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第一章 概述
6
4、法律效力越出国界,涉及参加国际商事活 动的各国国民。
国与国间 (International) 国际
政治意义
× 商法 √
跨越国界 (Transnational)
地理意义
7
国际商法最基本的内容:
①基础和核心: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商事代理法 ②直接调整国际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国际货物买卖法、 票据法、电子商务法 ③有关管理国际商事行为的法律规范:国际商事组织法、 海上运输法、海上运输保险法、产品责任法 ④处理国际商事争议的法律规范:国际商事仲裁法
这里特别提一下美国。 美国也属于英美法系。美国与英国一样以判例法 作为法的主要渊源,而把成文法看做是对判例法的 补充或修正。美国法采用英国法的范畴、概念与分 类方法,也存在普通法与衡平法的区别,这是美国 法与英国法的相同之处。但是,由于美国是联邦制 国家,在美国法律中,既包括联邦法,也包括州法。 因此,美国法律的结构与英国法律的结构又有很大 的差异。 判例是美国法的主要渊源。但是自19世纪末以来, 成文法的数量大大地增加,成文法在社会生活中的 作用越来越重要。包括联邦的成文法与各州的成文 法。
普通法和衡平法比较:
项目
类别
普通法(Common Law)
衡平法(Equity)
救济方法
金钱赔偿、返还财产
(还包括)实际履行、禁令
诉讼程序
必设陪审团、口头答辩询问
不设陪审团、书面诉讼程序
包括内容
刑法、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等
公司法、破产法、继承法等
法律术语
各自不同的法律术语,律师和法官也分两类,一类适用普通法,另一 类适用衡平法
4、大陆法的推理方式 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 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 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①大陆法系国家通行的推理方式是演绎推理。 由一般到特殊的方式,即应用法律原则和规则处 理个别案件。 ②法官和法院只是现有法律的执行者。 在诉讼程序中以法官为中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 点,奉行干涉主义。
2、“商事关系” →平等的商事主体之间所进行 的旨在营利的经济关系
①平等 横向的经济关系(商事关系) 营利(动机) 商业性的经济关系
国际商事关系是含有涉外或跨国因素的平等的 商事主体之间旨在营利的经济关系。
第二节 国际商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包括法的创制来源和效力来源。
国际商法的渊源指的是国家商法产生的依据 及其表现形式,是指其创制渊源。
包括国际法渊源和国内法渊源。
一、国际法渊源 (一)国际商事条约或公约
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第1款(甲)规定: 称“条约”者,谓国家间所缔结而以国际法为准之国际书 面协定,不论其载于一项单独文书或两项以上之单独文书内, 亦不论其特定名称为何。 包括双边条约、多边条约(公约)、区域性条约 主体包括: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民族解放组织。 对国际商法的形成和统一作用最大的是参加国众多的多边 国际商事公约。 影响较大的有: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公法:公共权利、公共关系、公共利益、上下服从关系、 管理关系、强制关系 私法:个人利益、个人权利、自由选择、平权关系
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公法是与罗马国家状况有 关的法律,私法是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
②大陆法系各国主张编纂法典。 每个法律部门通常以一个法典为核心,配合以较 为具体化和专门化的特别法或细则等,构成完整有 机的法律体系。 2、大陆法的渊源
1、英美法系的渊源 (1)判例法(Case Law) * 英国的“先例约束力原则” ①上议院的判决是具有约束力的先例,对全国各 级审判机关都有约束力。 ②上诉法院的判决可构成对下级法院有约束力的 先例,而且对其本身也有约束力。 ③高级法院每个的判决对一切低级法院有约束力, 对其他各庭及王冠法院有说服力。 *只有上诉法院、高级法院和上议院的判决可以构 成先例。
②衡平法:不受普通法的约束,按照“公平与正 义”的原则作出判决,旨在补充匡正普通法的不足, 其法律规则由大法官在审判中形成,也表现为判例 法的形式。
两者之间的区别:
①救济方法不同。普通法只有金钱赔偿和返还原物两种救 济方法;衡平法新增了实际履行和禁令。 ②诉讼程序不同。普通法法院设陪审团,采取口头询问方 式审理案件;衡平法法院不设陪审团,采用书面方式审理案 件。 ③法院的组织系统不同。王座法庭(Queen’s Beach)适用 ’ 普通法的诉讼程序;枢密大臣法庭(Chancery)适用衡平法 的诉讼程序。 ④法律术语不同。各自不同的法律术语,律师和法官也分 两类。例如起诉Action/Suit;权利Rights/Interests;判 决Judgment/Decree;判令支付损害赔偿 Damages/Compensation等。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解析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①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②调整从事国际商事活动的主体在实施国 际商事行为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1、国际商法是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各国当事 人在国际商事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与道德规范的不同: (1)起源时间不同: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2)表现形式不同: 书面规定 人的思维 (3)具体内容不同: 权利义务的统一 强调义务 (4)实现方式不同: 国家强制力 社会舆论 (5)调整的范围不同: 道德更为广泛,深刻
4
2、国际商法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从事商事活动 的平等的商事主体。
2、冲突规范(conflict rules):是指在调整 国际民商事关系时,指明某一国际民商事关系应适 用何国法律来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 规范。 我国民法规定:不动产的所有权适用不动产所在 地的法律。
3、准据法:被冲突规范援引的,用来确定国际 民商事关系当事人具体权利义务的某国(特定国家) 的实体法。
二、国内法渊源
是指各国规范、调整涉外商事活动及其关 系的成文法和判例。 1、制定法 民商法 2、判例 上级法院的判决对下级法院的审 判有拘束力
国内法成为国际商法渊源的原因: 1、国际商事惯例和国际商事条约适用的广 泛性存在很大的折扣。 2、在没有国际法渊源可供遵循的情况下, 各国在许多商事领域中保留了立法权。
①该法系首先是在欧洲大陆出现和形成的 ②具有法典的特征,法典法系(Code Family) ③由罗马法承袭而来,罗马法系(Roman Law Family) ④该法系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 主要标志,民法法系(Civil Law Family)
1、大陆法的结构 大陆法系强调成文法,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 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 ①大陆法各国把全部法律分成公法和私法。 其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法律所保护的对象和法律关 系的主体。
属于民商法和私法的范畴。 ①诸法合一→民法独立→民商合一或民商分立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②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具有私人性质的合法利益 在大陆法系的传统中归于私法范畴
5
3、国际商法规范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法人的 商事行为。
具有国际法的性质。 不同国家的自然人和企业法人在经济交往中遵循的规则。 国际法的形成只能通过国家间的谈判,由参加国签署国 际条约、公约、协议等形式而形成。此外,还包括公认的 国际交往惯例。 国际商法包括国际商事公约、条约,也包括国际商事惯 例。此外,还包括各国的国内商法。
①成文法:包括宪法、法典、法律、条例等。(最重要的 渊源) ②习惯:法国、意大利等国认为习惯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 法官必须援用的情况下才能适用,但德国和瑞士把法律和习 惯相提并论 ③判例:原则上不承认判例的效力,但也有例外。 ④学理(法学理论):一般来说学理不是法的渊源。但学 理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5、大陆法各国的法院组织
并存 普通法院 专门法院
最高法院
上诉法院 商 事 法 院 亲 属 法 院 劳 动 法 院 行 政 法 院 ••••••
第一审法院
一、英美法系 又称普通法系(Common Law Family),是 指以英国中世纪形成的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 起来的西方国家法律的总称。它是与以罗马 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法 律制度。
普通法系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但并不仅指普通 法,是指在英国的三种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和 制定法的总称。
1、英美法系的结构 ①普通法:是由法院通过一定的诉讼形式发展起 来的。在实施巡回审判制得过程中,可根据当地习 惯法和惯例做出判决,并总结出合理的作为以后审 判的依据,得到国家的确认后,这些规则形成对全 国普遍适用的普通法。(判例法)
1、条约优先使用原则 当缔约国所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与国内相关法 律相冲突时,除声明保留者外,有义务优先适用条 约的规定。
2、约定必须遵守原则 条约对缔约国有约束力,国家必须遵守条约,各 国通过缔结条约就可以将某些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加 之于当事人,当事人必须予以遵守。
(二)国际商事惯例
1、国际商事惯例是指那些在国际商事活动的长期实践中 形成的并被普遍接受和遵循的,规范国际商事活动当事人之 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习惯做法。 ①属于任意性规范 ②当事人自愿采用,采用时才有法律拘束力(对具体当 事人有国际条约一样的强制力) ③当事人可以对其进行变更、修改或补充 国际惯例与国际条约在强制力上的区别目前已渐渐淡化。 影响较大的有: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83 年《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 美国的“先例约束力原则” ①在州法方面,州的下级法院须受其上级法院 判决的约束,特别是受州最高法院判决的约束。 ②在联邦法方面,须受联邦法院判决的约束,特 别是受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的约束。 ③联邦法院在审理涉及联邦法的案件时,须受其 上级联邦法院判决的约束;而在审理涉及州法的案 件时,则须受相应的州法院判决的约束,但以不违 反联邦法为原则。 ④联邦和州的最高法院不受他们以前确立的先例 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