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10章 动机
第10章 动机
rabbit_lu@
Outline
第一节 动机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动机的认知理论
第三节 动机的种类
第四节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和挫折
第一节 动机
一、动机的含义和功能 (一)什么是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二、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 (二)需要的结构 三、动机和工作效率
(一)什么是动机?
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海德(1958),维纳(1971)
归因:对导致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原因的知觉和判断 基本假设: 寻求理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人们具 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满足这两种 需要的根本手段是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并由此 预言人们如何行为。
3个维度:控制点(内外控)、稳定性、可控性 4个因素: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社会性动机 ( social motivation ):以社会文化的 需要为基础,如由权力需要、成就需要、 学习需要引起的权力动机、成就动机和学 习动机。
兴趣
1.兴趣 :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 理倾向性,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 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2.分类
:由一种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 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
(二)动机的功能
1.激发: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 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助于 任务的完成。 2.指向:能将个体的行为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或 目标 3.维持和调节 (1)维持:行为的坚持性 (2)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受动机调 节和支配
挫折情境是如何形成的?
( 1)主观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个体的生理和心 理因素。 生理因素:个体由于某些缺陷不能胜任某些工 作,或实现某些目标。如口吃者不能担任教师工 作。 心理因素:如对自己估计不当,没能达成目标, 或有多种目标产生了动机冲突,有些目标未能实 现等。
(2)客观因素:主要指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前 者如条件的限制,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等。后者 如社会生活中的政治、风俗习惯等限制等。
自我决定理论
代表人物:德西&瑞安,1975
内容 :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自我决定是 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 把自我决定看作是人的选择能力,而不是把强化序列、 驱动或其他任何力量看成是人们行为的决定因素。 区分了2类行为 (1)自我决定行为:基于对人们需要的认识,并且涉及 选择行为 (2)非自我决定行为:受外在刺激的控制,或者是无动 机的。 自我决定的心理标志在于灵活地控制自己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
挫折反应
(1)情绪性反应: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的紧张、 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 和特定的行为反应。如:攻击、冷漠、退化、固 执、幻想、逃避、自戕
(2)理智性反应:个体在遭受挫折时,能够审时 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克服困难,排 除障碍,向预定目标靠近。 (3)个性的变化
如何增强耐挫力?
归因模式
表 三维度四因素的归因模式 控制点
三 维 稳定性 度
内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的 可控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可控的 不稳定的 可控的
可控性 不可控的 四因素
能力高低 努力程度 任务难易 运气好坏
自我效能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1977 1.理论表述:人对行为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
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 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1)结果期待:个体对行为结果的估计。如努力学习,可以 取得好成绩;坚持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等。 (2)效果期待: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 和判断,即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2.个体需要与他人交往的原因 (1)获得安全和情感支持
(2)通过与他人联系,获得更多信息,以调整自己适应 社会
(3)得到他人的赞赏、鼓励和帮助
第四节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和挫折
一、意志行动中的冲突与矛盾心理
二、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意志行动中的冲突和矛盾心理
(一)什么叫冲突与矛盾心理
(二)冲突的种类
冲突&矛盾心理
五、成就目标理论
期望理论
代表人物:托尔曼、弗洛姆
内容:达到目标的期待可以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1.托尔曼: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 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望,或是企图避开某些讨厌 的东西。区分了 2 种期待:刺激与刺激的联系、 反应和刺激的联系
2.弗洛姆: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的动力,取决于行 为目标的价值即效价,以及他对达到该目标可能 性的期望。行为的动机强度是由效价和期望相结 合所决定的。
2.自我效能感建立的4种信息来源
(1)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2)替代性经验,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 (3)言语说服 (4)情绪唤起
成就目标理论
20世纪70、80年代,尼科尔斯&德韦克
1. 成就目标 :个体对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或意义的知觉,目 标表征了个体从事成就活动的目的和理由。 (1)评价成功的标准和原则 a.任务标准:个体是否达到活动任务的要求 b.自我标准:个体是否比以前做得更好 c.他人标准:个体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比是否做得更好 (2)成就目标的类型:掌握目标Vs.成绩目标 a.掌握目标:成功就是掌握和提高,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 标准来评价个体的表现; b.成绩目标:取得好名次,赢了才是成功,倾向于把自己和他 人作比较,主要根据常模标准评价自身的表现。 两种成就目标对应着不同的动机行为模式,影响着对任务难度
二、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是有机体感受到一定的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 - 是个性积极活动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基 本动力。
(二)需要的结果
1.Marray(莫瑞)的需要理论:5类-原始的需要与 从属的需要、集中的需要和弥散的需要、反应性需 要和前反应需要、显露的需要与潜伏的需要、效应、 过程和活动方式的需要等
1.冲突: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
2. 矛盾心理: 对一个目标追求的过程中所 产生的混杂感情。
冲突与2个或多个目标有关,矛盾心理只与 1个目标有关。
冲突的种类
1.双趋冲突: 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人 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
2.双避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 力图回避的事物,而只能选择回避其中一种。 3.趋避矛盾: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 排斥力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论
☆ 1957 (1)A. H. Maslow,1956,
(2)评析
a. 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以及发生 发展的规律 b.严重低估了环境和教育对需要发展的影响 c. 强调个体优先满足低级需要,忽视了高级 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hierarchy of needs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境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指个体在活动 之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目标或成就的内在标 准。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意志的品质
1.界定: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意志
的品质。
2.特性
( 1 ) 独立性 :个体不屈服于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 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的品质。 ( 2 )果断性 :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在 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的品质。 ( 3 )坚定性 :又叫顽强性,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的决 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的品质。 ( 4)自制力 :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的品质。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一般而言,动机与活动效率之间成倒 “U”型-在动机强度中等时,活动的效率 最高。
动机对活动效率的作用受任务难度影响-每 种活动都存在最佳的动机水平。
Hale Waihona Puke 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倒U形曲线
耶尔克兹―多德森定律
第二节 动机的认知理论
一、期望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三、自我决定理论
四、自我效能理论
成长需要 ………………………………………………………
esteem needs 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 safety needs physiological needs
自 我实 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基本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三、动机和工作效率
(一)动机强度 动机由需要和诱因共同组成。动机的强度 和力量取决于需要的性质,也取决于诱因 力量的大小。 1.动机强度与目标价值有关。 2.动机强度与个体对实现目标的概率的估 计或期待有关。 (二)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4.多重趋避矛盾: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 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 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选择
第三节 意志与意志行动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三、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四、意志的品质
二、意志行动中的挫折
(一)挫折
(1)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2)个体兴趣、情境兴趣
成就动机
1.成就动机: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 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 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
2.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1)2种倾向:追求成功Vs.避免失败 (2)3种构成成分 a.稳定的追求成功的个体倾向-对成就的需要 b.对成功的期待,实现的可能性-成功的可能性 c.成功的诱因值 Ta = ( Ms × Ps ×Is) – ( Maf × Pf × If)
(二)挫折情境的形成
(三)挫折反应
(四)增强挫折承受力
什么是挫折?
1.界定 :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 使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 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