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健康评估》第六章常用实验室检查
《健康评估》第六章常用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意义 : (1)中性粒细胞(N) (2)嗜酸性粒细胞(E) (3)嗜碱性粒细胞(B) (4)淋巴细胞(L) (5)单核细胞(M)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及意义
常用实验室检查1
核左移
指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增多≥5%,甚至 出现更幼稚阶段中性粒细胞
BUN:成人3.2~7.1mmol/L 全血Cr:88.4~176.8μmol/L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2)肾前、肾后性疾病 (3)两者都增高,提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
常用实验室检查6
三、肾小管功能
酚红排泄试验(PSP排泄试验) 原理: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能。 正常参考值
(一) 一般性状检查 (二)显微镜检查 (三)化学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3
粪便隐血试验(OBT)
临床意义:隐血试验阳性见于
①消化道溃疡; ②消化道恶性肿瘤; ③其他病变如急性胃粘膜病变、肠结核、 钩虫病、伤寒; ④进食动物血、肉类及大量蔬菜均可出现 假阳性。
常用实验室检查3
粪便隐血试验(OBT)
常用实验室检查5
糖尿病诊断标准
两次空腹血糖分别≥7.0mol/L ,或 2小时值≥11.1mol/L,或 随机血糖≥11.1mol/L,且伴尿糖阳性;或 有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者可确诊 诊糖尿病。
常用实验室检查5
三、血糖测定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标本采集方法 2.参考值 正常人在口服葡萄糖后0.5~1小时血糖水平升 高达峰值,峰值一般在7.8 ~ 9.0mmol/L之间,2 小时后,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 3.临床意义: (1)如服糖后2h,血糖测定≥11.1 mmol/L即可诊 断为糖尿病。 (2)如服糖后2h,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 称糖耐量减低。
常用实验室检查5
《健康评估》课件
6
肾功能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6
*
一、标本采集方法 二、肾小球滤过功能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 (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
三、肾小管功能
(一)酚红排泄试验(PSP排泄试验) (二)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6
肾小球滤过功能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原理:Ccr相当于肾小球滤过率。 正常参考值 成人:80~120ml/min 临床意义:
(3)脂蛋白测定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h): 男性1.14~1.76 mmol/L;女性1.22~1.91 mmol/L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h): 平均为2.1~3.1 mmol/L;
常用实验室检查5
血脂测定
2.脂蛋白测定临床意义 HDL-Ch:是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具 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LDL- Ch: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其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1)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 (2)判断肾小球功能损害程度 (3)指导治疗 : Ccr小于30~40ml/min,应限制蛋白质摄入 小于30ml/min,氢氯噻嗪等利尿剂治疗无效,不宜应用 小于10ml/min应结合临床进行肾替代治疗
常用实验室检查6
肾小球滤过功能
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测定 原理: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重要指标。 正常参考值
正常参考值
3h尿比重试验:白天排尿量应占全日尿量的2/3~3/4,其 中必有一次尿比重大于1.025;一次小于1.003。 昼夜尿比重试验:24h尿总量1000~2000ml,晚8时至晨8 时夜尿量不应超过750ml,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不应小于3~ 4∶1,尿液量高比重应在1.020以上,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 之差不应小于0.009。
常用实验室检查2
病理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非肾性蛋白尿
各类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 肾病等)
肾盂肾炎、重金属及药物(庆大霉素、磺胺等)中毒 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中毒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急性溶血性疾病 膀胱炎、尿道炎
常用实验室检查2
三、尿液的其他检验
(一)尿蛋白定量检查 (二)尿糖定量检验 (三)尿酮体检验 (四)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测定
黄疸类型 尿胆原定性 尿胆红素定性
溶血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强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强阳性 阳性
常用实验室检查2
《健康评估》课件
3
粪便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3
*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二、粪便常规检查
(三)留尿方法
1.尿液的一般检验 2.尿液的细菌培养 3.尿液中所含物质的定量检验 4.婴幼儿尿液检验
(四)尿液的送检
常用实验室检查2
二、尿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1.尿量 正常成人尿量为1000~2000ml/24h
(1)多尿:24h尿量>2500ml 暂时性多尿、病理性多尿 (2)少尿:<400ml/24h为少尿,<100ml/24h为无尿 肾前性、肾性、肾后性
常用实验室检查1
核右移
是指外周血中衰老中性粒细胞(5叶核 或以上)比值≥3%,称为核右移。
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主要见于骨髓造血 功能低下或造血物质缺乏;也可见于应用抗代 谢药物,如阿糖胞苷等。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三、血液其他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Ret)计数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 (三)血小板(PLT)计数 (四)出血时间(BT)测定 (五)凝血时间(CT)测定 (六)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
《健康评估》课件
1
血液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1
*
《健康评估》课件
一、血液标本的收集 二、血液一般检查(血 常规检查) 三、血液其他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一、血液标本的收集
血液标本的分类: 标本分为全血、血浆和血清 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有皮肤采血法、静脉采 血法和动脉采血法。 采血时间:血液生化检验一般要求早晨空腹安 静时采血;急诊采血不受时间限制,但在输液 时采血应避免送检项目受输液成分的影响。 标本采集后的处理:全血及血浆标本通常采集 静脉血,需要使用抗凝剂;要及时送检;微生 物检验的血标本要防止污染。
常用实验室检查1
《健康评估》课件
2
尿液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2
Hale Waihona Puke *一、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二、尿常规检查
(一)一般性状检查 (二)化学检查 (三)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三、尿液的其他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2
一、标本的采集与保存
(一)留尿的容器 (二)留尿的种类
1.晨尿 2.随机尿 3.计时尿 4.中段尿 5.餐后尿
人群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血红蛋白(Hb)(g/L) 红细胞(RBC)(×1012/L)
120~160 110~150 170~200 4.0~5.5 3.5~5.0 6.0~7.0
临床意义 :
(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 生理性减少 、病理性减少 (贫血)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 生理性增多 、病理性增多
退行性核左移
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不增高,甚至减少者 表示机体反应性低下,骨髓造血功能减低,预后 不佳。
常用实验室检查1
核右移
是指外周血中衰老中性粒细胞(5叶核 或以上)比值≥3%,称为核右移。
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主要见于骨髓造血 功能低下或造血物质缺乏;也可见于应用抗代 谢药物,如阿糖胞苷等。
常用实验室检查2
二、尿常规检查
(三)显微镜检查 1.细胞
(1)上皮细胞 (2)白细胞和脓细胞 :>5个/HP,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3)红细胞 :>3个/HP
2.管型: 3.结晶体
常用实验室检查2
二、尿常规检查
(四)尿沉渣细胞计数
Addis尿沉渣计数:指留取病人夜间12h尿标本, 定量检验沉渣中有机物的数量。 1.参考值 红细胞<50万/12h;白细胞<100万/12h ;透明管型<5000/12h。 2.临床意义 泌尿系感染上述明显增加
常用实验室检查5
三、血糖测定
(一)空腹血糖的测定
1.标本采集方法 2.参考值 Folin吴法:4.5~6.7mmol/L;酶 法及邻甲苯胺法:3.9~6.2mmol/L。 3.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血糖浓度>7.0mmol/L. 最多见于糖尿病 (2)血糖降低:血糖浓度<3.9mol/L.
2.尿液外观: 无色、血尿、血红蛋白尿、菌尿或脓尿、胆红素尿 3.气味 4.酸碱反应 5.比重:正常1.015~1.025
常用实验室检查2
二、尿常规检查
(二)化学检查 1.尿蛋白质检查
生理性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
2.尿糖检查
1)血糖增高性糖尿:最常见于糖尿病 2)血糖正常性糖尿:最常见于肾性糖尿 3)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 4)其他糖尿
15分钟排泄量≥0.25;2小时排泄总量≥0.55。
临床意义:
(1)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指标 (2)判断肾衰竭的程度 注意本检查为非特异性检查,排泄量影响因素极 多 ,目前临床上建议弃用 .
常用实验室检查6
三、肾小管功能
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检查 原理:观察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可借以判断肾
浓缩与稀释的功能
常用实验室检查1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病理性减少
临床意义 :
①红细胞丢失过多,如急、慢性失血; ②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 ③造血原料不足,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等; ④红细胞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 血病等。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