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1 前言 02 总则 (1)2.1编制原则 (1)2.2编制依据 (1)2.2.1法律、法规、规定依据 (1)2.2.2相关标准及规范 (2)2.2.3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 (4)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4)3.1企业基本信息 (4)3.1.1企业基本信息 (4)3.1.2所在区自然环境概况 (6)3.1.3社会环境状况 (8)3.1.4环境功能区划 (10)3.1.4企业公用工程 (12)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13)3.2.2土壤环境受体 (16)3.2.2水环境受体 (16)3.2.3道路环境受体 (17)3.3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17)3.3.1风险物质情况 (17)3.3.2危险物质储存及输送情况 (21)3.4生产工艺 (24)3.4.1生产工艺得分情况 (25)3.5安全生产管理 (26)3.6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27)3.6.1风险防控措施情况 (27)3.6.2环境防控设施说明 (33)3.7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34)3.7.1现有应急物资 (34)3.7.2内部救援队伍 (36)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41)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1)4.1.1国内外同类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资料 (41)4.1.2企业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47)4.2突发事故状态下排放污染物分析 (49)4.3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52)4.3.1泄漏源强分析 (52)4.3.2火灾、爆炸事故源强分析 (54)4.4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57)4.5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59)4.5.1火灾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59)4.5.2罐区油品泄漏危害后果分析 (60)4.5.3运输过程中泄漏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60)4.5.4外界灾害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61)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62)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62)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62)5.3环境应急资源 (63)5.4历史经验教训总结 (64)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64)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65)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67)7.1环境风险评价目的 (67)7.2环境风险评价等级 (67)7.2.1环境风险受体敏感性(E) (67)7.2.2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69)7.2.3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70)2.2.4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74)8 附图 (75)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销售分公司榆树油库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1 前言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风险防范与管理,2011年10月,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明确提出了“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理突发环境事件,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开展环境风险调查与评估”。

为贯彻落实“十二五”环境风险防控任务,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为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提供切实指导,为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差别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环保部出台了《关于印发<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2014]34号)。

根据文件精神,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

企业开展达标建设,明确环境风险评估是做好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的重要前提。

通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可以掌握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为后期的企业环境风险监管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的目标。

同时有利于各地环保部门加强对高环境风险企业的针对性监督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销售分公司榆树油库成立于1974年,隶属于中国石油总公司。

占地面积54000m2,现有油罐共计20座,为内浮顶罐设计,其中2000m3油罐10个(汽油罐3个、柴油罐7个),50m3乙醇罐10个。

现有罐区设计满足《石油库设计规范条文说明》GB50074-2014要求。

2 总则2.1 编制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合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严格规范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行为,遵循以下原则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工作。

环境风险评估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中应贯彻执行我国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分析企业自身环境风险状况,明确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规定依据(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11.11.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7.5.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12(13(14(15)《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分区》(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1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第77号);(18)《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第98号);(19(20)《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4号);(21)《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4]34号)。

2.2.2 相关标准及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1-2007);(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5085.2-2007);(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5085.4-2007);(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07);(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9)《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12)《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1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1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6)《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83-2009);(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1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2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2.3 项目相关文件及资料(1)《榆树油库付油岛技术改造和新建门卫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0.8);(2)关于《榆树油库付油岛技术改造和新建门卫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榆树市环境保护局文件,榆环建字〔2010〕57号);(3)本单位各部门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

3 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3.1 企业基本信息3.1.1 企业基本信息本单位位于榆树大街98号,中油吉林长春销售分公司榆树经营处油库东侧为榆树市三星1#CNG汽车加气子站;中油吉林长春销售分公司榆树经营处油库南侧为榆树市南环城路;西侧隔榆树大街为汽车修理铺和饭店等商铺;北侧紧邻汽车修理铺和饭店等商铺。

本单位的基本情况详见表3-1,本单位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图详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报告附图1、2。

表3-1 企业基本情况汇总表3.1.2 所在区自然环境概况⑴地理位置榆树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6?30?~126?34?,北纬44?46?~45?51?之间,其北东与黑龙江双城、五常市毗邻,西与松原市接壤,西南隔松花江与德惠相望,南与舒兰市相连。

市域幅员4261km2,略呈椭圆形。

本项目位于榆树大街98号。

⑵地质、地貌全市属山前台地平原区,是松花江与拉林河间地块一部分。

大体可分为东南部丘陵状台地;中西部台地平原;沿江沿河低洼平原三个类型区。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区域地质属松辽凹陷的东部边缘,受燕山运动影响,侏罗、白垩系地层普遍产生次一级的褶皱,是中朝地台的一部分,古生代时期的沉积物较少,中生代时期断裂、褶皱及岩浆活动强烈,侏罗纪形成多种类型的断陷盆地,白垩纪以后北东向断裂活动加剧,松辽断陷盆地形成,成为新生界陆向沉积的场所。

新构造运动,使地壳微升,地面受流水冲刷、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

东南部半山区、丘陵区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

榆树地区的地貌形态属于西部波状台地和东南部半山区、丘陵区。

(3)气候、气象榆树市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寒冷,冬夏季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为4.0℃,平均最高气温28.3℃,平均最低气温-22.4℃。

最高温度35.50℃,绝对最低温度-39.0℃。

年平均气压为986.6hpa。

年平均湿度为65%。

年平均降雨量588.6mm,集中在7、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7%;最多连续降雨天数为12天,总降雨量86.6mm。

冬季降雪,最大积雪深度为24cm。

年蒸发量1392.5mm。

年平均日照时数2585h,无霜期145天,冻结期长达5个月之久,历年最大冻土厚度1.6-1.8m,年平均风速为4.0m/s,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SW),年平均发生频率为17.06%,次主导风向为西南西(S)和南最大风速30m/s,最大风力8级。

南西风(SSW),年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为11.67%和11.55%,静风年平均发生频率8.0%。

(4)地表水概况市域水系发达,10km以上河流35条。

按流域面积划分为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三个水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