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外科常见诊疗常规

小儿外科常见诊疗常规

小儿外、普外科病房常见病诊疗常规一、腹外疝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2)胸部正位片;心电图2、诊断依据:(1)临床症状及体征(2)必要时彩超检查3、治疗原则:手术修补4、预后:如采用巴德网塞及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率低于1%。

二、急腹症(一)急性阑尾炎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2)腹部平片;胸正位片;心电图;B超(3)必要时腹腔穿刺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2)相关实验室检查3、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或保守治疗4、预后:预后多良好,但感染严重时预后差。

极少数出现阑尾残株炎。

(二)急性肠梗阻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电解质(2)腹部正、侧位片;胸片;心电图;B超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2)相关实验室检查(腹部正、侧位片)3、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胃肠减压、补液等)(2)手术治疗(解除梗阻)4、预后:预后多良好,但合并感染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则预后差,少数因肠粘连再次出现梗阻。

(三)胃肠道穿孔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电解质(2)腹平片;心电图;B超(3)腹腔穿刺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2)相关检查(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3、治疗原则:(1)保守治疗、观察(2)手术治疗4、预后: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严重感染及恶性病变预后差。

三、胃肠癌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2)电解质;肿瘤相关因子检查(3)胸片;心电图;B超;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腹部CT及MRI(4)病理检查2、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及体征(2)纤维胃、结肠镜发现肿瘤(3)病理3、治疗原则:手术治疗4、预后: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关。

四、痔疮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2)胸片;心电图;B超;(3)必要时行肠镜检查2、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体征3、术前准备:术前一天肠道准备4、治疗原则:(1)痔疮切除术:主要针对外痔(2)PPH痔上粘膜环切术:主要针对Ⅲ~Ⅳ环状痔五、小儿疝气、隐睾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2)胸片;心电图;2、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体征3、术前准备: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注意避免感冒4、治疗原则:手术治疗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主要检查:(1)血18项;尿常规;大便常规(2)胸片;心电图;钡灌肠2、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体征3、术前准备:术前两周清洁来回灌肠4、治疗原则:手术治疗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术前注意事项1. 常规检查:入院次日晨做抽血及大小便检查。

上午行胸片、B超、心电图检查。

2. 冬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术前按需要戒烟,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3. 术前按需要做体位训练、肠道准备。

如颈部手术,术前三天练习颈仰卧位(肩下垫枕),胸腹部手术需训练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即深呼吸后再咳嗽);肠道手术前三天口服肠道抗菌素,进食少渣食物,按需要洗肠;胃幽门梗阻者术前需洗胃。

4. 家属签字:术前一日与医生约定时间,按要求签字。

5. 术前一日准备:备皮、配血、练习床上使用便器;下午洗头、洗澡;晚上8:00后禁食,术晨禁水,保证良好睡眠。

6. 术晨准备:起床后刷牙、洗脸,探体温、测血压,只穿手术衣服,除去身上所有金属及易松脱的物品,例如:假牙、发夹、耳环、戒指、项链、眼镜、手表等,以防意外损伤及遗失饰物。

女病人注意有无月经来潮。

按需要洗肠、留置胃管和/或尿管、注射术前药,无需导尿的病人需要排尿,由工作人员送入手术室后换鞋戴冒。

术后注意事项1. 腰麻或硬外麻患者需去枕平卧6小时,避免脑脊液从蛛网膜下腔针眼漏出,致脑脊液压力降低引起头痛。

全麻术后未清醒者去枕平卧,头转向一侧。

小儿术后未清醒前不宜垫枕,有利于呼吸。

2. 术后有引流者,需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和受压扭曲。

经常挤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

有输液者及吸氧者不能自行调节速度、吸氧流量,由医护人员调整。

3. 无停留尿管者术后3~4小时可解小便,如自觉膀胱胀而排尿困难,需告知医护人员。

4. 麻醉清醒后可在床上进行深呼吸运动、四肢曲伸活动和咳嗽动作,每2~4小时翻身拍背一次,预防肺不张、肺部感染,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预防褥疮;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口腔清洁,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口腔感染。

5. 术后3~5天内尽量减少探视,以保证各项治疗、护理的正常进行,保证病人休息;亦减少空气、环境污染,减少感染的机会。

6. 体位:一般手术后血压稳定后可给予半坐卧位,此体位的好处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加肺通气量,减轻腹壁张力,减轻伤口疼痛。

7.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其好处为:①可以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栓塞。

②避免肌肉废用性萎缩。

③促进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增进食欲。

④有利于病人排尿,防止尿潴留。

小儿外、普外科宣教腹外疝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一、疾病知识1、病因: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增高。

2、诱因:腹壁强度降低常见于:先天性疾病及老年体弱者。

腹内压增高常见于: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等。

二、治疗方法手术治疗1、术前指导(1)去除病因:戒烟,避免受凉感冒。

若有慢性咳嗽、便秘或前列腺肥大致排尿困难要先进行治疗。

(2)饮食:术前2天进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饮食;多饮水,防止便秘;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3)训练床上排尿、防止术后尿潴留。

2、术后指导(1)饮食:术后6小时后可进流质,第二天进易消化含纤维素高的饮食,并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因病人术后卧床时间长,肠蠕动慢,易发生便秘。

(2)体位:术后当天取平卧位,以免增加腹压,术后第二天可取半卧位,但应屈膝,膝下垫枕,以松驰腹壁。

(3)锻炼与休息: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活动量以不觉疲劳为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引起咳嗽。

(4)特殊护理指导:术后伤口压砂袋12~24小时,以达到加压止血的目的。

三、出院指导(1)饮食:多饮水,进食易消化、高纤维素的食物,以防止便秘引起腹压增高。

(2)锻炼与休息:术后3个月内不宜参加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3个月后可从事轻便工作。

(3)特别指导:避免引起腹内压增加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防止疝复发。

急性阑尾炎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一、疾病知识1、病因:阑尾腔梗阻后并发感染。

2、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可伴恶心、呕吐,下腹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二、治疗方法阑尾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术前指导(1)术前须做腹平片和B超检查协助鉴别诊断。

(2)饮食:手术前须常规禁食、禁饮。

(3)术前用药指导:观察腹痛期间禁用镇静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2、术后指导(1)饮食:术后第一天肛门有排气、肠鸣音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第2、3天进半流质饮食,第4、5天逐渐过渡到软食。

(2)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坐卧位。

(3)锻炼与休息:术后病人鼓励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防止肠粘连的发生。

三、出院指导(1)饮食:宜规律、进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清淡饮食,忌辛辣、忌暴饮暴食。

(2)锻炼与休息:出院后全休一周,适当活动。

胃癌手术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一、疾病知识1、病因:发病原因与饮食、环境、遗传及某些化学物质如亚硝胺类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早期可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上腹部的疼痛、呕吐和疲倦,伴有纳差、腹部饱胀感,晚期表现为消瘦、苍白、衰竭、恶液质。

二、治疗方法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胃癌根治术,辅以化疗。

1、术前指导(1)饮食:应进食富于营养、易消化、无刺激性的少渣软食,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以减轻胃的负担。

(2)有胃潴留者,进流质,每天洗胃,以排空胃内容物。

2、术后指导(1)饮食:术后禁食,待拔除胃管后次日可进少量流质饮食,每次4~5汤勺,每2小时一次,如无不良反应,次日可给适量流质饮食,50~80ml/次;第三天给全量流质饮食,100~150ml/次,宜选不易胀气的食物,如鸡蛋汤、菜汤、藕粉等;若术后恢复正常,第四天可进稀粥及低脂半流质饮食,如烂面。

两周后进软饭,主食与配菜宜选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煎、酸、辣等刺激及易胀气食物。

如进食后出现恶心、腹胀等症状,仍应暂停进食。

(2)体位:全麻病人术后血压平稳,神志清醒后取半卧位;硬外麻病人去枕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胃液引流及呼吸。

(3)锻炼与休息:手术后当天应卧床休息,病情允许时,尽早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活动四肢关节等,术后2~4天应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下地室内活动,7~10天拆线后可在走廊内活动,但须注意以不觉疲劳为度。

(4)特别护理指导:胃管应妥善固定,勿扭曲或随意拔出,保持引流通畅,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则由护士将胃管拔除,禁食期间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三、出院指导(1)饮食:饮食要有规律,术后1年内应少食多餐,宜选易消化、无刺激性、少渣软食,以后视身体情况逐渐正常进餐。

(2)用药指导:定期返院检查化疗,一般总疗程为6次化疗,每次化疗连续用药5次,之后间隔一个月再行第二次化疗。

(3)锻炼与休息:出院后1个月内仍需休息,但生活可自理,2个月年参加轻劳动,3个月后根据恢复情况从事轻便工作。

肠癌手术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一、疾病知识1、病因、诱因:与长期的高脂、低纤维素饮食、遗传、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带血或粘液等。

二、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1、术前指导(1)饮食:宜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而营养丰富的少渣食物,如鸡蛋、豆类、牛奶、鱼肉、蔬菜、水果等;忌辛辣、坚硬食物,减少对肠道肿瘤的刺激;术前3天进半流质少渣饮食,术前1天进流质,以减少粪便、清洁肠道。

(2)肠道准备:术前3天始用灭滴灵0.2g 每日三次,链霉素1.0g 每日两次,饭后服用,以杀灭、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机械性准备,术前3天开始口服石蜡油10ml 每日三次,并且清洁灌肠,每日一次;术晨清洁灌肠。

2、术后指导(1)饮食:禁食3~4天,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1周后进半流质,2周左右可进易消化的少渣普食。

(2)体位:麻醉清醒后6小时,血压平稳者取半卧位,利于盆腔引流。

(3)锻炼与休息:手术当天卧床休息,第二天可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活动四肢关节等。

术后2~4天可下地室内活动。

(4)特别护理指导:妥善固定胃管、腹腔引流管等,勿扭曲或随意拔出。

三、出院指导(1)饮食:要规律饮食、少吃生、冷、硬食,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2)用药指导:遵医嘱定期、全程化疗,并注意复查血相。

(3)锻炼与休息:出院后1个月内需休息,2个月可参加轻劳动,3个月后可根据身体情况从事轻便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