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的区别
1.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为一体,三者互为补充、绝少抵触,从而使中国的茶文化内容非常丰富,无论从哪
个层次、哪个方面讲都能做出宏篇大论。

而日本茶道则主要反映中
国禅宗思想,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识。

中国人
“以茶表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充分贯彻了儒家礼、义、仁、德的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
精神标准。

日本茶道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内容,主张“和、敬、清、寂”,公开申明“茶禅一位”,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
互敬互爱,廉洁朴实,修身养性。

2.日本茶道程式严谨,强调古朴、清寂之美;而中国茶文化则更
崇尚自然、随和之美。

日本茶道主要源于佛教禅宗,提倡空寂之中
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静之美,但其“四规”、“七则”似过于拘重形式,很难让人感受到畅快自然。

中国茶文化最初是由饮茶上升为精
神活动的,与道教的追求静清无为的神仙世界颇有渊源,它在艺术
层面上强调自然与美学精神,很容易让人感到和谐统一。

但是中国
的茶道没有仪式可循,往往便道而无道,影响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
发挥和规范传播。

故而说起茶道,往往仍首推日本。

3.中国茶文化包含社会层次较广;而日本茶文化则尚未具备全民
文化的内容。

中国茶文化自宋代便深入市民阶层,其最突出的代表
是大小城镇广泛兴起的茶楼、茶馆、茶亭、茶室。

在这种场合,士
农工商都把饮茶作为友人欢会、人际交往的一种手段,从而使“茶”成为生活本身的内容,而各个民间地区更有极为丰富的“茶民俗”。

日本人崇尚茶道,有许多著名的世家。

茶道在民众中也很有影响,
但其社会性、民众性尚未达到广泛深入的层面,也就是说,相形之下,中国的茶道更具有民众性,日本的茶道更具有典型性。

“茶”字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

茶在中国经历了由药用、食用到饮用的漫长发展阶段。

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
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中国茶道比日本茶道早很多。

当今世界广泛流
传的种茶、制茶和饮茶习俗,都是由我国向外传播出去的。

中国茶
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兼收并蓄,多种思想融入其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于一体,三者之间互相补充、融合,从而形成了广博的中国茶文化。

谈到茶道文化,世人皆会想到日本。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在唐代,中国的茶文化通过遣唐使传入日本。

日本经过历代人
的不懈努力,吸收了禅宗的精髓,结合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了具有
东方魅力、体系完整的茶文化——日本茶道。

从日本茶道发展史来看,将饮茶习俗传入日本的是遣唐僧,茶文化在日本的主要传播者
也是一些高僧,在日本茶道中起关键作用的正是禅宗的信奉者。

因此,日本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


本茶道讲究“四则”,即“和、敬、清、寂”,这正是佛教禅宗精
神之所在。

“和”既指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也指讲究本来面目,不
造作,与茶的自然融合。

“敬”指敬爱之心。

在茶道中,对一切事
物都保持着尊敬的态度,一丝不苟地用恭敬的心情,来做好每一件事。

“清”在茶道中指外物和内心的清净的状态。

六根清净,就是
禅道,也是茶道。

“寂”即“无”,强调“本来无一物”,是熄灭
了心中诸般欲火之后的宁静的、安祥的状态,这正是源于佛教“空无”观。

日本茶道中的“茶禅一位”,吸收了中国茶文化思想的部
分内容,它规劝人们要和平共处,修身养性。

日本茶道通过茶艺表
现禅宗精神,是茶艺与精神的完美结合。

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文化都是东方茶文化灿烂的瑰宝,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各具千秋。

在表象层面上,中日的茶具不尽相同。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茶具至少包括10种,即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等。

而日本的茶具主要包括厂风炉、柄杓、盖置、
水指、建水、枣(薄茶用的茶罐)、茶入(浓茶用的茶罐)、茶杓、茶
筅等。

在饮茶的过程中日本人强调参禅,所以日本茶道讲究在茶中品味人生,其形式具有高度的仪式化。

中国人崇尚中庸和谐、开朗友善,
中国茶道文化底蕴厚重,以领悟人生意义为主,所以中国人饮茶讲
究和谐、随和,不过分注重形式。

表象的不同实质源于精神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儒、道、佛于一体,内容十分丰富。

茶道精神源于儒家
的中庸思想,儒家思想的平和快乐是中国茶道的主调。

佛教对中国
茶道的影响也很大。

首先,因茶有“三德”:提神,助消化,清心定神、去除杂念,所以喝茶既满足坐禅需要又不破坏佛教清规。

其次,佛教的苦、集、灭、道四谛中的第一谛——苦谛,视人间为无边的
苦难,当参破苦谛,达到大彻大悟,便是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清苦,品茶之苦味,苦后回甘,这与苦谛一致。

所以茶一直以来深受
禅僧们的喜爱。

除佛、儒两家之外,中国茶道还受道家影响。

道家
为求长生不老,苦炼金丹,但始终未能如愿。

因茶有强身健体,长
寿命之功效,于是逐渐被视为仙药。

道家倡导通过饮茶,以求得道
成仙。

同时,道家认为自然本性才是真美,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饮茶之人喜欢空灵虚静的饮茶环境,将自己融于自然,追求心
灵与自然的和谐,精神与物质统一的意境,这与道家天人合一的理
念是统一的。

中国人“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这四条都是通过饮茶贯彻儒家的礼、义、仁、德
等道德观念以及中庸和谐的精神。

日本茶道主要从中国唐代由遣唐
使传入日本,主要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当然也融进了日本国民的精
神和思想意识。

日本茶道强调古朴、清寂之美,中国茶文化崇尚自然美、随和美。

作为古老茶文化起源地的中国虽然有着优秀的茶文化,但过分注重
茶的生活化、实用化。

现今已进入茶文化发展的衰微停滞阶段。


国的茶文化要发展成世界的,还要学习日本,将高雅的茶道艺术与
深远的意境相融合,使茶文化这块瑰宝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