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睡眠障碍
应用肾上腺素能药物高度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而 难以入睡;经常服用催眠 药的患者突然撤停药可以 导致停药性失眠。
常见原因
8. 家庭和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老年睡眠影响比其他任 何因素影响大,如工作状态和收入的改变、孤独、丧偶、 居住地的改变、住院等,老人出现心理不适应感、失落感、
衰老感、被遗弃感和无价值感等;
特点可与夜间惊恐发作和REM睡眠期行为障碍鉴别。 脑电图无痫性放电可排除额叶癫痫。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1、睡眠障碍几乎为唯一的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与失眠, 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
再睡、醒后感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
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3、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4、睡眠的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 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睡眠中有多次短暂的觉醒
(3~15秒),NREM睡 眠期缺乏深睡,夜间有效 睡眠减少。 2、睡眠在昼夜之间重新 分配,夜间睡眠减少,白 天瞌睡增多。
老年期睡眠模式改变
3、有些老人出现睡眠时
相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
但白天却经常小睡,24小 时累计睡眠时数不比年轻
人少。
4、体温改变:从生物节 律观点来看,体温对睡眠 的调节作用很大;相反, 睡眠异常也能引起体温调
诊断与鉴别诊断
客观标准是依据PSG检查,发现睡眠潜伏期延长、每晚觉 醒时间增多,均大于30分钟,而实际睡眠时间减少且每晚 不足6· 5小时。
鉴别诊断主要是病因鉴别。包括要排除各种躯体、精神疾
病及某些药物所致的失眠;睡眠行为异常、昼夜节律紊乱、
不安腿综合征和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原发性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男女均可受累。老年人发
病率高。
状,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动
下肢或下地行走,导致患 者严重的睡眠障碍。
临床表现
(五)睡眠中周期性 腿部运动(PLM)
指在睡眠期出现反复发作 的刻板性肢体运动,可能 与纹状体-苍白球病变有关。 65岁以上发病率近44%。 主要表现是发生在快速动
眼相睡眠期的腿部刻板的、
临床表现
3、早醒:典型表现为能够正 常入睡,但时间不长,凌 晨1~3点即醒来,以后则
反复不能入睡。另一种指
比正常睡眠习惯早醒2个 小时以上。典型的早醒患 者多见于抑郁症患者。
临床表现
(二)夜间发作性肌
1、短时间发作,为15~60 秒;每晚反复发作数次, 几乎每夜均有发作。发作 张力障碍 时眼睛张开,头抬起,随 后出现躯干和肢体肌张力 是在NREM出现的反复的、 障碍的姿势,伴随着投掷 刻板的肌张力障碍(肢体 样或舞蹈样手足徐动样的 运动,发作是刻板的,常 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 常伴有声音出现。 常)或运动障碍(如投掷 2、长时间发作,很少见,表 现与短时间发作类似,持 样或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 续时间可达1小时某些患 的发作。分为两种发作形 者偶尔在清醒时有类似发 作。 式。
打、脚踢、翻滚、跳跃、
呼喊、反复坠床并对同床 者造成伤害等。
临床表现
(四)不安腿综合征 (RSL)
指在静息状态下出现难以 表现通常为夜间睡眠时,
双下肢出现极度的不适感,
患者描述为虫爬蠕动感, 或以“难受,说不清楚” 描述,以小腿内侧肌肉明 显。运动可以暂时缓解症
名状的肢体不适感,而迫
使肢体发生不自主运动。
睡眠生理
慢眼动睡眠(NREM)
特点:是没有眼球快速运动, 肌张力中等降低,腱反射 减退,随着睡眠的由浅入 深,脑电图频率逐渐变慢, 振幅增大。 第1期
是清醒和睡眠之间的转换 期,占睡眠总时5%~10%;
第2期
睡眠占50%,EEG表现为4~7 秒θ 波,出现睡眠纺锤波 是此期的特征; 第3、4期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多导睡眠图仪(PSG)监测可全面定量评估患者的睡眠结 构,睡眠中呼吸紊乱、低血氧情况,以及心电、血压的变 化。
PSG检查应在睡眠呼吸实验室中进行至少7h的数据监测。
PSG检测的项目包括脑电图、眼电图、颏肌电图、胫前肌
电图、心电图、胸腹壁呼吸运动、膈肌功能、口鼻气流以
及血氧饱和度等。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二)夜间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7、排除躯体、精神及其他类型睡眠疾病所致;脑电图非 同步化提示唤醒通常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几秒钟,发作时 因运动干扰,脑电图描记常常产生大量的伪迹。发作前、 中、后均无癫痫样波形,头颅CT等检查正常。
鉴别诊断
依据持续时间短暂、反复刻板性发作、对卡马西平有效等
所见到的低振幅快频率波
形(故又称快波睡眠), 伴有短促的发作性眼球同 向运动和肢体的阵挛型跳 动。
睡眠生理
N-REM睡眠
1期
N-REM睡眠的主要功能是
与生长和发育有关,是身
2期
体的休息。 REM睡眠主要和学习、记 忆、情绪的调节有关,是
3期
4期
大脑的休息。
REM睡眠
老年期睡眠模式改变
1、夜间睡眠浅而易醒,
临床表现
(一)失眠症
1、入睡困难:表现为上床 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仍不 失眠是一种主观主诉,就 能睡着,翻来覆去、急躁、 浮想联翩,等到入睡已是 是对睡眠的质或量不满意, 深夜,甚至通宵不睡。 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 2、睡眠维持障碍:表现为睡 障碍、早醒、再入睡困难 眠浅而多梦,每晚要醒 等,常伴有醒后疲乏、日 3~4次以上,外面的一点 动静均可促其从睡眠中醒 间觉醒性降低、精力、认 来,醒后能再次入睡,但 知功能以及行为情绪等方 是睡眠效率降低 面的功能障碍。 (<80%)。
通常起因于躯体与精神疾
病、药物或化学物质使用 等原因,在有疼痛等症状 的内科疾病或药物使用不 当的患者中失眠很常见。
眠障碍;周期性肢动综合
征或夜间肌阵挛所致的睡 眠障碍。
常见原因
1. 生理老化因素:大脑皮
质的功能减退,新陈代谢
减慢,正常睡眠过程受到 影响,表现为睡眠时间减 少,入睡时间延长,睡眠 深度变浅,醒转次数较多, 早醒,睡眠时间提前等。
疼痛和不适;睡眠呼吸异常,因
咳嗽、咳痰、气急和缺氧等影响 睡眠。
常见原因
5. 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 病、帕金森病以及癫痫等。 6. 心理和精神疾病,如抑 郁、焦虑性疾病以及老年 性痴呆、血管性痴呆都可 以表现出睡眠障碍;
常见原因
7.药物因素:许多药物都 能影响睡眠,如应用利尿 药导致频繁排尿影响睡眠;
9. 不明因素所致:既非疾病也非生理现象,如老年下肢
痉挛。
临床表现
(一)失眠症 (二)夜间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三)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 (四)不安腿综合征(RSL) (五)睡眠中周期性腿部运动(PLM) (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七)继发于躯体、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
诊断与鉴别诊断
首先,要明确是否与老年人的睡眠生理特点一致,如果是,
那么就不是睡眠障碍。
其次,详细了解病史,进行2周以上的详细睡眠观察和记
录,了解患者睡眠障碍的具体表现、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
家庭状态和社会背景、心境状态;寻找睡眠障碍的原因, 如疼痛、瘙痒、不适、呼吸困难、夜尿和药物等躯体精神 疾病情况;全面的内科系统、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第三,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多导睡眠图仪(PSG)。
病,是高血压、冠心病、 心律失常、脑卒中等多种
变,虽然气道可能无堵塞,
但呼吸机 不能正常工作导 致呼吸停止。
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3.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
即上述两者并存,以中枢
性降低超过正常气流
强度的50%以上,伴血氧
重复屈曲动作,如大脚趾 节律性伸展,屈曲小腿和 脚,每次持续0· 5~5秒不 等,连续3次以上,每 20~40秒出现一次。可将 患者惊醒。
临床表现
(六)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SAS)
又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 综合症 是指每晚7小时睡眠过程 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 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 通气指数(AHI)≥5次/ 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 状。 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 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 秒以上; 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 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 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 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 平下降≥4%。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是指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 吸暂停加低通气的次数。
常见原因
2. 不良睡眠和生活习惯:
如睡眠前饮用咖啡、茶水、
吃零食、吸烟和饮酒,白 天打瞌睡,睡眠过晚等。 3. 睡眠环境影响:如室温 过高和过低,噪音过大、 光线过强和湿度过高、过 低以及卫生条件差等。
常见原因
4. 躯体疾病因素;如前列腺疾病
的夜尿增多、频繁起床小便;胃
食管反流引起的喉痉挛;皮肤疾 病引起的瘙痒;心脏病导致夜间 心肌缺血、心绞痛引发的胸闷、 气促;老年人骨关节疾病所致的
(二)夜间发作性肌张力障碍
诊断至少应包括以下1、2、3、4项。
1、睡眠期间有发作性异常运动症状。 2、主要是肌张力障碍或运动障碍。
3、不存在能够解释症状的躯体和精神疾病,如额叶癫痫。
4、症状不符合其他睡眠疾病的诊断标准。 5、短时间发作的持续时间15~60秒,长时间发作的持续 时间是60分钟。 6、PSG显示发作出现在NREM睡眠第2期,或者第3、4 期。
饱和度下降4%以上称为 呼吸不全或低通气)。
临床表现
(七)继发于躯体、精神疾病的睡眠障碍
许多躯体疾病可引起或伴发睡眠障碍,
如:心衰、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夜尿次数增多、疼痛、肝
肾疾病、甲状腺功能改变、酒精依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
难等。 神经精神疾病:如脑血管病、老年谵妄、帕金森病、老年 抑郁症、 AD、脑血管性痴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