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

工业工程与人因工程学-----浅谈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之一人因工程学或人的因素学。

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用得最多,常在核电工业、一般生活领域或生活用品设计中使用,我国用这个名称的也比较多。

导言(工业工程与人因工程的关系):工业工程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工业工程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向:1、生产管理与优化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是工业工程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只是目前在国内人们对于人权以及这方面的关注不够,目前发展并不算太好,但是还是很有前景的。

比如:人因工程学里面研究的人体工作原理,对于工作环境的设计以便减轻工人的疲劳程度,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的。

并且,人因工程学在深层次上远比这个要复杂和有用。

目录一、人因工程的定义二、人因工程的发展三、人因工程的目的四、人因工程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五、人因理论的应用方法六、案例分析人因工程也叫人—机器—环境系统工程学1.人因工程的定义:这门学科是以人为主要因素,运用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人体科学知识于工程技术设计和作业管理,特别是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

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防止人的失误,在尽可能使系统中人员安全、舒适的条件下,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

而日本日本IE协会(JIIE)对其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 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意味着,既要使机器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利于人“安全、高效、舒适”,即“机宜人”,也要考虑通过培训和管理使人适应机器,即“人适机”。

片面强调某一方面都不符合人因工程学原则。

2.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二战后人体工程学已广泛应用于一般的产业中,如汽车业、机床、工业机械、交通安全、劳动保等方面。

自60年代至今, 人体工程学开始应用于家庭生活中,其目的在于把对人——机系统的想法扩展到人——物系统上,乃至人——空间的系统上,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便利和舒适。

如果说,针对工业产品设计的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点是人——机、人——物系统的话,那么,侧重室内外设计的人体工程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人——物系统、人——环境系统。

70年代后期,我国的人体工程学才有起步,人体工程学首先是应用在家具设计上。

80年代,人体工程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有关书刊、杂志。

2000年后,许多设计院校都开设了人体工程学课程。

总之,我国的人体工程学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不断完善。

(我国工业界和学术界所开展的人因工程学研究,主要是在“工程心理学”、“人类工效学”的麾下进行的,近年才开始以“人因工程”的名称来表述)人因工程还在产品设计中发挥着作用,使产品设计越来越适应或是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与特点。

就汽车工业来说,人因工程对他们的重要性不只是在生产线,还包括了对驾驶、乘客、维修人员所做的考虑。

现在的标准程序里都包括了不断对产品做人因工程的测定,如在汽车工业中就包含了对行车、坐椅舒适度、操控性、噪音、振动程度、操作的简易性、视野大小等各项因素的考虑。

20世纪70年代,国外人因工程学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诸如工作环境、消费品的设计、医疗、保险,娱乐,以及生产过程、品质监管都列入研究范围,逐渐呈现繁荣态势。

而且,这一时期的研究比以往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因素,综合提升人类生活品质、工作舒适度、安全度,以此为前提来提高生产力,正是人因工程学应有之方向。

3.人因工程目的:1) 使人工作得更有效;2)使人工作得更安全3) 使人工作得更舒适.;人因工程就是探讨和应用人类行为、能力本能极限和其它的特性等相关信息来设计器具、机器、设备、系统、任务、工作及其相关所属的周遭环境,以增加生产力、安全性、舒适感和效率,进而提升人类的生活品质通过举例子进一步了解人因工程这个概念,人因工程与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人因工程就在我们的身边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设某人A早上七点起床,而他需要在八点之前赶到工作地点,从他的住所到工作单位乘车需要30分钟。

这就意味着他必须在7:30之前出门乘车,而他在早上需要完成如下事情,穿衣洗漱—10分钟,打扫卫生—5分钟,吃早餐—10分钟。

烧开水—10分钟。

这样一算就算他完成这些事之时没有遇到任何堵车或其他特殊情况,他也不可能按时赶到工作单位。

那么让我们现在引入工效学的思想:假设他起床之后先把开水放到炉上去烧,在烧水的同时再去刷牙洗漱那么他就可以省下一部分时间,或者它也可以在吃早餐的同时烧开水,这样也能剩下至少10分钟时间,这样不仅有了足够的时间,甚至还会多出时间,以预防突然的情况。

4.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一)研究人的生理以及心理特性(二)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三)研究人机界面设计(四)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五)研究工作环境设计及改善(六)研究作业方法及改善(七)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八)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研究方法(一)调查法(二)观测法(三)实验法(四)心理测研法(五)图示模型法5.人因理论的应用方法工作生活中运用人因学,主要是研究人为因素,制定或采取一系列正确有交往的措施和手段,防止人的行为错误,进而达到防止人为差错发生的目的。

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可以应用以下措施:1、工作者是人而不是神,人就有犯错误的可能,但不能使错误发展成为灾难性错误。

人为差错是可以减少的、避免和消除的,但是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需要群体的力量,依靠系统管理。

在优化人与人的关系中,要特别强调团队精神,建立员工之间相互联系和合作的关系。

2、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充分利用工作程序和检查工作等控制手段,防止人为差错的发生,并在实践中狠抓落实,使每一个员工有所遵循,在一个规范有序的安全环境下工作。

3、强化人员培训,提高章法意识,提高操作技能,提高预测风险的能力,是防止人为差错的有效措施。

4、在规章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防差错措施。

5、对任何人为差错都应重视。

依据“海恩法则”事件差错事故征候事故,按宝塔形分布,事故往往是由许多差错累积形成。

千万不要忽略小的差错。

这会对以后的工作留下无穷的隐患。

6、提倡无惩罚主动报告制度。

如果当事人报告所面临的是处罚时,就很难从当事人那里得到真实的情况,因而也就很难发现差错的苗头。

我们了解和调查的根本目的是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而不是别的目的。

从管理方面而言,人因工程学至少可提供三项服务:工作品质的改良,生产力的提高,以及成本的降低管理阶层讲求的是投资成本、生产成本,却往往忽略在这些背后还有一位看不见的刽子手——非生产成本的浪费,如工人的怠工、旷职、流动性大、工作伤害,管理决策者往往将这些现象归罪于工人教育的失败,对工作的热心不足,以及工人本身的疏忽。

同时,迷信金钱万能,认为用奖金便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殊不知这种想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又因工人怠工旷职、流动性大,以及工业伤害生产受阻,或官司赔偿等所造成的损失,皆可当作非生产成本;如果能减少此不必要付出的成本,则市场的竞争力便可大大提高;另外,工业伤害的防制,不单只考虑投资成本或生产成本;一位企业家当对社会负责,如何防止工业伤害的发生,不只是对其企业的保护,也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职份!因此要建立人类体型测量研究(目前人们对终端机的研究,注意焦点集中在辐射对人体的影响。

事实上,尚有许多重要因素被忽略,而这些因素往往影响办公效率甚钜,如键盘、荧幕大小、角度、坐椅工作台的高度,以及舒适的程度、荧幕颜色、光度和字体大小、分辨率等。

简言之,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须考虑以下因素。

)劳动人力订有选择标准(至于对人员的选择任用,一般系依照以下步骤行之,设定工作性质,拟定要求标准,决定合格人员需有的条件,考试取用,职前及在职训练,工作绩效考核。

)最终目标使工作适合人(虽然人类可以忍受不良环境及压力一段时间,而且懂得用各项奖励和处罚方法来增加生产力;但长期处在这种工作条件下,所引起的后遗症却是相当严重)案例分析富士康“跳楼门”事件引起深思虽然老师说富士康作为台资企业,在内地也是首先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工业工程,也可以叫精益生产。

来了解一下富士康这个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计算机、通讯、消费性电子)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

集团旗下公司不仅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更囊括当今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华地区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财富全球五百大企业,及全球3C代工服务领域龙头等头衔。

富士康的成功主要源自三个方面。

第一,富士康通过不断提升模具和零部件制造能力,并将其延伸为最终产品制造能力,增强自身在客户价值链制造环节的作用;第二,富士康通过合理的生产布局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以及“总成本领先”这两大竞争优势;第三,我们还发现郭台铭独特的管理风格使富士康形成了高度注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富士康的竞争力。

富士康的企业文化强势的管理风格使郭台铭在富士康拥有绝对的权威独裁为公”是郭台铭最核心的领导理念郭台铭语录第一一七则7:领导者须有“独裁为公”的决断勇气。

y “民主是最不效率的方式,和大家讲完了为什么这么做,讲完后就做决定,在快速成长的企业,领袖应该要多一点霸气”《“讲到富士康的管理,我认为一个人只要给他责任,让员工背着责任做事情他们只要肯负责就不用管。

这是我们的文化。

”——郭台铭》学习竞争对手的优势,强化职员教育(就像上个礼拜同学所说的企业中的“标杆”,但不能算做专业理念上的标杆管理,富士康的管理方式为“泰勒制”也叫“流水线制造”)关于目前的富士康的管理现状,我们就简要来看一下(一) 泰勒制基础上改进定额管理(二) 细化分工,操作标准化(三) 生产一线管理人员的素质问题存在争议(四) 军事化管理过于严格总结:富士康的管理方式有利有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