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脾胃论治不育症验案2则

从脾胃论治不育症验案2则

第1 1卷第1 1期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Vol. 11 No. 11 2009 年 11 月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Nov .,2009从脾胃论治不育症验案2则尤海玲1,陈源1,贺娟 2(1.河源市中医院,广东河源517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要:“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不如补肾”,是中医学中争论颇多的两大治病法则,作者在临床中从脾治愈不育症两例,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

发现临床中运用这两大法则的关键,还在于灵活辨证,不宜偏执。

关键词:补脾法;补肾法;不育症中图分类号:R256.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1- 0176- 02Two Succeed Disease Cases of Sterility Treating from Spleen and StomachYOU Hai-ling1,CHEN Yuan1,HE Juan2(1.Heyu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yuan 517000,Guangdong,China; 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Abstract:“Nourish the kidney was inferior that nourishes the spleen”and“nourish the spleen was inferior that nourishes the kidney”,is two big treatment principle argued quite a lot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author treated two sterility from the spleen in clinical,has obtained the obviou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Discovered the key how to use these two big principles that i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ctivity,not be biased.Key words:treatment of nourishing spleen; treatment of nourishing kidney; Sterility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环境的污染,男性不肾法”如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等加减治疗不育育症在临床中也越来越多,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症,一些病例确实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笔者在临量的一大疾病。

在临床治疗中,许多医生受到中床中发现,诸多不育症亦可以从脾胃论治,调理脾医传统理论“肾藏精”“肾主生殖”理论的影响,胃虚实,使脾胃健运,依然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多数会考虑到从肾入手辨证治疗不育症,运用“补效。

口微渴不多饮,纳少,精神疲惫,脉细略数,舌质红,苔薄白。

曾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明显,今求治于中医。

辨证为气阴两伤,心脾两亏。

治以益气养阴,调补气血,补益心脾。

方以当归六黄汤加味,药用:黄芪30g,太子参30g,当归10g,五味子10g,生地 15g,熟地 15g,寸冬15g,酸枣仁 15g,茯神15g,元肉 15g,黄芩 6g,黄连6g,黄柏 6g,木香 6g。

3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告知,汗出减少,手脚心仍觉热,腹部微痛,余症同前。

上方减去黄芩6g,黄柏6g,加白术15g,山药15g,5剂而心悸定,夜眠安,余症均明显减轻,三诊守方,继服20余剂,诸证悉除。

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自汗、盗汗的区别明确指出:“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自汗多责之气虚,盗汗多责之阴虚。

本例既有自汗,又有盗汗,笔者认为,阴血不足,阳气亦虚;卫阳固于外,腠理致密,则汗何由出?又汗为心之液,汗多必伤心血而致心悸少寐,面色无华等症,辨证为气阴两伤,心脾两亏,用当归六黄汤酌减苦寒清热之品的用量,合生脉饮,又暗含当归补血汤之意,再加益心脾补气血之品而快速收功。

4 糖尿病任某,女,48岁。

5年前患糖尿病,血糖介于18~22mmol/L,口服多种降糖药均疗效不佳,后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每日用量达50单位,配合口服二甲双胍片500mg,每日3次,血糖仍波动在10~15mmol/L,甘油三酯5.2mmol/L,胆固醇9.6mmol/L。

为进一步治疗而求诊于中医。

患者体格肥胖,食欲旺盛,多食易饥,口干渴喜饮,倦怠乏力,懒言,畏寒喜暖,四肢末端麻木疼痛,大便质稀,小便频数。

舌淡白体胖大,质隐青,苔面少津,脉沉弱。

诊断为消渴(Ⅱ型糖尿病),辨证为阴阳两伤,湿浊内蕴,脉络瘀阻。

治以阴阳双补,除湿化浊,活血通络。

方以当归六黄汤加减,药用:当归15g,红花15g,丹参15g,熟地15g,鸡内金15g,玄参15g,黄芪30g,生地30g,苍术l0g,制附子(先煎)10g,川连6g,黄芩 6g,肉桂 3g。

1 周后再诊,感体力明显好转,血糖8.6mmol/L,余证亦减轻,食欲仍亢,易饥,改生地40g,熟地40g,苍术15g,制附子15g,10天后三诊,血糖7.6mmol/L,觉食欲减低,胃脘饱胀,余症均好转。

按消渴之病机总属阴虚火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疗亦滋阴泻火。

笔者认为临床多数消渴病人虽然有口干、口渴、多食易饥等阴虚见症,但亦兼见倦怠乏力、神疲气短,不耐劳作,虚胖体弱等正气虚损征象。

精微物质不能布散全身而被人体所利用,随尿液大量排出体外,导致多饮口渴,多食易饥。

故脾肾两虚,水液及水谷代谢失常,应为消渴发生的根本原因。

所以笔者在治疗上除滋阴泻火外,还辨证加入补气健脾、温阳益肾之品,使阳复阴生,气化得行,消渴向愈。

◆收稿日期:2009-07-10作者简介:尤海玲(1981-),男,新疆库尔勒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肝胆消化性疾病,失眠。

1761 1 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 辛开苦降法治愈不育案参苓白术散之滞,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能补能运,赵某,男,28岁,于2007年10月就诊。

患者臻于至和。

于以固苔,永无滑堕,丈夫服之,调中养诉近1个月来腹胀不适,纳呆,询问病因发现,患胃。

名之资生,信不虚矣。

”笔者运用该方治愈不育者结婚3年,未采取避孕措施,一直没有生育,于症,是对该方更加完美的诠释,也说明通过补脾,脾是1个月前去某医院男科检查,发现精子数量偏主水谷精微,脾精充足,肾中精气也可以得到补养,少(8000万),活动力低下(25%),接诊医生开了达到通过后天补养先天的效果。

该医院的“协定”处方1个月剂量,吃完药后患者 3 体会复查,发现病情变化不大,反而更增腹胀纳呆,于在临床中,遇到不育症的患者,从虚劳的范畴是患者到笔者消化门诊处就诊,刻下症:腹胀,纳进行思考,从肾着手进行治疗不失为一大法则,因呆,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滑,大便偏稀,量少。

为“肾主藏精,主生殖”,故有“补脾不如补肾”之论。

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胃窦部)。

四诊合参,笔者认但是,当运用补肾法疗效不佳时,还要想到“补肾不为患者病情应是痰热互结痞症,于是处方以半夏如补脾”,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精血同源”;泻心汤为大法加减:法半夏15g,黄连10g,黄芩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主运化,肾藏精气,10g,党参 15g,干姜 10g,炙甘草 5g,大枣 5 枚 g,芦又赖脾化精微以充养。

因此,在生理上,脾与肾是后根15g,厚朴10g,石菖蒲10g,白蔻仁5g,5剂日1 天与先天的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关系;病理上,二剂水煎服。

5日后患者复诊,诉腹胀已轻,纳食稍者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增,舌脉同前,黄腻苔见褪,效不更方,继服7剂。

或脾阳久虚,损及肾阳,均可导致腹中冷痛、下利清三诊时,患者诉已没有腹胀感,纳食已如平常,谷等脾肾阳虚证。

其实,“补肾不如补脾”与“补脾大便软,已不稀,有不尽感,舌苔薄,根后微黄,脉不如补肾”,正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揭示了脾与肾的这濡。

四诊合参患者中焦痰热已化,下焦湿热尚没种依存关系,只是两派医家的临床经验不同,对脾肾有完全清化,患者尚有不育病情,予半夏泻心汤关系的理解各有偏重。

因此,他们在著作中不遗余合四妙散继续调理,药用:法半夏10g,黄连5g,党力地阐述各自的学术观点,重此而略彼,从而形成了参15g,干姜5g,炙甘草5g,苍术15g,黄柏5g,生历史上的门户之见。

薏仁15g,川牛膝10g,砂仁5g,老鹳草15g,决明子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上10g,车前子 10g,菟丝子 15g,枸杞子 15g,7 剂,日述两种说法在临床上不能固守拘泥,而应灵活变通。

1 剂。

后复查精液常规,精子数量上升到 12000 脾虚肾不虚者,宜直接补脾,无须补火生土;肾虚脾万,活动力达到50%,嘱患者停药观察,1个月后,不虚者,宜直接补肾,无须补土益火。

笔者治疗的这患者通过电话告知,其妻已怀孕。

两例不育症患者,临床中无明现肾虚表现,从一侧面按辛开苦降法是后世对太阳兼变证痞证治说明这两名患者的肾的生理功能尚可,而诸多表现疗方法的概括,是对《伤寒论》中的三泻心汤治疗中提示两名患者的病机应是中焦脾胃不调,前者是中焦脾胃疾病的精辟论述,笔者运用该方治愈不育症焦痰热,至脾胃运化失常,结合前医的治疗经验,用1 例,说明了脾胃不但运化中焦水谷精微,也能助肾辛开苦降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后者辨证从中生殖之精的运化,扩大了该方在临床中的运用范脾虚夹湿角度入手,补脾运湿,同样取得了较好效围,从一侧面也说明,辨证用药更重要,不能一味的果。

两例病案,法虽异,但都达到了使脾胃健运而起对病用药。

到了治疗效果,起到了无声胜有声之效。

周慎斋亦2 健脾祛湿法治愈不育案云:“诸病不已,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

何以王某,男,30岁,于2008年2月26日就诊。

自诉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

万3 年前陪朋友饮酒过度后,导致胃出血,于当地人民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治病不愈,寻到脾胃而愈医院行胃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患者恢复欠佳,纳食减者甚众。

”若脾肾两虚,又当分清何者为主为本。

如少,大便泻泄,吃油腻后更甚。

结婚4年,未怀孕,去肾虚为本,当补火生土;若脾虚为本,又当补土益医院检查,精子数量1000万单位,于是到笔者门诊火。

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云:“脾肾两脏,处诊治,刻下症:形体偏瘦,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皆为根本不可偏废,古人或谓补脾不如补肾者,以命水滑,脉细无力,大便日2次,量少质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