特定的部 位,以速释或缓释的形式释放药物。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 肠溶性固体分散体 • 特点:①在胃内的生理环境中保持完整, 防止药物在胃内释放;②进入肠道后,按 预设的位置和时间释放药物。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中山大学药学院药剂室 徐月红 E-mail:yuehongxuhi@ QQ:691416065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七日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知识点 回 顾 缓释 控释 靶向
第十六章 制剂新技术
处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