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范文6篇】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主题征文【范文6篇】

篇一五一前夕,母亲打来电话,说我们家乡海拔1600多米的二姐家装上了LPTV,可以收看海量的电影电视,还可以玩微信、qq,与外地的亲人联系也可以直接视频面对面了。

十分边远山高交通不便的二姐家与外面世面融为一体,这在我心目中不可能的事终于可能了,而且还听母亲说二姐买电视买就要买台好的,我问是什么牌子的,母亲说不知道,说反正听二姐说是很有名的牌子,能直接接无线网的那种,起码十年二十年不会过时。

昔日穷得叮当响的山沟沟买得起名牌电视,这是件新鲜事,勾起了我回家的欲望。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思绪翻滚。

我的二姐家在山里边的一个少数民族小山村。

那是个老、少、边、山、穷的地方,到现在,我的脑海中永远铭记那一幅画面:贫穷气息笼罩下的小山沟,东南北三面环山,仅村西有一条乡间土路,在一条小河陪伴下伸向我当时认为很远的县城和小河。

土黄色的路,土黄色的墙,土黄色的小民房,太阳下的农民,田地里的羔羊,一声牛叫,山谷振荡,这儿有80%的山民没去过县城,没坐过汽车。

变化真大,还通了车,公路都硬化成水泥路了。

一辆村级公交小客车中午将我拖到了二姐家门口。

我下了车,来到了二姐家稻场上,映入眼帘的景象让我惊呆了,生平第一次看到全村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男女老少,地上,墙头上,鸡窝上,屋顶(侧房)上,树上……只要可以呆人的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二姐家的门口,所有人的神态都那么欣喜若狂,那么多人竟没一点说话的声音。

头发已花白的二姐的婆婆已然全神贯注,和大家的目光一样朝往同一方向。

我好纳闷,挣脱了疲劳,神秘的好奇心驱使我小巧玲珑的身体钻到了最前面。

一个长方形的大小的家伙出现在我面前,这不是一台投影仪吗?所有人的目光集中于此。

这就是当天村里通了网络,二姐家在村里买的第一台能大到如电影屏幕般的投影,当时播放的是一部高清1080p的3D战斗故事片,画面十分清晰,加上环绕立体声的音响。

“哇!人怎么跑到里面了?就在我眼前?”村民中的老年人们大多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对高清电视和3D电视画面很是惊奇。

虽然他们跟本看不懂这是一种新的播放模式,也不知道这个奇怪的东西是什么,怎么里面的子弹就像直飞到自己眼前,好打到了的样子,可它却让他们的心灵中产生了一种更为神秘的幻想,是党的富民政策使山民们朦胧地知道了这个山沟外面有很多他们还不知道的更好玩的东西,五十多岁的春生叔边看边咂嘴:“哈哈,我们坐在屋里头也能看世界了。

”他的话引起了众人的话题,大家七嘴八舌地向二姐的婆婆打听投影机价格,在那儿买得到,什么牌子的效果好等等。

二姐的公婆一一地向他们讲解着,但又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当她头一扭对着我站的那方一说话时发现了我,连忙走过来拉我过去,向众人道:“泉伢子回来了,让这个山沟沟里出去的秀才跟大家说。

”大家一看到我,热情和亲切地问电视的各方面情况。

好在我在城镇上工作,对报纸、网络上介绍投影方面的内容知道一点,就装懂地向大家倾其所有了。

虽然我的解释不是很准确,但从我眼里完全可以看出来,他们是信服的。

即使是一知半解,上世纪七八二上年代看露天电影的感觉,现在只有这么大一点的机器,就能投影到墙上的电影和电视,真的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了。

村民们听了我云山雾罩的一通乱吹,是懂非懂的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从大家迫不及待的神情上,我知道国家近几年的农村政策让大家有钱了,富裕了,特别是2016年的广电网络光纤“户户通”“村村通”,使这个远离人群十几个农家燃上了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的。

听了我的解说,大家脸上的茫然不见了,而在眉开眼笑之余,心里好象都在盘算着什么,仿佛有很多好事在等着他们一样。

他们的目光已不再停留于彩色的屏幕,而是伸向了屏幕的背后。

其实,那伸向幕后的目光正是2012年11月29日。

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是中国老百姓对新生活的希望和向往。

目光的坚定不移让我感到有一鼓不可阻挡的扭转乾坤地力量,这鼓力量会象潮水一样迅猛涌来。

时间已经到了夜晚十一点多了,我二姐和她婆家的父母还为大家端来了瓜子、花生,泡了茶叶。

大家还是兴犹未尽,议论着看高清大屏的感受和打算,还有几户村民计划马上就去买一台投影仪回来。

我认识的一个年龄跟我差不多的青年小伙王刚冷不丁说:“我们的小山沟和外面还有好大的差距,党和政府给我们送来了网络,创造了条件,这以后就要看我们自己的了。

”通网络后特意来到未通网络的“特区”祝贺的村支书一直没有说话,这下他开口了:“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结合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发展经济,用党和政府给我们的这个‘网络’台阶,用好,用活。

使我们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看着乡亲们跃跃欲试的劲头,使我对这个昔日没有电,到通电后点上电灯,然后看上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卫星电视,再到有线网络,从“交通基本靠走,信息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的贫困之地又有了新的感悟:感谢精准扶贫政策的出现,让山民们开拓了世界,更新了时代; 感谢您在山沟的出现,让我们的百姓切身享受了生活,给小康建设开辟了现代化的曙光。

感谢您在百姓生活中的出现,让每个炎黄子孙认识了祖国的万里边疆,感谢您在百姓生活中的普及,让每个华夏儿女学习知识和娱乐,让中华人民共和国繁荣昌盛,绚丽辉煌,让社会更加和谐!篇二十四岁的年龄,看云不是云;十四岁的时候,总是在山这边想着山那边的事情。

我不知道别人十四岁时在想些什么,而我十四岁时想得最多的,就是到老家以外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因为我自打娘胎里生出来以后,就没有离开过那个“一网鱼虾一网粮”的鄂南小小渔村。

我的老家——湖北省赤壁市神山镇西凉村6组,是一个距赤壁县城60多公里、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仍不通公路的湖野僻壤。

在这样一种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里生活了一年又一年,直到读初中一年级时,我还不知道火车是怎样跑的、城市是什么样的。

所以那个时候最让我们儿时伙伴艳羡的事情,就是到县城里去看火车,看高楼大厦……机会终于来了。

十四岁的那年冬天,我爸爸早年在原蒲圻县城郊(赤壁市原名蒲圻县,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赤壁市)修北渠时结拜的一个老庚突然造访我家,当时已被“十四岁梦想”折磨得灵魂出窍的我,就像捞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可怜兮兮地央求他带我去县城看一看。

在我的软缠硬磨之下,爸爸的那个老庚在征得我父母的同意以后,决定带我去他家“玩”一回。

他用那满是硬茧的手掌抚摸着我的小光头说:“带你去可以,但你一定得自己走。

”我那时整个地沉湎在看县城的美美遐想之中,便雄心勃勃地表示——我决不要你背!十四岁的时候,尽管我已知道了一公里等于多少米,但真正知道一公里路有多长,还是在跟随爸爸的那个老庚出了趟远门后才明白的。

从老家到我们神山镇街区的20多公里路程,我和爸爸的那个老庚整整走了一上午。

当步履艰难地走到镇上那个公共汽车临时停靠点时,我几乎瘫在了地上。

可没想到,爸爸的老庚竟拿不出钱来买车票。

怎么办?去县城还有30多公里的路程……就在我两眼巴巴地瞅望着爸爸的老庚时,他却一脸无奈地问我还去不去看县城——要去就得继续走。

看他那因贫穷而显得窘迫的面容,我发誓为自己“十四岁的梦想”而彻底豁出去了……当我从地上重新站起来时,我的眼里没有一滴泪水。

尽管十四岁的我还没有长出真正的男人模样,但我在十四岁时很男人地坚强了一回。

走啊走,走啊走……从中午走到下午,从日落西山走到月挂梢头,终于在夜半时分,跌跌撞撞地走到了爸爸老庚的家中。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进他的家门的,也不知道是怎样上床睡觉的。

翌日中午一觉醒来的时候,我看见他家居住的地方也没有火车,也没有高楼大厦……就在我发觉走了一天而到达的这个地方和我们的村子一样偏僻的时候,爸爸的老庚一字一句地告诉我——他家距县城还有好几公里,要去看县城还要坐一程的车。

这回没有骗我。

他带我坐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公共汽车,并领我在蒲圻大桥上“饱饱”地领略了一回县城的风光,看到了呼啸而过的火车。

就在我为县城风光而忘情的时候,他用和善而慈祥的口吻对我说:“蒲圻城还不算什么真正的城市,要看真正的城市就要到武汉、到北京去——就要好好地读书!”多年以后,每每想起自己“十四岁的梦想”和爸爸的老庚在蒲圻大桥上对我说的话,心中就充满了一种无比感激的情愫。

尽管我没有考上什么大学,但我确实发愤读过书——就是在高考落榜回乡务农的那些年里,我也没有放下过书本,并最终凭藉手中的一支拙笔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从1976年到2018年,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无论是从外面回到老家,还是从老家再次走出来,再也无须用双脚去“亲自”丈量那环山绕水的漫漫长路了——坐机船,或是乘坐每两个小时一趟的通村公交班车,我就会像鱼儿一样在城镇和乡村之间自由遨游。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偶尔回想自己那个“十四岁的梦想”,真教人恍如隔世,感慨万千……篇三心怀梦想,是人类天性使然。

从远古到现代,从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再到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也是追寻梦想的历程。

40年前的今天,对于每个国人来说,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是梦的追求。

如今,大彩电、大冰箱、大住宅不再是人们神秘的话题。

电脑、小汽车、小别墅个人所有将越来越多, 生活水平每年都在提高,如今家电产品从无到有、从短缺到普及的不断升级、快速变迁的发展过程,见证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伟大实践的历史进程。

记得有句俗语: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所谓的梦想就是期望与现实的结合。

我们生活的年代就属于一个梦想成真的年代,也许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前的期望,用不着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就会慢慢的转化为现实,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的身边。

我们属于幸运的一代,我们这一代人是祖国巨大历史成就的见证者和受益者,因为我们有幸见证了祖国和个人双重梦想融合成真的时代步伐。

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了祖国改革的过程,都是祖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经济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我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计划经济的烙印,什么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火柴票等具有浓郁计划经济特征的产物我有幸见识过。

那时候流行即使有钱也未必能保证买到商品,但是,老百姓手里也确实没有钱,一亩三分地,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也没有别的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