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二次复备洪水学区语文备课组荷塘旧事教材解读《荷塘旧事》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
文章中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
其中,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一件往事。
通过美景旧事,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字词积累。
2.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3.体会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淳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5.感知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培养学生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小伙伴们性格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教学准备二次复备音乐《荷塘月色》、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图片)生活中,你见过荷花吗?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诗句来描述荷花吗?2.有一个人,在他和你们差不多大的时候,在他的外祖母家附近有一个荷塘,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课文《荷塘旧事》。
(板书课题)二、质疑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2.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检查预习,解决字词障碍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课文了,不知道里面的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词,指生读)2.通过预习课文,你不理解里面哪个词的意思?(学生汇报理解,通过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理解。
)3.词语读正确了,大家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呢?(指生分段朗读课文)二次复备4.学习会写的生字。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能找到表达文章中心的句子吗?请大家再读课文。
2.生汇报板书中心句。
五、品读2——5自然段1.作者怀念荷塘,在那里他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那么,从文中,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了吗?2.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荷塘的‚美‛的?就读哪一部分。
3.汇报(1)2自然段。
生读谈感受,指生画荷塘。
(2)4自然段。
你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出示图片)谈体会再指导朗读。
(3)5自然段。
(出示图片)引导思考:还像什么?指导读。
作者为什么能把荷塘写得这么美?(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喜欢这荷塘美景吗?那让我们再投入地、美美地读这两段。
(出示两段内容,男女生合作读)太美了!作者应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得美,大家用甜美的声音读得美,那么,此时此刻,你最想做什么?六、深入理解课文二次复备1.在这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接着往下读课文,找出作者写了几件事?边读边画。
2.学生自由朗读后汇报写了几件事。
3.小组合作学习:和你们小组内的伙伴商量一下,你们对哪件事最感兴趣,然后选择最感兴趣的事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4.汇报:‚戏水‛(1)指生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是呀,我们没有来戏水时,荷塘是恬静的,我们来戏水时,荷塘是喧闹的我们可以说荷塘拥有(恬静)的美,更拥有(喧闹)的美。
(3)荷塘因为有了我们才变得更加美丽,那就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我们来到时的美吧!(自由读、指生读、评价)‚狗刨比赛‛(1)怎么回事?(2)文中是怎么写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
‚打水仗‛(1)(出示图片)如果你就在里面,你给大家讲讲当时的场景吧!你当时的心情怎样?(2)自由读9自然段,想象什么样的场面?(激动、热烈、欢闹)(3)读这段时还发现有几个加了双引号的词语,二次复备你们发现了吗?‚哗哗‛‚扑扑‛是什么词?文中还有吗?用上这些拟声词有什么好处?你还能说一些拟声词吗?(4)你想怎样读这一段?指生读、评议。
‚遇险‛(1)在写完‚打水仗‛这件事和写‚我遇险‛之间有一段话,能找到吗?(讲解过渡段)(2)汇报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心里怎么想的?我们就是乡下的孩子,你将怎么劝他?(3)师读12——15自然段。
我怎么了?小伙伴怎么做的?请你从文中画出伙伴救我的句子,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
(出示图片)理解‚铁链般‛。
(4)从这件事中你还读懂了什么?有不懂的问题吗?‚我‛被吓得哇哇大哭,而小伙伴呢?却哈哈大笑,他们笑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同学说说。
(5)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问题吗?文章主要以叙事为主,那么开头为什么要描写荷塘的美丽景色呢?(板书:景美人更美)师朗读:如今〃〃〃〃〃〃生接读〃〃〃〃〃〃七、全课总结是呀,美丽的自然景色、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一副和谐的美景图,让我久久难二次复备忘,使我永生享用。
八、课末检测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最令自己难忘的事吧,把自己难以忘怀的事写下来,明天读给同学听。
板书设计起因——去乡下外祖母家夜晚荷塘美景白天荷塘旧事狗跑比赛叙述事情打水仗溺水被救结尾——荷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第二课时二次复备一、复习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叙事散文《荷塘旧事》,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打开书,62页,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本文作者回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和小伙伴戏水的事情。
2.师:同学们说得对,其实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文中的一句话来写,它就是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是----齐读中心句。
出示课件: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3.小结: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从这个中心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文章中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板书:和谐、淳朴)4. ‚大自然和谐的美‛主要指什么?(板书:美景)5. 文中哪些段落体现了荷塘美景?(课文的2-4自然段)6.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荷塘的和谐美?出示课件3-4自然段,指生回答(板书:夜晚白天)7.作者笔下的荷塘无论夜晚还是白天,都是如此美丽,作者抓住了什么来写?(颜色)8.作者还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来表现荷塘二次复备的美?(板书:比喻)小结: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恰当的词汇,抓住景物,鲜明的色彩,将荷塘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使我们仿佛看见了月下的荷塘,风中的荷花,无处不彰显着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以后,我们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写作方法。
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用朗读去感受荷塘的美。
齐读3-4自然段二、学习‚旧事‚部分荷塘的美景多么让人沉醉,难怪荷塘如天上的月牙儿一样时时浮现在作者的眼前,那么作者难以忘怀的仅仅是荷塘的美景吗?那还写了什么呢?和伙伴们一起在荷塘玩耍戏水时发生的难忘的事(板书:旧事)。
(一)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内合作完成:1.自由读文旧事部分(6-17自然段),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想想文中回忆了几件事?你对哪件事更感兴趣?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在你感兴趣的那件事中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
4.你对哪件事更感兴趣?为什么?与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
(二)整体感知,学习小组反馈交流二次复备1.作者回忆哪几件事?用小标题概括。
2.这三件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打水仗、狗刨比赛——有趣、激烈溺水获救——惊险3.是的,荷塘不仅景美,更是孩子们的乐园。
我们这群小伙伴便经常集到荷塘的白水边,在几株垂柳下迅速地脱光了衣服,‚扑通‛一声,跳入水中……此时,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我仿佛看到(‚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
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5.师:一条条‘黑泥鳅’指谁?为什么把小伙伴比作‘黑泥鳅’?(说明泳技高超,活泼可爱)读出小伙伴泳技高超、活泼可爱的样子吗?(课件出示‚恬静的塘面----摇篮中。
‛)还说明当时孩子们心情怎么样?(愉快)所以作者再次用上比喻,把荷塘比作----(生齐说摇篮)把整片荷塘的水比作-----(母亲的手)我和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游水感觉是多么的——-(师生齐说舒服呀!)6.我们带着愉快、舒服的感觉再读这句。
(三)深入研读,有趣旧事导入:我们并不是仅仅自己在水中钻来钻去,我二次复备们还经常举行一些小游戏呢!(狗刨比赛、打水仗)你对哪种游戏最感兴趣?预设交流‚狗刨比赛‛1.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示课件从‚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敲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
2.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狗刨比赛的激烈?(‚扑通通‛‚扑通通‛拟声词的运用表现出比赛的忙乱)3.你准备怎读出它的激烈呢?4.引读这句话。
读出‚扑通通‛的味。
5.还有谁从课文中感受到狗刨比赛的激烈呢?(我从‚‘刨’到岸边,人人都气喘吁吁,仰面倒在柔软的沙滩上。
太阳热烘烘的,晒得我们昏昏欲睡,驾云似的。
‛体会狗刨比赛的激烈过后,大家已经很累了。
这是作者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以赛后的疲劳侧面写出比赛的激烈)7.指导朗读此句,谁能读出‚气喘吁吁、昏昏欲睡‛的样子?1.交流打水仗的情景。
2.出示‚打水仗‛课件二次复备3.文中作者玩的‚打水仗‛又是怎样一番情景?请自由把课文读读。
体会: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打水仗的激烈?4.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打水仗的激烈?(‚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
‘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
‛)5.哦,有水线、有声音、有动作、还有鸟这样的场面描写可谓热闹非凡,你准备怎样读这段话?[生朗读]6.再看这段,作者表现‚打水仗‛热闹混乱的场面只要写‚打水仗‛的动作便可,为什么又写声音、水线、鸟呢?师小结:领会作者侧面反衬的写作法]这样写更能侧面烘托出打水仗的激烈,以后我们的习作也可模仿作者这种写法。
交流‚溺水获救‛1.作者和小伙伴们在塘中忘情地戏水,愉快的游戏,简直得意忘形,意外发生了,什么意外?(‚我溺水了。
‛)为什么我会涨水?我当时是怎么想的?正是我那些不自量力,狂妄自大的想法让我开始了自己的‚壮举‛,‚壮举‛成功了吗?你从哪些句子知二次复备道的?(我的得意骄傲刹时间化作了恐惧!)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作者的恐惧?(11自然段)什么是不可名状的恐惧感?此时此刻,溺水的我心里可能在想什么?为了求生,我不断努力,作出了哪些举动?指生说,引读12、13、14自然段。
引读,这时的我越来越恐惧,我的生命可以说已经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2.评价朗读,并引导从声音的模拟及配上动作、表情朗读。
3.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情景?4.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突然谁救了我,用了什么办法?当我在拼命挣扎时,小伙伴们的心情会是怎样?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5.出示‚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及时把把‚我‛救上来呢?你从‚铁链般‛体会到什么?(小伙伴急中生智,十分勇敢。
)6.小结:小伙伴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既保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能将溺水的我安全救起。
让我们感受到小伙伴淳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