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孕妇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孕妇乳母的营养与膳食


孕中期
• 胎儿迅速发育,已形成的器官已具有一定功能, 但还未达到在体外独立存活能力。 • 胎儿平均每日增重10克。
• 怀孕4个月是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高峰,5个 月后骨骼生长也加快。 • 由于红细胞数量增加比例低于血浆增加,此时 如果孕妇饮食中缺铁,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怀孕4个月是胎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 胎儿完全依靠母体血液带给营养。胎儿的脑细胞 的增殖有“一次性完成”的特点,如此时营养缺 乏,尤其是蛋白质不足,必然会造成脑细胞数目 减少和大脑的发育,在智力发育上造成不可弥补 的终生缺陷。 胎儿脑细胞数的快速增殖期一般在妊娠 30周至出生后一年。随后,脑细胞数量不再增 加。而脑细胞增大、脑重增加一直到2岁左右。
白细胞:孕后第7周开始升高,30周达到高峰, 产后6周恢复孕前水平。(炎症的判断) 凝血:孕期由于生理变化,造成多种凝血因子 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使孕妇的血液处于高凝 状态。(产后胎盘附着面的迅速止血) 心血管:随胎儿不断长大,孕妇的心脏不断向 上、外、前移动,心尖的搏动点也起着同样的 变化。使心脏更贴近胸壁,心脏重量略有增加, 心率每分钟增加约10—15次。 血压:舒张压平均下降10毫米汞柱,到孕晚期 恢复到原水平。外周血管的扩张,使血流量增 加,更利于母体物质代谢及母体与胎儿在胎盘 的物质交换,保证胎儿的营养物质供给。
体重增长
• 体重比平时增加25%,平均约10~12.5kg

• •
妊娠前体重正常的孕妇,每周增加体重不
超过0.5kg。
原来超重的孕妇每周只应增重0.3kg左右。
推荐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
孕前BMI <19.8 孕期体重增长(kg) 12.5~18.0 每周增加体重(kg)
自孕中期开始
0.5
19.8~26.0 26.0~29.0
出生缺陷的现状
在中国,每天有2740个有器官缺陷或生理 功能缺陷的新生儿出生。 全国3000万个家庭出生过有缺陷的婴儿,占 全国家庭的10%.
轻者:约30%,如唇腭裂,纠正后不影响生 存,但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重者:约40%可致终身残疾乃至夭折。
卫生统计学显示:一个生理缺陷 的孩子一生的抚养费大约10万人 民币(低估的数据),按这计算全 社会共承担1000万人民币的负担, 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不仅仅是一个 家庭的事,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 任.
究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孕妇只有根据其身体的
变化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膳食,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吃什么、吃多少、怎样搭配食物,才算营养合理呢? 有人认为越贵的东西越好,多吃大鱼大肉就是营养 好,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孕期吃过多肥肉和高糖食品, 容易发生营养过剩,使孕妇肥胖,胎儿过大,也易造成 难产,且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只吃鱼和肉类食 品会造成膳食不平衡,长期下去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病, 如齿龈出血、贫血等。因此,妇女在孕期合理营养是非 常重要的。
糖类。
葡萄糖是胎儿唯一的能源,其中五碳糖可被 利用合成核酸,是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因胎 儿利用母体的葡萄糖较多,如摄入糖类过少会 引起脂肪的氧化而导致酮症酸中毒。 体重增加很少的孕妇更要注意,为了避免 饥饿预防酮症,每日至少摄入150克糖类, (底线)以淀粉类多糖为宜。不必单独摄入葡 萄糖、蔗糖,避免血糖的波动。
围孕期营养 孕期生理及代谢特点
孕期营养需要 孕期膳食指南
第一节 围孕期营养 围孕期营养
育龄妇女——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称为育龄妇女,一般从18
岁开始,历时30年。
–性功能旺盛; –卵巢功能成熟,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卵; –分泌性激素。
围 孕 期——准备妊娠(或计划妊娠)期,即孕前期。不考 虑计划生育限制的情况下,除去妊娠和哺乳期 外的育龄期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于围孕期。
脂 类
• 妊娠期需3-4公斤的脂肪积累(泌乳)
• 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与胎儿 大脑、视网膜的发育密切相关
碳水化合物
• 胎儿利用母体的糖较多,如果母体摄入少,则 脂肪发生氧化导致酮症。

葡萄糖为胎儿代谢所必需,用于胎儿呼吸。故
应保持孕妇血糖的正常水平,以防止胎儿血糖
过低。
• 谷类、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水果中均含有丰富的
妊娠早期
• 主要器官与系统均已分化形成,但胎儿生长 较慢,每天约增加1克;
• 出现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挑食、偏食
或厌食、进食量减少、头晕乏力、嗜酸厌油
等现象,还可能出现一些特殊嗜好。
• 恶心和呕吐常常在早晨出现,因此又称为孕 期晨吐,严重者可在任何时间出现。
这个时期,各种致畸因素都可能对胎儿产 生不良影响,造成损伤、畸型甚至死亡。器官发 生、组织发生和功能的成熟是一个连续而又发生 交叉的生长发育过程。在器官发生期是特别容易 遭到致畸因素损害的敏感时期,会产生两种不同 结果:(20世纪最大丑闻) 严重损害因子(胚胎夭亡、流产);造成染色 体异常(出生缺陷)
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对胎儿的大脑发育至关重要!
孕晚期
• 此时分娩有存活可能。
• 胎儿生长发育最快,体重剧增,是胎儿脑
细胞和脂肪细胞增殖的“敏感期”。
围孕期营养 孕期生理及代谢特点
孕期营养需要 孕期膳食指南
吃得多、吃得好≠有营养
孕产妇每日需要通过食物获得充足的营养, 营养并不是吃得多、吃得好就能解决的,应该讲
>29.0
11.5~16.0 7.5~11.5
0.4
0.3 6.0~3.8
孕28周后,每周体重增长〈0.5kg
孕期体重增长内容
以孕期体重平均增长12kg为例:
水 脂 分:7kg 肪:3-4kg
蛋白质:1kg
孕期体重增长平均为12公斤,其中包括:7公斤水分、3 公斤脂肪、1公斤蛋白质。 7公斤的水分:分布于胎儿、胎盘、羊水、母体子宫、 乳房、血液及细胞外液。 3-4公斤的脂肪:是孕10周开始自30周以前,主要储存 在母体腹部、背部和大腿上部。以备孕后期和哺乳期能 量的需要。
妊娠必备的生理条件
• 男女双方正常的性功能;
• 成熟而健康的精子和卵子;
• 女性激素分泌正常。
健康饮食和均衡营养是这些必备条件的物质基础。
围孕期特别关注的营养素
• 叶酸:孕早期缺乏叶酸可引起死胎、流产、脑和神经
管畸形。神经管分化在受精后2~4周,妊娠4~6周。
• 碘:孕早期和孕期缺乏碘可引起克汀病。 • 铁:可引起低体重、早产。
内分泌的变化
妊娠期,孕妇的垂体增大。孕7周开始分泌垂体 生乳素,以后逐渐增加,可由非孕时上升到足月 时的20倍。可促进乳腺发育,为产后哺乳做准备。 由于垂体生乳素、人胎盘生长素、雌激素和孕激 素的刺激,使孕妇乳房增大,初产妇双侧乳房在 整个孕期可增加400克。 甲状腺组织增生,血运丰富,均匀性增大,但 无甲亢表现。 胎盘产生的催乳素有促进胰岛素生成的作用, 使母血中胰岛素升高,维持体内的正常糖代谢。
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正常非孕妇女的血容量约2.6升,整个孕期约增 加50%,其中红细胞平均增加20%。这种变化 从怀孕第6周开始,32-34周达到高峰。由于血 液的稀释出现“生理性贫血”。(补铁与不补) 血液稀释出现:血浆蛋白的下降(从60—65/升, 下降到35/升)孕末期可出现不同程度A/G比值 倒臵的现象。 血浆中大量营养成分的降低:葡萄糖、氨基酸、 铁、VC、B6、叶酸、生物素等。
孕期增加能量的原因
• 母体代谢增加 • 母体组织增长 • 母体蛋白质贮存
• 母体脂肪贮存
• 胎儿生长发育
蛋白质——必须充足
• 早期:+ 5g /d
• 中期:+ 15g /d • 晚期:+ 20g /d
要求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1/3以上, 可以每天适当多吃1-2个鸡蛋,或多喝一杯 奶,平时多吃几次肉和鱼。
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 低出生体重 • 流产、早产、死产 • 围产期死亡率高 • 脑发育受损 • 先天畸形(缺乏叶酸、Zn、VA)
妊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早期):1-3个月,胎儿生长较慢。 • 第二阶段(中期):4-6个月,胎儿生长发育较快。 • 第三阶段(晚期):7-9个月,胎儿生长迅速。 脑在此阶段质与量快速增加.
围孕期营养 孕期生理及代谢特点
孕期营养需要 孕期膳食指南
怀孕期间,母体经历一系列的生理 调整过程。虽然这些调整都属于生理性 改变,但增加了身体的消耗,直接影响 母体的营养需要,并间接影响后来的乳 汁分泌和婴儿的健康。 妊娠期合理营养,对孕妇及胎儿的 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重视孕期营养, 有助于保证胎儿、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是小儿一生健康的基础。
孕期的生理变化
• • • • • • 代谢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泌尿系统的变化 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体重的变化
代谢改变
孕期的代谢活动在大量的雌激素、黄体酮、 催乳素等激素的影响下,使母体的合成代谢增 加、基础代谢率升高。孕后半阶段每日大约需 要增加150-200kcal的热量。对碳水化合物、脂 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在改变。作为胎儿主要能 源的葡萄糖可通过胎盘以糖原的形式储存,经 扩散作用转运到胎儿、氨基酸为主动转运、脂 肪酸为扩散的方式。接近孕末足月胎儿每日需 要利用35克葡萄糖、7克氨基酸、1.7克脂肪酸 满足能量的需求。
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由于大脑呕吐中枢对增多的雌激素不能适 应,很多孕妇在早孕期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 吐现象。 由于大量激素影响了胃肠平滑肌的张力, 使胃肠蠕动功能减弱、胃排空时间延长,腹上 区饱满感,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长而出现便秘。
对某些矿物质、维生素如:钙、铁、 维生素B12及叶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肾功能改变
妊娠期间,孕妇要同时排出母体自身和胎 儿的代谢废物,因此大大加重了肾脏的负担。肾 小球的滤过能力增强,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尿酸、 尿素、肌酐的排出量增多。尿中可出现的葡萄糖、 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也明显增多,叶酸的排出 增加近一倍。 常见有水、钠潴留现象。孕晚期在血压正常 情况下站或坐时间过长,出现下肢凹陷性水肿属 于正常现象。但出现在上肢或颜面部,常是妊高 症的早期改变,应密切观察。(水肿、高血压、 蛋白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