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PPT演示文稿 (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PPT演示文稿 (2)
【反馈练习】 1、在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卢瑟福观察到的α粒子的运动 情况是 答案:B A、全部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 B、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发生 较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回 C、少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按原来的方向前进,绝大多数发生 较大偏转,甚至被弹回 D、全部α粒子都发生很大偏转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答案:C A、证明了质子的存在 B、证明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说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D、说明原子的电子只能在某些不连续的轨道上运动
3、当α粒子被重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哪些是不可能存在的
答案:BC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 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 旋转.
原子核的核式结构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体育场
原子
原子核
原子核的电荷和大小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和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推算出 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数,还可以估计出原子核的大小。 (1)原子的半径约为10-10米、原子核半径约是10-15米,原子核的体 积只占原子的体积的万亿分之一。 (2)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以及该元素在周期表内的原 子序数相等。 (3)电子绕核旋转所需向心力就是核对它的库仑力。
正电荷 在汤姆生的原子模型中,原子 是一个球体;正电核均匀分布 在整个球内,而电子都象布枣 糕中的枣那样镶嵌在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电子
α粒子散射实验
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 福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 粒子散射实 验
卢 瑟 福
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 绝大多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
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 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粒 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
汤姆孙枣糕模型能否解释
散射实验结果?
根据汤姆孙模型计算的结果:电子质量很小,对α 粒子的 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影响;由于正电荷均匀分布,α 粒子 所受库仑力也很小,故α 粒子偏转角度不会很大.
卢瑟福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教学目标
1、了解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 2、知道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的主要内容。 3、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数量级,原子核 的电荷数。
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枣糕模 型
十九世纪末,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知道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由 于电子是带负电的,而原子又是中性的,因此推断出原子中还有带正 电的物质.那么这两种物质是怎样构成原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