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法ppt课件

审计法ppt课件

.
案例
69.下列哪些属于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范围? A.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
业组织的财务支出 B.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
损益 C.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的财务收支 D.国际组织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
A.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 事业组织的财务支出
B.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 损益
D.国际组织贷款项目的财务收支
.
第四节 审计程序
1、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 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 情况,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 施审计。
2,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 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 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人 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审计人员的工作证件 和审计通知书副本。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 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自治区主席、 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 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 能力。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 的,应当回避。
.
中国审计法的完善
1、增强审计机关监督的力度和强度。并从法律制度上进一步 保证审计机关大胆地履行权力。
6,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 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7,审计机关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政府委托 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 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8,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 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9,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 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 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 进行审计监督。
2,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 督。审计机关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损 益,进行审计监督。
3,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 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4,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 进行审计监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 机构的审计监督,由国务院规定。
第一节 审计法概述
1,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次会议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广义的审计法也包括审计署成立以来颁布的一系列行之有 效的审计法规、规章,如1989年7月5目发布的《关于社会 审计工作的规定》和1995年7月14日发布的《关于内部审 计工作的规定》等。
审计人员对其在执行职务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的商业 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审计机关负责人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审计机关负责人没有违法失 职或者其他不符合任职条件的情况的,不得随意撤换。地方各级 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
.
第三节 审计机关职责
1,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 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 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
二、审计机关的任务和工作原则
审计机关对依照《审计法》规定应当接受 审计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
依法审计的原则;独立审计的原则;客观 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的 原则。
.
三、审计人员
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 审计长是审计署的行政首长。
.
2、审计法的性质
(1)审计是一种监督工具。 (2)审计监督是国家加强财政经济宏观控制和 管制的基本手段之一。 (3)审计监督具有明的确目的和要求。 (4)审计监督必须依法进行。
3、审计法的作用 (1)规范审计行为和审计活动,强化国家的审计
监督。 (2)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
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3)促进廉政建设。
5,上级审计机关认为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违 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可以责成下级审计机关予以变更或 者撤销,必要时也可以直接作出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6,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务收支的审计 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有关财政收支的审计决定 不服的,可以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 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
.
第二节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一、我国的审计体系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组成部分,其 中国家审计是主体,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重要组成部分。
《审计法》规定,国家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设立审计机关。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 告。审计工作报告应当重点报告对预算执行的审计情况。必要时,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审计工作报告作出决议。
3,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 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 对象的意见。被审计对象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十 日内,将其书面意见送交审计组。审计组应当将被审计对象的书 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
4,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 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 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 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 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 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机关应当将审 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 管机关、单位。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